政府出手解决青少年网络沉迷

0:00 / 0:00

中国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的问题相当严重,以至于教育部门亲自介入,不但发出有关紧急通知,还向广大家长们发信,要求学校和家长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教育。世界卫生组织今年6月正式把“游戏障碍”列入了最新版的《国际疾病分类》中。

新华社10月25日的有关报道说,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终端的发展,成瘾性网络游戏、不良小说、网络赌博等导致一些中小学生沉迷于游戏、行为上失范和价值混乱。为此,教育部针对学校和家长提出要求,指令学校在重点时段播放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提醒,并向家长推送防范知识。

中国教育部对青少年网络沉迷问题如此关注,以至于今年4月发布《关于做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首先要求增强对青少年网络沉迷问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并强化日常监管,以更大力度和实际举措抓好这项工作。

此外,中国教育部还向家长发出《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提醒家长们要切实承担对孩子的监管职责,要及时发现孩子的网络成瘾、游戏沉迷和不当消费等行为,并予以制止和矫正。

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大学生古懿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青少年的网络沉迷问题的确严重:

“中国的青少年网络沉迷问题的确严重,许多人在互联网上每天花费4小时多的时间,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他们不仅玩网络游戏,而且还用社交网交朋友等。”

新华社10月8日就网络“漩涡”对青少年的魅力的一则报道曾列举了好几个有关事例,如,一高中生偷花父母的40万元打赏一位女主播;一名10岁女孩因沉迷于网聊而加入了30多个网聊群。

报道援引对儿子的网络沉迷十分忧心的郑州市民张钊的话说,“要想毁了孩子,就给他一步手机吧!” 张钊诉苦说,他儿子玩网络游戏上兴头时甚至连吃饭和睡觉都忘了,成绩也在直线下降。

报道说,除了荒废学业,家长们也担忧沉迷网络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南昌市民唐女士诉说,她上初中的儿子在同学带动下玩竞赛类游戏,短短半年间视力从1.5下降到0.5,脊椎也开始变形。

政府是否应该介入解决青少年网络沉迷问题呢?中国留美学生古懿就这个问题的看法是,这是家长和学校的责任,而不是政府应该管的事: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问题虽然相当严重,但解决这个问题是家长和学校的责任,政府不应该介入该问题。”

网络沉迷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新华社的报道援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方晓义的介绍说,网络沉迷包括网络交友沉迷、游戏沉迷、色情沉迷等,而青少年的沉迷主要集中在网络游戏上。方晓义指出,这个问题如此严重,以至于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将网络游戏成瘾列入了精神疾病的行列。

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华裔母亲崔秀贞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络沉迷问题的确存在,孩子家长需要积极主动观察和管教孩子:

“孩子们利用手机和互联网有好处,也有不良之处。他们可以从互联网上学到很多知识,同时,也能通过手机与同学和朋友们保持联系,而这种联系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是有利的。但是,若家长不管教和控制的话,有些孩子也会陷入网络游戏沉迷之中。因此,家长需要不断地关注和管教,限制他们上网的时间和时段等。”

新华社的报道援引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主任刘华清的话说,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青少年,长时间待在电脑前,会损害各种人体机能,引发眼疾、手疾、颈椎疾等疾患。此外,长期下去也会造成孩子与父母关系的疏远甚至对立。刘华清还指出,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由于长期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往往会把虚拟的网络世界当成现实生活,其思想和情感都会与现实生活脱节。

(记者:希望;责编:申铧)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