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政府帮助追讨欠薪

深圳市市长许宗衡星期三对外透露,深圳今年有682家企业倒闭,涉及5万名员工;政府将依法帮助被拖欠工资的员工向欠薪企业追讨。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

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的,但在当下的中国却成了个久治不愈的顽疾,因为太多的企业一倒闭,企业主或负责人一跑了之。 现在,开中国改革开放之先河的深圳称要帮助拖欠工资的员工向欠薪企业追讨, 深圳作家赵达功表示:

"当然是积极操作。"
记者:"关键是能做到吗?"
赵达功:"五万工人对深圳来说问题不是很大,再多就很麻烦。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功能不可能把这五万员工都送回农村去。"
记者:"这五万员工里面一部分是打工的,一部分是深圳的原居民。"
赵达功:"我不相信,原居民谈不上。失业的几乎百分之百都是外来打工的,不可能是深圳的。"
记者:"为什么你这样认为?"
赵达功:"因为我是深圳的,我知道。"

深圳市长许宗衡表示,682家倒闭的企业所涉及的五万名员工,部分是深圳居民,部分是外来打工者;他们中有些可以分流到其它企业,有些可以重新走出去,独立创业,也有一些将回到自己的原籍寻求发展。中国劳动通讯驻法国巴黎代表蔡崇国先生认为,企业倒闭,员工被欠薪,其中最大的牺牲者是农民工,即所谓的外来打工者。蔡先生表示,深圳政府说要帮助追讨欠薪当然会有效果:

“我们看到2003年以来,温家宝亲自出面追讨工人工资。当时问题好了一点,但是时过境迁问题又重新出现。中国工人欠薪的问题总是一阵风一阵风的,政府重视了就好一点,政府过几个月忘了,这个问题就又重新出现。怎么样使这个问题制度化地解决,我觉得这倒是要下力气的。”

深圳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近期针对欠薪问题对外表示,其实每年年底都是欠薪的高发期,今年之所以引起格外重视,问题格外严重是因为中国内外疲软的经济环境所致。蔡先生说,政府要想制度化地解决问题,必须在政府、企业和银行三方协同工作才有可能奏效:
"第一个企业内部的工人要有一种力量去监督企业的财务,在拖欠工资发生之前就能够避免它发生;第二个就是银行的问题,银行对企业要发工人工资的这部分贷款也应该有保障,所以说企业、政府、银行三方面的努力这个事情才能缓解。"

蔡先生同时还表示,在处理倒闭企业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应该针对中国欠薪的特色,清算倒闭企业资产首先考虑的是偿还员工的欠薪。在追讨欠薪未果的情况下,深圳就像中国不少城市那样,启动欠薪保障基金,垫付员工的欠薪。深圳用欠薪基金垫付欠薪每月每人最多是1939元人民币。不过,赵达功认为,启动欠薪基金垫付员工欠薪不是问题的关键:
"关键是中国政府现在面临的是偶然的事情,还是必然的事情;是一大批还是非常少?在量上能够引起质变。不光是深圳,全国都一样。如果失业潮很大的话,那就是一个社会问题,一个政治问题。"

企业倒闭,拖欠员工工资在中国各地已经引发规模不小的抗议,甚至动荡。在以出口为导向的珠江三角洲一带,问题尤为严重。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