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实施调查失业率 取代城镇登记失业率

中国计划明年开始实施调查失业率,以取代长期以来饱受诟病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

0:00 / 0:00

中国财经专栏作家易鹏两个星期前在自己的博客上撰文说,中国最不靠谱的数据就是失业率,因为目前仅仅统计城镇户籍人口的登记失业率不仅根本无法描述中国真实的失业状况,而且也基本上失去了对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层面的指导价值;这种“掩耳盗铃”的登记失业率应该尽快被调查失业率替代。星期四,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宣布明年将用调查失业率取代城镇登记失业率,并将视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经济走向的“晴雨表”,中国社科院社会学与社会政策学者唐钧表示,这是一项值得肯定的措施: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它的主要目标到底是什么?以前可能会更多地考虑GDP或者人均GDP。但实际上一个国家的发展可能就业问题可能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或者叫从统计角度来讲,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统计指标。”

唐钧进而表示,目前仍然实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与中国实际失业人口的差距太大。例如,中国官方公布的2009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为4.3%。但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络中文版近日的相关报道说,中国官方公布的失业率并非衡量中国就业情况的确切指标,因为它仅仅涵盖了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而众多的未登记流动失业工人及大学应届毕业生都没有包括在内。

那新的失业统计方法实施之后会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另一位中国劳工问题学者、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负责人刘开明博士表示:

“我觉得对经济的发展可能没有一个直接的影响,但是可能对政府准确地了解就业率和失业率可能有更大的影响。以后对未来改善农民工这个群体,或者说其他的失业人群的生活可能会有一些促进作用。因为当这个问题大量地出现的时候,可能政府就不能陶醉在所谓的经济的高增长率上。”

一个国家通常看国内生产总值, 即所谓的GDP、物价、就业目标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指标, 来衡量经济的好坏; 有学者认为,其中就业率和物价是比GDP更敏感的指标,因为两个指标直接反映民生问题。唐钧为此表示:

“失业问题象中国这样的一个经济体,它在发展过程当中你的经济的发展对解决就业问题有没有积极的影响,这实际上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国跟美国还不一样。中国其实可能在这方面它的影响会更大一些。所以,采取调查失业率的话呢可能会更准确地来反映中国的就业状况。”

唐钧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言谈话语中用的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可能”。虽然调查失业率统计方法与国际接轨,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效果也行之有效, 但在中国,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好大喜功和报喜不报忧的大背景下,有没有可能被“灌水”?刘开明对此表示:

“这个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因为我们不管是统计还是调查,最后都要地方政府来实施。虽然说是统计系统,那么城调队已经开始实行国家直属,但实际上人家是原来统计局那批人,是人家受地方统计局,地方政府,党政官员的非常大那种影响力和控制力。”

有人说,“失业率是中国经济增长率屁股下的烧红的铁板”。既然是“烧红的铁板”碰到肯定烫手。中国政府计划明年, 也就是中国“十二五”的第一年开始采用科学方法测试这块“烧红的铁板”的真实温度。现在的问题是一旦得到温度的真实数据, 中国政府公开吗?本次报道之所以提出这样的疑问是因为中国国家统计局早在2005年就已经开始探索城镇调查失业率,但不知何故对外秘而不宣。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