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山西新生儿缺陷率高居全国之首?(上)

中国是世界上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最高的国家;而山西省则是中国出生缺陷率最高的省份,被称为“珠穆朗玛峰”的峰顶。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山西省新生儿缺陷率如此之高呢?很多人认为这和山西大规模的煤炭开采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有关,但是医学专家却说此一说法没有科学证据。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申铧经过调查后发现,要解开山西出生缺陷率居高的谜底其实并不难,难就难在这个话题过于“敏感”。以下是申铧的特别报道。

0:00 / 0:00

“我也有两个不正常的孩子,现在18了,双胞胎。”

这是山西省中阳县尚家峪村的王爱爱。她有四个孩子,其中两个儿子患有先天性的脑积水:

“他们能说些简单的话,能自理,但是不能上学,因为没有那个能力,智力低嘛。”

王爱爱说,双胞胎中的一个去年独自走到附近的高速公路上被车撞死了。她认为公路管理方面有责任而四处上访一年多,没有任何结果。

王爱爱告诉本台说,她的弟弟也是一生下来就有缺陷,三十多岁时去世,而且人口不到两千人的尚家峪村,有畸形儿的家庭有五到六家,共有畸形儿十多人。

这种情况在山西省非常普遍。

据中国卫生部和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数据,中国的出生缺陷率为百分之四到六。但是山西要比这高得多。

2004年,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首都儿科研究所等单位在山西中阳、交口两县的16万人口进行了出生缺陷统计研究。他们最终得出的结果是,这两县的出生缺陷率为8.44%。

这一研究项目的负责人、首都儿科研究所的林良明大夫被中国媒体援引说:“出生缺陷率,中国在世界最高,山西在中国最高,吕梁在山西最高,中阳的出生缺陷率世界最高 ...”。

出生缺陷主要是指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唇腭裂、脑积水等病症。在山西,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就是神经管畸形,其发生率达到1.6%,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

那么,为什么吕梁地区的出生缺陷率如此之高呢?

“主要是跟营养有关系。我们是做出生缺陷和营养的关系。叶酸缺乏,维生素B12(缺乏)等等。”

这是首都儿科研究所的主任医师林良明。这一观点也是目前中国官方在出生缺陷这一问题上的统一口径。这一说法的依据是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原所长李竹领导的一个科研项目得出的结论。李竹告诉本台说,他们在1990年代花了十多年时间,对中国南方和北方不同省份的25万育龄妇女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发现服用叶酸能够大幅度降低出生缺陷,尤其是神经管畸形:

“北方做研究的地区在没有使用叶酸之前,神经管畸形率是千分之六,南方在做研究之前是千分之一。我们研究的结果就是服用的比不服用的降低百分之八十五。”

这一研究成果后来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并在很多国家得到推广。
山西省从1999年开始,启动所谓的"削峰工程",以及后来的"健苗工程",向育龄妇女免费发放叶酸片,后来是发放含有叶酸等添加剂的面粉,并加强对孕妇的产前检查,如发现胎儿有缺陷,就会建议父母堕胎。

那么,实际效果如何呢?

上面提到的“健苗工程”是由山西省人口计生委、首都儿科研究所等单位在山西吕梁市的中阳、交口、柳林和晋中市的和顺县4个县从2004年到2008年间进行的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据山西人口计生委在 2008年底的一份报告透露,在推行营养强化面粉之后,中阳县的出生缺陷率从2004年的近8.9% 下降到2007年的近1.4%!

如此大的降幅确实有点令人震惊!这意味着中阳县的出生缺陷率比一些发达国家还要低,因为美国的出生缺陷率是3%!

这是真的吗?

“那是局部的一个数字,他们自己的统计数字,我觉得没有什么权威性。”

这是当时山西人口计生委主管“健苗工程”的负责人之一罗铭忠。

“记者:为什么没有权威性呢?这是官方的数字呀。”

罗铭忠:“我们现在出生缺陷的数字是以卫生系统的数字为基础的。计生委是局部的一些调查。”

但是罗铭忠不愿回答为什么中阳县计生委会得出来这样一个数字。他说,准确的数字应该找山西省卫生厅,而当我联系到山西省卫生厅新闻中心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拒绝接受电话采访:“对不起,你们是境外媒体,我们不接受电话采访,因为核实不了身份。境外媒体要采访必须有省委宣传部的函,介绍过来。”

不过,在中国的媒体上倒是可以查到山西省卫生厅的官方数字。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在2009年7月12号的专题报道中提到,根据山西省卫生厅的数据,山西省出生缺陷率在1997年推广叶酸之前是将近1.9%,到2008年下降到1.1%左右。而同一报道中提到的中国全国的出生缺陷率将近1%。报道中没有提及这些数字是如何得来的。

而上面提到的中国出生缺陷率应在4-6%之间这个数字是北大的李竹带领的专门研究中国出生缺陷的团队2001年在一份给卫生部的报告中提到的:“(这是)2001年我在给卫生部的报告中用的数字。以后卫生部一直沿用这个数字。这个数字是当时根据各种检测数据估计出来的,不是实际检测的数据。”

从近期的中国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出,卫生部至今仍然沿用4-6%的数字。

李竹还说,作为专业常识,一般人群里的出生畸形的数字低于2-3%都不可信:“ 在美国、欧洲国家的一般人群里,出生时能够发现的出生缺陷,主要是结构性畸形,在2% 到3%。如果有报道说我们这儿的出生缺陷降得非常低,只有百分之一点几,那么你脑子里就要画个问号,至少我认为是不准确的。”

李竹明确表示,他不清楚山西在试点区推广叶酸后的出生缺陷率是如何得来的,不过他相信,山西的出生缺陷率近年是有一些下降,但是据他所知,山西出生缺陷下降主要不是靠一级预防,也就是增补叶酸,而是靠二级预防,也就是产前检查,终止妊娠:“我们自己曾经做过研究,就是把终止妊娠时的出生缺陷,和出生时的出生缺陷加在一起,没有太大变化。但如果把终止妊娠的这部分去掉,只看活产儿中的出生缺陷,那下降的幅度就比较大。但是这说明(出生缺陷)发生率并没有减小。”

根据《中国青年报》今年2月6号的报道,卫生部科教司副司长刘登峰说,中国出生缺陷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这种大环境下,被视为中国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的山西省出现大幅度下降,这很难以令人置信。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前面提到的问题:山西省,特别是吕梁地区为什么成为出生缺陷的“珠穆朗玛峰”的峰顶的呢?

我采访过的多位医学专家的共识是,叶酸缺乏是造成出生缺陷的原因之一。叶酸是一种维生素,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山西的吕梁地区多山,土壤贫瘠,主要农作物是土豆,经济发展非常落后,人们常年以土豆为主食,蔬果和肉类对普通老百姓来说都是稀罕食品。但是像这样的贫困落后、自然环境差的地区在中国不只吕梁一地,为什么吕梁地区与众不同呢?

“叶酸缺乏肯定和出生缺陷有关,但是不是全部。”

这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环境卫生学教授唐德良。他说,根据他们对致癌因素的研究,环境、基因的易感性和生活方式各占三分之一:“我们的概念是环境因素占30%,本身的易感性占30%,剩下来的是你的生活习惯、习性。”

唐德良说,如果没有环境因素的促成,一个人的基因易感性再高,也不会发生癌症;如果有环境的因素影响,这个人得癌症的几率要大几倍。这同样也适用于出生缺陷。

山西是中国的产煤大省。山西工业实现利税总额近六成来源于以煤炭、焦炭、电力为代表的能源工业。吕梁地区则是山西煤矿最集中的地区。根据官方数字,中阳县年产量15万吨以上的煤矿有32个。这当然只包括合法煤矿。现实中还有很多非法的小煤矿存在。中阳县枝柯镇的一位居民告诉本台,仅他们镇就有十几家煤矿!

(音乐): 人说山西好风光

三四十年前,这首歌曲传遍中国大江南北,充满山西人对美丽家乡的自豪感。现在的山西是什么样呢?我们将在下一集节目中来讨论山西环境污染的今与昔,以及出生缺陷究竟和环境污染有没有关系。

自由亚洲电台申铧华盛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