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一九四九年,是中国命运最关键的一年。那一年有两百万人离开自已的故乡,来到台湾这个小岛...”《惊涛太平轮》纪录片发表会,周五下午在台北举行。主办单位特别请到知名话剧演员金士杰开场,以一个说书人的姿态,演绎内战末期大撤退的上海情景。
“一月二十七号一早,外滩码头挤满了准备登上太平轮的人,当时太平轮一张三等舱的船票,要价一百五十万金元券...四点十八分,太平轮终于启碇出航,缓缓驶出码头,航向未知的命运。”太平轮是一艘在国共内战期间,航行于台湾和上海之间的轮船。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七日深夜,载着上千名乘客的太平轮在浙江舟山海域,撞上了从台湾开往上海的建元轮。建元轮当场沉没,太平轮四十五分钟后爆炸沉没,生还者不到五十人。
纪录片中访问了当年的生还者王兆兰女士,她是被途经的澳洲军舰救起,也是获救者中年纪最轻的一位。不会游泳的她被救起后,一直感到罪恶,因为一起同行的母亲、妹妹、弟弟、表妹与远房亲戚共六人罹难,仅她一人生还。
另一位受访者张和平女士,背后则有一个传奇故事。她的父亲张汉在事故中遇难,她是遗腹女,名字则是父亲踏上太平轮前取的。今年,辽宁省档案局根据当时档案,证实张汉是中共地下党员。
张汉原本在东北被国民党抓获,判处死刑。之后,据传他从沈阳死牢中被救出后,接受了周恩来的秘密任务,登上太平轮,追查国民党政府是否将黄金秘密运到台湾。这项传闻是否属实,目前的史料并不足够,但却足以为太平轮事件,再添一笔传奇色彩。
副总统当选人吴敦义也出席了纪录片发布会。他在发表讲话时说,“在这样一个震荡、动乱的时代,类似太平轮的悲剧,其实不停地上演。但也只有在悲剧发生的时候,才更能验证人类的贪婪或者善良。”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李潼台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