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举行六四纪念晚会(视频)

六月四日晚间,在台北,因着一群台湾、香港和澳门大学生的投入,办出了一场近年来参与人数最多、气氛最热烈、参加者平均年龄最年轻的六四纪念晚会。

0:00 / 0:00

下载视频文件Opens in new window ]

台北中正纪念堂前广场,周六晚间响起了这首几乎被遗忘的歌曲,「历史的伤口」,是八九年六四事件发生后,台湾流行音乐界基于义愤,声援大陆民主运动的创作。

今年在台北的六四纪念会,不再只是少数几位年长的民运人士相互取暖的聚会,而是由「台湾学生促进中国民主化联合工作小组」接手主办。来自澳门,目前就读台湾政治大学的金昱说,有人问,六四离八○后、九○后的大学生很远很远,大家根本没有经历过,为什麽仍然年復一年,坚持要纪念这个日子?她说,对港澳学生而言,纪念六四,不只是为坚持要求平反,更是因为六四是上一代留下的,最深刻的一道历史伤口,过得再久,那画面依然历历在目,痛楚依然深刻入骨。

政治大学历史系同学林家兴宣读了大会宣言,宣言指出,中共号称「为人民服务」,却用人民的军队去屠杀人民。现在又以各种高压的管控手段,与涂脂抹粉的改革形象,意图让大家澹忘他们曾经犯下的罪,这是有良知的人所绝对不能忍受的。

这场晚会,除了影片回顾和演说之外,还请来乐团现场表演,其中一首「官逼民反」,厚重的摇滚风格,完全传达了青年不满时政、追求理想的气息,更让台上台下打成一片。

当年在广场上的学生领袖王超华和王丹,也受邀上台讲话。面对台下上百名青年学生,王超华感动地说,在现代社会,无论是为贫富分化,或是环境保护等议题,都已经是全球性的议题。 要坚持原则,创造愿景,都不能依靠老谋深算的政客和官僚,而要靠有理想、嚮往新知、同情苦难者的青年。这也就是参加过天安门运动的老学生,希望和这一代的年轻学生共同纪念六四的原因。那怕未来六四平反了,也不要忘记这段历史,不要中止纪念。

此外,六月四日上午,总统府也公布了马英九今年对六四的感言。马英九标举出自由主义学者殷海光,称他为台湾民主的先行者,强烈批判一九六○年代台湾的威权统治,替台湾社会播下了民主种籽。马英九感慨,如果当时政府能够倾听他的意见,那麽台湾社会的进步发展,不就能少走许多冤枉路吗?

马英九呼吁中共当局,应该勇于推动政治改革,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包容并珍惜异议份子的社会价值。因为把异议人士关起来,不让他们说话,真正受害的,不只是他们个人,而是无法因此修正可能错误的政策。

马英九说,过去二十多年来,大陆经济快速发展,但大陆民主与人权的现况却与其亮丽的经济表现,形成显着的反差。「六四」事件迟迟未能平反,刘晓波、艾未未等人又因言论遭到拘禁,这些都变成大陆融入国际社会、成为新兴领导者的主要障碍。

自由亚洲电台李潼台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