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表示“黄岩岛忍无可忍就无须再忍”。
文章说:“虽然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是我们的一贯立场,但是忘战必危,在事关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我们没有打不还手的雅兴。”
加拿大星岛日报就此发表文章说:“黄岩岛局势升温,人民日报称「无须再忍」,中菲冲突一触即发”。
加拿大华裔时事评论员刘轩对此分析认为,中菲黄岩岛争端一个月来,紧张局势让各方关注,中国政府面对来自内外的各种压力。
“人民日报之所以今天发表这样一个看法,就表明中国可能要改变容忍的态度,忍无可忍就不如不忍了是吧。那么就可能中菲之间要有一战。这是因为他受到了国内军方和民间求战声浪的压力。而且在一般人看来,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显示了他的软弱。认为他,既然你号称大国,为什么不敢打呢,是不是?其实,中国确实比较为难。”
刘轩认为,在中菲关系上,国际社会可能站在菲律宾一边。
“但是它巧用软实力,第一,它和美国实际上是结盟的;第二,它在南海争端上,是和东南亚其他国家,包括越南、文莱、马来西亚等一系列跟南海有关系的国家都联系在一起的。那么,在这个问题是引出的中国外交困局更大。因为在整个太平洋地区,从南海到日本,一直到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这一个所谓的‘第一岛链’,已经在客观上形成了对中国的包围。”
刘轩表示,中共可能是用和菲律宾开战来转移矛盾,但是如果真的开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巨变。
“中国在这个问题上陷入了一个空前的困境。中国现在内部的问题也很严重。经济上,现在是停滞不前,通货膨胀、外贸逆差,还有政治问题,薄王所引出的政治危机。还有十八大将要权力重新分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突然来一次边境战争,共产党可能承受不了这样一次冲击。它可能会由于这次战争,引起内部巨变。”
刘轩分析认为,中共与民主为敌,与人民为敌的形象,使得它在国际社会没有朋友。
“打赢了,还不要说;如果打输了,或者引起中国外交上的空前孤立,国际上要制裁中国的话,中国最高当局是承受不了这样一个后果的。自从中国号称崛起以来,中国在外交上老说别人是麻烦制造者,其实中国的外交形象是什么呢,与民主为敌,与人民为敌,这样的一个形象已经确立了。所以,在国际上它没有道义形象。”
刘轩最后表示,在对待黄岩岛问题上,中共政权进退维谷。而目前中共的外交政策,对中国未来发展带来后患无穷。
“让步的话,就等于是满清一样,就是卖国政府了。因为他以前宣传的那样爱国主义呀,让他无法退,他最后只能打。而且军方确实求战心切,军方也需要在中国的政治格局中有话语权。但是如果要是引起一个全面战争的,两国之间交战的话,我觉得美国、日本、甚至越南,这些相关国家可能不会坐视,而在某种程度上,会对菲律宾进行支持。而且世界上会掀起一个反对中国的浪潮。其实现在中国没有朋友,连朝鲜都靠不住,伊朗就更不用说了。但是中共却拼命支持朝鲜和伊朗。这一点在胡温执政以后的十年里面特别明显,因为中国国力上升了。它执行这个外交政策其实后患无穷。”
刘轩介绍说,中共党报曾经两次发表过类似的战斗檄文,两次都开启了战争。包括,《人民日报》于1962年9月22日发表题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社论,10月爆发中印战争;《人民日报》于1979年2月17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来自中越边境的报告》,随即爆发中越自卫反击战。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锡红从加拿大发来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