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韩国统一部星期一表示,朝鲜战争结束后抵韩的朝鲜难民人数超过2万人,合计共有20050人。他们的77%来自朝中边境地区,近七成为妇女,20-30岁年龄段的人占六成。
考虑韩朝政府之间的关系,韩国政府称这一人群为脱北者,也就是“脱离北韩的人”的意思,故意避免使用含有政治意义的难民用词。据政府的统计,脱北者的平均收入为127万韩元,相当于8000人民币,属于最底层的收入。
看到韩国车水马龙,西装革履,对于人生地不熟的脱北者来说,韩国的确是一个花钱的好地方,但赚钱却特难。若要从事高收入的职业,他们不会英语,不懂贸易,没有专长,更没有熟人或亲友可以扶一把,所以只能从事一些零工杂活,用体力赚钱,这在韩国社会属于最劳累,并且收入最低的群体。
但是,就体力活来说,使用方反而喜欢用外籍劳工或从中国来的朝鲜族同胞,不太喜欢指使脱北者,因为重活干不了,又偷懒,又嫌工资少。所以不少人领着政府的生活津贴,钱不够花了再去打点零工,日久天长,发展成为了社会的最底层群体。
脱北者当中还有不少学生,他们在学习上也面临相似的问题,首先是英语落后很多,其他科目的内容也与朝鲜的不同,所以大部分都会落后或退班。另一重要的问题是,从逃出朝鲜到抵达韩国平均需要2-3年的时间,这一段学业被荒废的时间,使他们没法跟得上韩国学生的成绩。为此,政府特意设立了专为脱北者学生的学校,学习内容和成绩当然比不上一般学校,所以毕业之后的发展,也会相对地落后。
统一部发表2万人统计的星期一当天,统一部部长官玄仁泽访问该特殊学校,并致辞说:“只要有目标,并为目标努力,韩国是一个可以圆梦,能够达成目标的社会。”
虽然政府在鼓励,虽然脱北者在努力,但是,这2万多名脱北者在韩国的生活,似乎并不很如意。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首尔特约记者刘水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