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网友创作录像说明添加含致癌塑化剂DEHP毒害性 (YouTube/心语提供)
台湾卫生机构日前查出,多种乳酸菌保健食品,为了提高溶水性跟混浊度,添加含致癌塑化剂DEHP问题起云剂,并说这些饮料已经销往香港丶大陆以及菲律宾与越南丶美国。
台湾检方在出事后立即将责任人昱伸香料公司负责人赖俊杰收押并冻结赖俊杰以及公司名下的银行账户及不动产。
北京市工商局星期一表示,全市食品商家一旦发现台湾问题饮料,一律暂停销售,目前京客隆丶沃尔玛丶家乐福丶华联等大型连锁超市,尚未通报销售含毒饮料,上海已全面清查,一发现便封存,至于南京等地未传异常情况。据了解,塑化剂DEHP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
据台湾中国时报星期二报导,虽然大陆卫生部《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中,未提及塑化剂DEHP,但食品安全专家警告,如果饮料中添加塑化剂是行业的一种潜规则的话,大陆饮料企业更应引以为戒并展开自查。网友ideasbank说:国内饮料厂家就没有用此塑化剂的吗?这么大的事怎么没有权威机构的说法?强烈要求政府对国内饮料进行同项安全检测!
本台记者星期二就此致电北京卫生部查询:“台湾有一个添加塑化剂的饮料,已经销售到内地来了,想问一下处理方式。”
接听人员:“我们这边不处理,是工商部门处理。因为按照食品安全法,这个属于流通环节包装完了再卖,这个环节是工商。”
大陆食品的安全问题一直为外界所诟病,无论是最早的毒奶粉,毒龙虾,还是近一段时间的皮革奶无不引起巨大反响及诸多批评,然而就在大陆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的情况下,又出现三聚氰胺赔偿基金分配黑幕事件,更让许多民众对当局的处理及态度心寒。网友George Gao表示,商人逐利,监管失责;归根到底还是食品监管体系存在漏洞;一个健康运作的政府,应能快速反应制定更严格的监管制度和法规,并认真推行,相似事件以后就能基本杜绝。
前提是政府有足够的行政能力,相关法规健全,整个社会有足够透明的媒体监督机制。网友张先生告诉本台记者:“只要媒体能够报,犯错是很正常的事情,媒体允许发现问题,然后暴露问题,然后问责解决问题,以后发生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了。”
网友Alex说,哪里都有那些天杀的黑心商人,但两边政府是完全不一样,一个没有对其监督,维护稳定的形象而姑息养奸,一边是惶恐不安,迅速处理以息民怨。无良的商家哪里都有,但是大陆特别多,当事情发生的时候,台湾会严惩商家跟追究官员的渎职,而大陆会严惩维护自己权益的消费者,封锁消息,找替罪羊,商家没事,官员没事,消费者有事。
台卫生部门宣布5月31日为“终止黑心起云剂行动日”,要求各地卫生局丶检调单位,到各大超市丶便利店清查问题食品是否已经下架。
香港有关部门星期一发现由台湾进口的两款运动饮料,及一款钙片含有塑化剂。 食环署要求香港各超市丶商场立即将涉及的商品全部下架,并尽可能追回售出产品,挽回损失。立法会食物安全及环境卫生事务委员会成员李华明星期二向本台表示:“台湾政府已经通告香港政府几天,香港政府3天后才通报问题,就比较晚一点,台湾当局通知香港政府应该马上通知香港居民,很多市民可能还在喝这个饮料,这个饮料超标的存放也比较严重,所以应该快一点。现在化验结果还在等待其他台湾来的饮料、果冻的问题。”
另一名委员会成员王国兴批评卫生署反应太慢,问题原料可由台湾运往其他地区再供应香港,当局只验台湾食品,日后验出其他地区产品也有问题时补救已太迟;绿色和平团体也促请食品安全中心全面将塑化剂等环境激素纳入食物检测范围,并成立跨部门小组统一制订监管有害物质制度。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