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机构北京爱知行研究所星期一发布了最新报告《维吾尔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健康、居住及其它人权状况报告》(以北京市的流动维吾尔族为例)。这份报告显示,生活在内地城市的维吾尔人群体存在许多困难,如文化适应的问题、受教育水平低、居住条件差、人员流动性大、健康状况堪忧、儿童和青少年成长问题突出。
爱知行研究所自2006年以来一直关注在各地城市中维吾尔族人的生存状况。他们一边调查,一边通过不同形式帮助维吾尔人更好地融入所在城市和社区,推动其它民族的中国人更好地认识维吾尔人的生活和健康危机等。
爱知行研究所负责人万延海星期二向本台表示,“过去像奥运会之前的那种大规模的驱赶到去年有一些改变,但是基层社区层面不接纳的态度还是很强烈,特别是来自于派出所的介入,派出所找居委会,居委会找居民和他们讲不要给新疆人出租房子”。
报告说,由于民族语言文化差异、社会舆论的偏见等原因,使绝大多数房屋房东一直不愿意将房屋转租给社区维吾尔居民,导致大部分流动维族居民无房可住,形成一个严重的问题。
生活在北京的一位维吾尔族人艾克拜尔告诉本台记者,“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所有维吾尔族人的问题,也就是在社区,有一些最基层的维吾尔人发生租房等各方面的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住房困难” 。
此外由于暂住证以及相关政策的地域限制,导致如“四免一关怀”、“美沙酮”等相关政策无法惠及流动少数民族人口,导致了部分发病的艾滋病感染者无法获得抗病毒药物以及机会性治疗、少数民族成瘾者无法加入国家美沙酮门诊,一部分艾滋病感染者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救治而病死于街头。
万延海表示,“社会边缘化的处境使得他们很多人依靠贩毒来生活,其中一些人也成为毒品的受害者,自己会去用毒品,在注射吸毒的时候很多人感染了艾滋病,这个比例还是蛮高的” 。
由于广东韶关、乌鲁木齐7.5等暴力事件的发生,导致当局加大了对维吾尔流动人口的管理,再加上部分媒体与网络上出现对维吾尔民族不实与污名化的描述,更让已经存在的社会歧视在今年更显突出。
本台曾经报道,在世博会期间,上海要求所有宾馆及饭店禁止接待维吾尔人入住,一旦有维吾尔人登记,要立即向当局汇报。
研究民族问题的作家王力雄表示,“当然这不是一个国家政策,很多地方甚至包括公安管辖或一个片警都怕出事,所以从确保自己无事,自己会订一些规定,但是不是一个国家的政策,是在执行民族政策的时候把反恐等带有倾向性的方式确立目标自然而然会引起下面的反应” 。
于此同时,在北京和上海都已经出现维吾尔族商人被强制遣返的事件,据世界维吾尔人大会透露,仅近期就有超过70多名商人被迫离开上海。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