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村民不满再次被“城中村改造”到省政府请愿(图)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北关新村数十村民不满再度被当局以“城中村改造”为名,强制搬迁,周五到省政府请愿。他们表示,九十年代响应市政府号召,被异地安置,自建房屋十多年后,本周再被要求搬迁。

0:00 / 0:00

星期五上午,西安一批村民到中共陕西省委请愿。关注事件的前陕西电视台记者马晓明下午告诉本台:“莲湖区,他们这个村原来是北关村,1993年西安市政府为拓宽道路,就把这个村拆了,迁到一个比较背的地方,建了新村安置他们,就叫北关新村”。

马晓明说,当天上午,拆迁办派人进村宣布拆迁:“今天有三四百拆迁办雇的人,还有些打手,敲锣打鼓,对他们说开始城中村改造”。

数百人进村宣传拆迁

村民林先生接受记者询问时说,他们由原来的北关正街,搬迁过来,现在又来动员拆迁:“上午,宣传车有保安、巡逻的、有宣传的,来了几百人,宣传的说‘文明拆迁’,还是冠冕堂皇的话”。从北关正街拆到这里,又没有做工作,现在由什么公司,实业公司拆。刚才我拿到一个宣传文件,光有个图片,北关村城中村改造便民守则,北关新村效果图,以规划部门审批为准,现在规划部门批没批准也不知道”。

马晓明说,村民在短短十多年间,遇到两次“城中村改造”,实属荒唐:“ 94、95年才陆续住进去,只有十六七年时间,村民刚盖好不久的房子,为什么又要拆迁,而且他们拆迁的这个地方是政府规划的,村民自己建的房子,再一个村民现在盖了三层到六层楼的房子,以出租房子为生,每户有四五百平方米,但是拆迁只补三百多平方米,多余的部分按每平方米三百多元算,现在这里商品房六七千元一个平方”。

林先生说,拆迁方对补偿价格没有正式文件。
记者:听说超过多少平方米的,每平方米只按三百元算?
回答:他们现在具体的(标准)没有拿那个东西,没有发那个(文件)。
记者:只是吹风,是吗?
回答:啊,对对对对对。

前次“村改造”遗留问题仍在

村民说,莲湖区政府、西安市政工程管理局于1993年6月7日发的规定,“农民商业户安置在西大巷小区东侧的商业街。”也就是北关正街西侧的区域,过渡期为两年。但近二十年过去,55户门面房经营户,一直未得到安置。该村靠门面商铺维生的农民有三百八十多人。

林先生说,他不解的是当年搬迁到新址起名北关新村,但这次拆迁,却用十多年前的原始村名北关村:“北关新村是北关新村,我也奇怪,他为什么要致北关村城中村改造,而且村的牌楼上写的也是北关新村,我们觉得最起码应该事先宣传,我们在北关已经经历过一次拆迁了,当时市领导市长,还说大家要顾全大局,国家要发展,道路要拓宽,说了很多,这一次很突然”。

官称证件齐全村民未见

拆迁指挥部的王先生回应记者询问拆迁及补偿标准时说:"找每一户,跟每一户说补偿,谈补偿"。
记者:每一户都不一样吗?
回答:都一样。
记者:超出平方面积的,每平方米补偿多少钱?
回答:多少钱一平方米以评估为准,因为有的房子比较新,有的房子比较旧,这补偿就不太一样。
记者:拆迁后,作什么规划?
回答:这是发展新区规划。
记者:是市政府主导的吗?
回答:市政府主导,(还有)开发商。
记者:有没有批文,相关土地批文?
回答:各种手续全部齐全,你可以到我们指挥部,去咨询这些事情。

马晓明说,村民告诉他,当局并没有就此征求村民意见:“没有开村民大会讨论,没有征求过村民的意见,也没有开过听证会,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出具拆迁改造应该必备的拆迁许可证,土地规划证等等,都没有”。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乔龙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