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烏魯木齊黑甲山片區被集體拆遷

在新疆七五騷亂一週年後,中國當局開始對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市西北部維族人聚集的黑甲山片區等地進行大規模的拆除。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唐琪薇的報道

2010.07.11 18:17 ET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中國官方新華網日前報道說,擁有20萬居住人口的黑甲山片區“地處郊區,流動人口多,社會治安混亂。”開發後將變成一個新的住宅區。

在去年7月5號發生的維吾爾人和漢人之間的種族衝突事件中,黑甲山片區是熱點地區之一。“75事件”造成近200人死亡,將近1,700人受傷。位於瑞典的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的發言人迪裏夏提表示,在烏魯木齊很少有維族人住得起市中心的房子,黑甲山片區的主要居民是當地的維吾爾人,以及大量從外地到烏魯木齊打工的喀什人、和田人、伊犁人等。迪裏夏提說,現在中國政府以城市建設、拆除違章建築等名義對黑甲山片區等地開始強拆,其目的是要將這些地區的維吾爾人拆散。

“它們認爲維吾爾人居住在一起就是有威脅,尤其是非本市戶口從南北疆到當地經商而租的當地的廉價的住宅都被當局認爲是違章建築進行拆遷,目的是不讓你有落腳地,第二這樣也嚴防衆多的維吾爾人在一個片區聚集在一起。”

新華社的報道說,黑甲山片區不少是無房產的違章建築,20餘萬居民生活其中,幾代人擠在一起,絕大部分沒有水、電、燃氣、供暖等基礎配套設施。但迪裏夏提表示,即便當地的維吾爾人在居住條件上會有所提高,他們對大量漢人的湧入也會抱有怨言。迪裏夏提說,如果新疆再次發生大規模的騷亂,北京應該負有直接責任。

“當地的狀況是用語言和文字很難表達出來目前這個處境,它的政策正在刺激當地出現更大的反彈。”

據報道,烏魯木齊計劃從2010起投資35億元,以黑甲山片區等5個片區爲突破口,全面實施棚戶區綜合改造工作。新疆社科院中亞研究所所長潘志平表示,新疆少數民族集中地區的棚戶區改造要“努力打造多民族和諧社區”。他建議學習新加坡的做法,每個社區多個民族按一定比例分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王軍濤告訴本臺記者,在新疆“七五事件”發生之後,中國的領導人普遍認爲新疆問題是由於在中國經濟的整體發展中維族人享受的利益不夠造成的,所以他們覺得只要幫助維族人發展經濟就可以緩解維漢兩族之間的關係。王軍濤說,對烏魯木齊計劃棚戶區綜合改造,應該會讓當地的維族人的住房環境得到改善,但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也會藉此機會加強對這些地方的管理。

“包括密報特務機制、登記機制等等,用發展來化解舊的問題,這是政府的想法。另一方面,你站在新疆維族人的角度來說,發展當然是沒有一個民族不歡迎,這種發展不應當破壞對本地的文化,破壞對本地居民的傳統的聚集方式。”

王軍濤表示,如果整個改建過程中有關負責人能夠做到公平公正,這種做法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維漢的關係,但如果在城市改造中出現腐敗現象,恐怕會導致更多維族人對漢族人的反對和拒斥。

“比如款項使用的太腐敗,那麼使得實際上中央政府撥的款項和政策不能真正實行的話,那麼可能就會導致維族更大的反抗。”

據瞭解,黑甲山片區目前已經有900戶人家被下令要求在9月到11月間搬遷。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唐琪薇的報道。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