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媒体报道,星期天中午11点,位于南沙黄阁镇小虎岛的大型化工企业沙多玛化工公司发生丙烯酸酯泄漏事故,刺鼻味道袭向小虎村。随后的一个小时里,上千村民惊慌失措,在雨中坐汽车、骑单车、开摩托车,甚至跑步离开村里,以躲避有毒气体。中午12时,消防部门声称已控制险情,下午二时许,离村的村民们陆续返家。时隔三十多个小时后,当地一位居民冯先生告诉记者,事件暂告平息,但公安还在化工厂附近戒备:“公安那些人还在小虎岛上值班,小虎岛漏气,肯定要跑的,那是毒气啊。”
记者:当时有没有影响?
冯先生:有,肯定会从空气里飘过来的,觉得有一股焦味,两个小时后就没有了。
有报道引述小虎村杂货店的余先生称:他闻到一股“前所未闻”的刺激味道,令他感到恐惧。此刻见到村里的人陆续跑出来,余先生赶紧跨上摩托车,在大雨中狂奔20分钟。另一位村民,黄先生则坐朋友的车离开村子,直接去了闻不到气味的镇政府。
据业内人士介绍,丙烯酸酯有毒,它们用作塑料、胶粘剂、纺织助剂和丙烯酸树脂涂料,也可作为皮革用化学品、纸张的处理剂等。虽毒性不强,但气味难闻,发生事故的沙多玛(广州)有限公司在小虎岛的特种丙烯酸酯生产基地于2007年3月奠基。
当地一位知情者称,周围有三十多家化工企业,排放的气体对人体构成直接危害:"那边有32家工厂,其中有一家500强的企业因为化学物品,气压膨胀,泄露了十吨的气体,附近村民就感到呼吸困难,当然害怕。"
记者:说有上千人都跑啊?
知情者:他们到镇政府那边,然后去其他地方隔离,隔离几个小时后,然后又回到村里面,现在已经没事了。
周一,广州有关部门召集小虎岛三十多家企业座谈,寻求避免类似事故的方法。知情者称:“今天与三十多家那些企业进行了一次会谈,对于防范化学物品进行了研究,我觉得这方面(政府)要检讨一下。”
本台周一晚致电镇政府办公室,接听电话的职员让记者向南沙区政府查询。区政府值班室又叫记者向宣传部查询:“你打我们区委宣传部的电话好吗?”
记者:别人都下班了,您不要推了?
职员:我没有推,我们政府这边是有纪律的,对外宣传都是统一由区委宣传部做的,我可以给你电话,你去跟他们联系。
记者:现在下班了吧?
职员:下班我给你私人电话,你跟他联系。
记者致电区委宣传部新闻秘书,但电话关机。
据介绍。当天中午1时,厂区外部基本已无异味,但在离泄漏点200米的地方,仍存刺激气味。不少村民均反映有喉咙干的情况,至少有10多位村民,事后被送往黄阁镇医院治疗。
据了解,小虎村遭遇类似事件不是首次,2006年4月9号,该村粤海大道珂迪树脂有限公司一存放化学品材料的仓库突发火灾,并发生两次爆炸,周围上千人紧急自发疏散。火灾原因为化学品自燃,燃烧的化学品为剧毒的工业用二氯甲烷。
当地居民张女士希望化工厂远离民居:“这些民居应该不要离工厂太近了,太近的话,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政府那时候不是对那些须搬迁房子的居民说,给一些补贴,可到现在还没有给全。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乔龙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