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部:托幼机构不得拒绝乙肝宝宝入园(图)

中国卫生部在其网站上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类托幼机构不得拒绝“乙肝宝宝”入园。但有维权人士认为,在中国,要真正消除对乙肝携带者的歧视,除了出台相关法律规定外,还应大力普及有关乙肝的知识。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唐琪薇的报道

0:00 / 0:00

中国卫生部星期四在其网站上发出通知,为《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这个针对招收0~6岁儿童的各级各类托儿所、幼儿园的草案明确指出,托幼机构不得拒绝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肝功能正常的幼儿,也就是俗称的乙肝宝宝入园。北京公益维权网站“肝胆相照论坛”版主兼网站负责人陆军对此表示,他很高兴卫生部能出台这样的草案。陆军说,除了卫生部以外,中国其他一些部门也纷纷出台了消除乙肝歧视的规定,这些都是中国乙肝携带者多年来坚持维权的结果。

“这些年的各种倡导行动和社会行动压力之下,终于有些部门开始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公务员的乙肝歧视是在中国的乙肝携带者不断维权的推动下终也已经取消了。中国政府对于乙肝携带者在饮食和食品行业从业的歧视限制也取消了。”

但陆军也表示,尽管卫生部明确规定任何托幼机构不得拒绝“乙肝宝宝”入园,他还是对这一政策能否真正落到实处表示怀疑。

“根据我们的经验,在中国没有哪一部法律是会被严格的遵守。也没有哪部法律在被违反之后,行政主管部门会去坚决的帮助受害者,主持正义,维护权益的。”

浙江某幼儿园园长张女士从事幼教工作将近30年,她告诉本台记者,她已经看到了卫生部的这个草案,但在幼儿园接受“乙肝宝宝”这个问题上,老师以及很多孩子家长很有顾虑。

“作为园长来讲,也很可怕,我就是怕小朋友传染。作为我不当院长,作为妈妈的话,作为自己爷爷奶奶的话,如果自己的亲生女儿到一个幼儿园,她和周围的小朋友其中有肝炎的小朋友,我觉得等到她体弱的时候,她会带菌。 就是它是非常可怕的一种病, 怕传染。”

浙江刘女士的女儿今年5岁,刘女士说,只要这些乙肝宝宝肝功能是正常的,她倒并不介意女儿的幼儿园接受乙肝宝宝。

“进来的时候只是携带者, 我觉得我可以接受, 现在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现在的小孩从一出生开始就打那个乙肝疫苗了。他们已经有免疫力了。”

中国卫生部公布的有关草案要求,儿童入学应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托幼机构。张园长说,现在象他们这样的公立幼儿园“供不应求”,连健康的宝宝都很难进来,乙肝宝宝肯定是先被拒绝的。张园长说,在去年的入园体检中,她的幼儿园一共发现有三个“乙肝宝宝”。她说,幼儿园原本是拒绝接受的,但是鉴于家长苦苦哀求,她作为园长出于同情还是接受了他们。但是,尽管这三个孩子肝功能都很正常,她还是要求这些孩子和健康小孩相对隔离。

“要和家人讲好,你带自己的碗筷、被褥、提供一个单独的床给你睡觉。我们的三个小朋友都是这样。”

北京的维权人士陆军说,张园长能接受这些乙肝孩子,已经比很多幼儿园要开明了。但让乙肝宝宝和健康孩子隔离,会对乙肝宝宝幼小的心灵造成极大伤害。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隔离,那么在当前这么严重的社会歧视的氛围下,如果把一个孩子的乙肝携带信息给曝光,那么他从小就会背上这样一个沉重的包袱。被贴上一个异类的标签。你让他这一辈子怎么来生活,怎么成长?”

陆军强调,“乙肝宝宝”入幼儿园难的问题,和乙肝入学、乙肝就业歧视等情况一样严峻,中国离真正消除乙肝歧视还相去甚远。

“现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还仍然规定,中国的乙肝携带者不能在公共场所从事服务行业。中国的《教师资格条例》仍然规定,患有传染病,不能当教师。在中国的高考之前,还要对考生进行强制性抽血化验乙肝病毒标志物。”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大陆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1•2亿,约占全国人口的10%。陆军表示,要想真正消除乙肝歧视,除了国家要出台相关法律规定之外,还应普及有关乙肝的知识,让公众了解乙肝不会通过一般生活接触传染,乙肝携带者对周围的人并没有危险。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唐琪薇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