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的报道说,1994年,中国当代画家岳敏君卖出他映射1989年天安门血腥镇压的作品“轰轰”,作品的报酬仅相当于5000美元。而14年后,在上个月的佳士得香港拍卖会上,这幅画作的售价已相当于690万美元。同一场拍卖会上,中国当代画家曾樊志的画作《面具》也拍出了相当于970万美元的天价。
报道说,近五年来,中国的当代艺术作品的价格在国际拍卖会上不断创出新高。而随着中国股市跌至去年峰值的一半,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是否也接近下行的边缘?
纽约的苏士比拍卖行中国当代艺术业务主管张晓明向本台记者表示,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仍在发展中,
“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这个东西很难讲,因为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在变化。”
对于近来中国股市下挫和四川地震对中国艺术品,特别是当代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影响,张晓明女士持审慎态度,
“这个我判断不了,很多事情,市场变化它有它自己一定的自然规律。 ”
路透社的报道说,信贷危机发生后,全球金融市场处于风雨飘摇中,艺术品价格不断攀升。中国最红的18名画家的作品价格从2003年到2007年期间翻了13倍。而要避免中国艺术品价格的下挫,得看北京和上海买家的胃口。有专家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中国人有足够多的财富,并且愿意购买中国艺术品。张晓明女士对这一看法表示赞同,不过她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品的主要购买者是国际买家。
谈到中国经济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影响,现在旅居美国的经济学者程小农分析说:
“国际市场上中国艺术品的需求是相对稳定的,与中国国内的经济好坏没有太大关系。所以,中国艺术品总体来讲市场大小取决于国内市场大小,而国内市场的大小更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中国新的富豪阶层的收入,这就与中国经济的景气与否有直接关系。因为中国的所谓富豪阶层多数不是传统的有家庭遗产的大家族,因为被共产党共产了以后,中国没有了这样的家庭,所有的新富豪家庭都是暴富的。很多人是把钱投资在房地产和股市上,因此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状况直接能显示中国新贵阶层的富裕程度以及他们手中现金的宽松程度。当他们手中现金宽裕的时候,他们就会收购一些艺术品来显示自己的文化品位。但是,如果经济不景气、手头现金越来越紧,很自然他们就会停止购买这些东西。”
程小农预计,大约半年到一年以后,中国国内的艺术品市场会变得萧条起来。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林坪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