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现在中国的学者胡鞍钢提出六大理由说明中国在刚刚过去的十年就追赶美国的过程来说是‘加速追赶,局部超越’的过程。在未来十年到2020年在追赶美国的竞赛中,要进入所谓的‘全面追赶,逐级超越’。
第一个理由是中国主要的指标居世界的位置不断的跳升。经济总量由2000年的世界第六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二位;
第二个理由是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制造业生产国。高技术制造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第三是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由原来的世界的第八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一位;
第四说中国从事研究与实验发展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由世界的第四位,先后超过日本、欧盟的27个国家、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研发人才的国家;
第五是说从基础设施的角度看,中国主要通讯基础,设施的拥有量已经超出了美国。而且举例说中国的高速公路的里程数已经接近美国的7.5万公里。现在中国的高速公路的里程数已经达到了7.4万公里;
第六说中国的综合国力与美国的差距明显缩小。由2000年的2.55倍,缩小到2008年的1.50倍。已经成为第二大强国。
巩先生,对胡鞍钢的这些观点,你赞同吗?”
巩胜利:“基本上是不赞同的。”
记者:“理由在哪里?”
巩胜利:“这有几个方面。一个方面大家都知道,在2010年6月30号的时候,中国的GDP就是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日本。世界上把中国称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我讲到中国如果要赶日超美的话,有一个量化的数据就是人均的GDP,这个GDP美国当前大概是三万美金左右。中国大概只有三千到四千美元左右。如果按照这个数量衡量,中国达到美国的三万美金左右可能中国要再经过30年以后的事情。”
记者:“好,孟先生就你的观察你认为胡鞍钢的提法和评委有没有道理?”
孟玄:“我想并不是完全根本没有道理。将来世界经济的主要发展力量是往亚洲移,这是从1970年代后期就开始。现在当然速度越来越快。
以前在世界上凡是最发达的经济国家,除了它的总量很大以外,它的人均也很高。未来像中国跟印度就会出现一个一方面总量很大,但是中国的平均收入永远也不可能赶上发达国家,不要说是美国了,因为它人很多。人均所得甚至还是一个相当落后的国家。
还有一个中国的贫富的地区差距也会非常大。所以中国成为一个所谓的实际数据的上面的崛起的大国,我想速度是很快很快。
在前一阵子高盛说是2027年中国GDP会超过美国。现在看起来会大大提前。但是未来衡量国家实力不完全看你有形的数据。而是要看你的所谓软实力。
美国的实力,美国在全世界的霸权并不纯然是建立在军事和经济上的。而是它跟各个地方结合的能力,还有它在地缘战略上的主导能力。这些情况都不是这些数字能表现的。”
记者:“孟先生,既然你这么讲,我要再问一下巩先生,当然胡鞍钢的观点主要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如何追赶美国。听孟先生的分析,您认为胡鞍钢的这篇文章有没有可能使有些人对中国的崛起飘飘然?”
巩胜利:“我这样来解释一下。因为中国近30年的速度的确令世界为之震惊。
我举个例子来说吧,假如我们都在参加一个运动会赛跑的100米,我们三个人,一个主持人,一个孟先生,还有一个我,我们三个人是分别站在三个起跑线上,一个人他跑完百米的速度大概是九秒九;第二名的速度大概是15秒左右;第三名的速度大概是18秒左右。假如最后一个人的速度跑到了12秒或者11秒左右,这个速度是不是很令人震惊呢?
中国的经济速度正是因为它以前在很遥远很遥远的落后局面,现在跑到世界比较靠前的这么一个数据。”
记者:“我问最后一个问题。当国内的读者读到中国如何追赶超越美国,是应该抱着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阅读呢?是读后感到沾沾自喜,非常骄傲,还是应该戒骄戒躁?孟先生,”
孟玄:“我觉得中国现在已经过分骄傲了。去年这一年中国在外交上是四处出击、四处碰壁,就表示中国认为自己已经很了不起了,尤其是在2008年西方大栽跟头以后,好像中国已经找到了一个所谓的中国模式。
这个中国模式实际上讲起来还远远没有成型。而且这里面有很多很多的问题。你比如国内稳定的问题非常非常的麻烦。”
记者:“巩先生,你认为国内的读者在读胡鞍钢的这篇文章的时候应该抱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
巩先生:“对中国官方读的话可能会大快人心。但是对中国的公民来讲很简单公民的收入要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要提高像今年物价这样涨幅的话,我想可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感到幸福。”
以上是本台记者闻剑与在广州的巩胜利和在美国的孟玄讨论中国能否超越美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