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2009年的中美关系

2009年即将结束。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邀请在美国的两位华裔国际关系学者美国约克学院国际政治学教授周泽浩和美国托雷多大学荣誉退休教授冉伯恭回顾2009年的中美关系。

记者:您两位先生大致地总结一下美中关系在2009年取得的成果或者是没有取得的成果。周先生,您觉得美中关系2009年的状况如何?

周先生:我觉得2009年有一句话叫‘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有很多领域双方还是在合作。美国跟中国大家双方都有需要。美国在国际经济方面对中国有需求,它在北韩的问题、伊朗的问题、环境的问题、能源的问题方面对中国有相当的依赖性。现在大家都是国际上的重要伙伴。中国对美国的市场呀,国内的稳定呀,外债的保值呀这方面对美国也有所依赖。所以,双方在这个大的背景下确实是做了一些努力,就是说没有引起任何冲突,也做了一些合作。所以,我看总的来说2009年没有什么重大的突破,但是的话呢大家在很多领域方面还是有了相当的合作。一句话就是说2009年的话呢双方还是保持以前的一种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这样的一个长久关系,基本上格局没有变。

记者:冉伯恭先生,您的看法呢?

冉伯恭:我觉得2009年中国、美国双方都了解彼此有合作的需要。因为象奥巴马在去中国访问,很清楚地证明世界重要的问题没有中美合作很难解决。这种认知是很正确的,双方都有这个意愿,也是很好的。但是真正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因为就是双方都不可以真正地放弃对对方核心利益的批评,甚至于带给某些伤害对方核心利益。比如说中国的台湾问题,美国说是赞成大陆和台湾改善关系,但是你看美国还是继续卖给台湾武器。现在正在丹麦开会,在会议当中双方合作伙伴的关系很难真正能够实现。中国美国特别忌讳正面的冲突,很清楚地表现出来。双方有共同合作意愿,知道应该共同合作是一回事情,真正施行起来是另外一回事情,相当困难。

记者:贸易方面双方似乎有了一些纠纷。您两位先生能谈谈这方面的问题吗?

周先生:经济方面的话我看现在美国对中国的国债依赖还是比较明显。在这个情况下美国对中国说话一般是没有什么太大的份量。那么,他们对中国在国际经济康复跟中国的合作的话呢需求也越来越大。从总体来说,2009年美国是经历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低谷。在中国方面的话呢确实有不少的优势。所以呢我觉得2009年的话呢对中国来说呢经济上面是好的,保八它也保住了。我觉得就是往前看的话呢局面可能会改变,美国的经济的话2010年走出谷底,2011年可能往上走。中国的话呢现在有很多说法,就是说中国经济可能会因为房地产泡沫呀、中国的外债,根据最近福布斯杂志最近的一篇文章专门写了他们一个最主要的文章:中国经济的崩溃。它做了一些预测。这里面把中国的国债和美国的国债也比了一下,把中国的房市的一些泡沫,以及中国政府的操作,国营企业的干涉,这个里面很多不透明的行为福布斯这篇文章做了一个很详细透彻的分析,对中国今后一两年的前景的话他们是非常怀疑,就是叫大家注意了,就是说往下走的话呢可能局面会往相反的方向走。可能美国的经济就会往上走得越走越明亮,中国的话呢慢慢地能会进入一个比较困难的局面。

记者:您刚才谈到美国现在对中国在经济方面的依赖性很大,您是什么意思呢?

周先生:我的意思就是说它现在借了中国的外债有八千亿。他们现在财政的话联邦银行还在印钞票。就是说中国这方面对它有牵制力量,因为中国如果国债方面有所放松或者把资金多样化,转移到日元、欧元、黄金及其他方面的投资方式的话呢,这对美国的经济会有很严重的打击。

记者:为什么中国到目前为止不这么做呢?

周先生:因为它如果这么一做的话呢,这个是两败俱伤的情况。它如果把这个八千亿如果它有所动作,至少有波动的话,那它这个八千亿美元的价值就会进一步下降。如果这一下降的话,整个世界经济就会影响。世界经济影响的话呢中国国内的对市场出口依赖这么强的一个经济体制就会引起国内的经济动荡,国内经济动荡会引起国内的政治动荡、社会动荡,所以呢大家都是牵一发动全身,谁都不敢轻举妄动。所以,中国的话呢温家宝只能说希望美国对我们的钱能够负责任。美国的话呢你也不想中国把钱转移到别的地方去。非常小心翼翼,不能动,所以一动的话呢对中国来说呢社会的安定团结会有影响,对美国来说对经济康复会有很大的打击。

记者: 那么,美中关系中存在很多类似人权问题呀、台湾问题呀,还有两国的军事关系方面的问题。您两位教授能讨论一下这些方面的问题吗?

周先生:关于人权关系呢,我觉得总归一年呢我觉得是退步的,我记得去年秋天跟中国青年报的卢刚先生也谈过这个问题。卢刚先生在奥巴马上台之前跟他聊天。他说整个中国知识界对奥巴马非常看好,认为就是奥巴马能够象克林顿一样给中美关系带来重大变化。但是我觉得一年过来以后,觉得这个情况并不太乐观。奥巴马他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国内的一大堆头痛的问题方面。经济也好、失业也好、保险问题也好、医疗问题也好一大堆,国内、国外都有很多问题,所以呢中国人以前说弱国无外交,美国整个去年一年对中美关系的话呢有些地方是有所退步的。在人权方面有所退步。在达赖喇嘛的问题上面呀、在台湾的问题上面呀、在中国的一些访问方面我觉得许多地方都还不是尽令人满意的地方。

记者:您觉得美国方面不象以前那样的?

周先生:它现在就是不象克林顿那个时候,中国经济对美国的市场依赖很大。现在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依赖,还有奥巴马本身对交的理念都不一样。一系列综合的原因就造成一个情况美国对中国有很多敏感的问题,他们就是比较低调。包括在达赖喇嘛啊、台湾啊、中国的人权问题。你看刘晓波这个问题,他们以前的话美国总统来访问都要放一些人呐,或者做个姿态。刘晓波它也没动静。在整个一系列人权方面中国基本上是一反常态。就是反正是姿态越来越硬。我觉得从人权方面来看,社会开放方面来看的话呢还是有所退步。

冉伯恭:美国对台湾的基本政策没有变。奥巴马在口头上,在声明上更加平和,对中国是平等对待。国际上盛传抵过两国一般的概念。表面上是这样,行为上好像也是这样。实际上美国对台湾的政策没有变。什么政策呢?就说海峡两岸维持现状。美国很乐见海峡两岸改善关系,减少海峡两岸的紧张的情形。美国对台湾的这个政策基本没变,就是希望海峡两岸维持现状。

记者:有些人说奥巴马这次访问中国没有取得任何成果,两位先生谈谈原因是什么?

周先生:这个还是一些大背景了,就是中国的经济发展的迅猛对全球经济的复苏是有一个信心作用。那么,奥巴马来到中国的时候呢,国内美国舆论对奥巴马到中国访问基本上就是不看好。他们没有任何人预测说奥巴马会有什么突破。确实也没有什么突破。他这次好像是一个象征意义意义比较大一些。你比如说在人民币方面让它升值它也没有什么变化,北韩方面也没有突破,伊朗方面也没有突破,能源方面也没突破。如果你叫《北京周报》的记者的话他们可以讲一大堆的,作为双方合作的地方,但是从具体有实质性的内容,我们进一步来看的话呢,我看美国确实是没有得到任何的突破。所以也是乏善可陈,奥巴马回国他也没有说有什么成果。他的白宫发言人呐,国务院也没有说我们这次有什么重大突破。就是一般性的一次国事访问吧。奥巴马在中国人权方面确实这个表述的话呢好像也没有克林顿甚至也没有小布什强烈。这跟他自己的理念也有关系,他的一些外交方面姿态也有关系。我觉得就说这次访问的话呢,只不过是巩固了一些以前固有的关系,大家如果有收获的话,那就只是说没有什么意外,那就是收获了。

冉伯恭:总的来看,在最近的将来,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基本上是既合作又冲突。这种情形不会有很大的改善。双方都了解,双方互相竞争的话会两败俱伤。在现代的军事情形之下,双方都有核子武器,而双方都不可能打仗。打仗不仅是双方互相毁灭,而且是影响全世界。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与美国约克学院国际政治学教授周泽浩和拖雷多大学荣誉退休教授冉伯恭讨论2009年的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