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最沒有恐懼的7個星期” - 吳仁華口述“六四”史(5月16日)

2019.05.15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19890516_hungerStrikePressConference.jpg 1989年5月16日,絕食指揮部在博物館前舉行記者招待會。(六四檔案圖)

1989年5月16日

  • 600絕食學生送醫急救 部分學生開始絕水
  • 數十萬人到天安門廣場聲援絕食學生
  • 40多名中央民族學院教師參與絕食
  • 首都工人自治聯合會成立
  • 趙紫陽會晤戈爾巴喬夫 透露鄧小平仍是中共掌舵人
  • 中央政治局常委召開緊急會議 對如何處理學運未達成共識

1989年5月16日,廣場上的絕食學生和支持者。(坐着持筆記本的是金培力。)
1989年5月16日,廣場上的絕食學生和支持者。(坐着持筆記本的是金培力。)
1989年5月16日,廣場上的絕食學生和支持者。(金培力拍攝)
1989年5月16日,廣場上的絕食學生和支持者。(金培力拍攝)
1989年5月16日,絕食中的柴玲不支暈倒。(六四檔案圖)
1989年5月16日,絕食中的柴玲不支暈倒。(六四檔案圖)
1989年5月16日,閻明覆來到廣場向絕食學生講話。(六四檔案圖)
1989年5月16日,閻明覆來到廣場向絕食學生講話。(六四檔案圖)
1989年5月16日,趙紫陽會見戈爾巴喬夫。(檔案資料圖)
1989年5月16日,趙紫陽會見戈爾巴喬夫。(檔案資料圖)

1989年5月16號是北京學生絕食請願的第四天。絕食學生人數還在增加,已經增加到3100多人,當天已經有600多人送醫急救。到當天上午11點左右,中央戲劇學院有12名學生已經絕食了三天。但因爲官方一直沒有回應他們對話跟關於動亂定性的要求,所以他們決定絕水。到了下午3點15分的時候,其中一名學生因爲休克送醫急救了。當天下午2點,政法大學有8名學生到中共中央國務院所在地新華門前絕食、絕水。到了絕食第4天,很多絕食請願的學生已經是非常悲憤,因爲官方還是沒有回應他們兩個基本訴求。

當天聲援的民衆就更多了。根據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統計,說當天有數十萬人到天安門廣場聲援絕食學生,天安門廣場人數最多的時候就有30多萬人。

當天下午5點,中央民族學院大約40名青年教師就打着“教師絕食隊”的橫幅,到天安門廣場宣佈跟絕食的學生一起絕食請願,與學生共進退。

當天劉強,白東平等人在天安門城樓西側的觀禮臺,宣佈成立首都工人自治聯合會,也就是後來的北京工人自治聯合會的前身。他們還在西觀禮臺架設了高音喇叭,通過高音喇叭反覆呼籲北京的工人要站出來聲援絕食請願的學生。他們還宣佈首都工人自治聯合會當時已經有登記在冊的人員401人,北京工人自治組織的出現,這是一個重要的意外事件。

當天上午,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晤戈爾巴喬夫,雙方宣佈中俄關系正常化。在會晤的過程中也有數以千計學生跟民衆聚集人民大會堂外呼喊“對話對話”的口號。

當天下午5點40分,趙紫陽在釣魚臺國賓館會晤戈爾巴喬夫,趙紫陽在這次會見當中講了一段話,後來引起了軒然大波。趙紫陽會晤中說,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鄧小平同志一直是國內外公認的我們黨的領袖,在前年召開的黨的第十三屆全國代表大會上,根據鄧小平本人的意願,他從中央委員會的政治局常委的崗位上退下來了。當時從黨的事業出發,我們黨內仍然需要鄧小平同志,需要他的智慧和經驗,這對我們黨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十三屆一中全會鄭重作出決定,在最重要的問題上仍然需要鄧小平同志掌舵。十三大以來我們在處理最重大的問題時,總是向鄧小平同志彙報,向他請教。鄧小平同志也總是全力支持我們的工作,支持我們集體做出的決策。我這是第一次公開透露我們黨的決定。

趙紫陽的這一段講話等於就是告訴外界鄧小平是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是新時代的那個慈禧太后,所以這段講話在民間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從這一天開始很多口號就直接針對鄧小平。這段講話可能也引起了鄧小平的震怒,他認爲趙紫陽是在出賣他。但是趙紫陽自己後來在個人的回憶錄《改革歷程》一書當中做了解釋,說他沒有惡意,因爲過去他在會見其他東歐一些共產黨的領導人的時候也會講這段話,告訴他們,鄧小平同志儘管退居幕後,但他還是中共黨的實際領導人。他說這不是一個特意要講的話,過去也是這麼跟東歐共產黨領導人講過。

當天晚上10點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開了緊急會議,主要是針對學生絕食第4天社會各界大聲援的社會局勢。對峙的局面比較緊張,這次會議在5個政治局常委發表了兩種很明顯對立的意見。趙紫陽還是堅持他原來的想法,就是在民主跟法制的軌道上來解決這些問題,還是希望通過對話,通過對“四二六社論”定性的改變平息學生運動。但是李鵬跟姚依林還是堅決反對。所以這個常委會對怎麼處理學生運動還是沒有達成一個共識。

(林坪採訪)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