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常態核酸"大躍進"爲何開始降溫?

2022.06.28
中國常態核酸"大躍進"爲何開始降溫? 2022年6月20日,一名居民在北京一個社區外的冠狀病毒檢測點採集咽拭子。
美聯社

中國政府6月28日宣佈大幅放寬入境旅客的防疫隔離限制,將入境旅客的隔離時間從之前的"14+7",調整爲"7+3"。這被視爲是對防疫政策的重大調整。其實在此之前,已有過半的中國省份調整政策,八成放寬或喊停常態核酸,多地叫停常態核酸檢測,開始出現核酸亭滯銷、採樣員供過於求。與此同時,核酸產業鏈的貪污腐敗、政府利用健康碼控制維權羣衆的事件也引發公憤。這場中國常態核酸檢測之亂暴露了什麼問題?"核酸熱"就要退潮了嗎?降溫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北京的一個核酸檢測點(美聯社)
北京的一個核酸檢測點(美聯社)

逾半省份調整防疫政策:  核酸亭滯銷、採樣員供過於求

今年五月初,在江蘇經營保安亭工廠的程老闆接到一通供應商的緊急電話,“那個單要的很急,馬上要,問我們產線能不能做核酸亭。沒有標準、沒有規格、什麼都沒有開……。”

程老闆透露,當時每臺核酸亭的出廠價經過供應商、到最後售價的差額至少有兩萬五千元人民幣左右。因爲核酸亭不屬於醫療儀器,加上規範不統一,市場上誰搶得到政府的單、誰有通路、誰就有錢賺。一時之間,做流動廁所的、做塑板隔間、做集裝箱的工廠都爭搶着這塊發“國難財”的大餅。

不過,不到一個月,熱度很快就降下來了。“現在大家都在降價銷貨,還能出貨對工廠來說一臺的利潤剩能上千已經是好的,但你亭子大,庫存、運輸成本這些,堆在廠裏也要成本啊。” 程老闆說,現在的利潤能達成本一倍以上就不錯了。

中國媒體《財聯社》五月中的調查報道顯示,在生產廠商報價混亂、規格價格規範混亂的情況下,中標的供應上最高利潤可達十倍以上。

2022年五月初,國務院宣佈要在中國各大城市建立人人步行15分鐘就能達到的核酸“採樣圈”,目標是能在24至72小時內檢測整個城市的人口。

這個戰略背後的想法很簡單:在“清零政策”的原則下,如果能透過迅速檢測與隔離,阻斷新冠感染源,就能避免像四月上海那般大規模封城、削弱經濟增長的情況發生。

於是,成千上萬的核酸亭在中國城市拔地而起,相伴而來的還有上千萬的核酸採樣員崗位、以及檢測相關經濟的大商機。根據中國國家衛健委,2022年五月中國核酸檢測能力已達每日5700萬管,兩年前這個數字僅爲每日126萬管。

但6月22日,安徽合肥成了中國第一個退出常態化核酸檢測的省會城市。當地政府宣佈暫停常態化免費核酸檢測,也沒有公佈後續安排。不僅是合肥,截至6月23日,安徽、江蘇省至少有九個城市都已宣佈取消或暫停核酸檢測。其他在中國江西、山東等一些城市則是開始延長免費核酸的檢測期,從三天一檢,拉長爲五天或七天一檢。

中國媒體界面新聞根據衛健委數據統計,自5月26日以來的一個月內,中國31個省份中,有16個省份都調整防疫政策。這些政策裏,放寬超過八成,轉嚴的超過一成。放寬政策包含取消或喊停核酸檢測、降低常態性核酸檢測頻率,各地中以安徽省放寬政策的數目最多。

政策的變化影響的不僅是採樣亭滯銷,一時炙手可熱的核酸採樣員也開始供過於求。中國媒體《第一財經》22日報道,核酸採樣員從五月初網傳的日薪1000元降至400多元,而且還有幾百人排着隊,等待上崗。

2022年6月9日,北京的一個冠狀病毒檢測點。(美聯社)
2022年6月9日,北京的一個冠狀病毒檢測點。(美聯社)

一筆萬億的隱形賬單  

 “上個月我家附近步行十五分鐘內最高峯的時候有七個核酸檢測點,這個月廢了三個。” 在上海的騎手小雨也觀察到“核酸熱”的變化。爲了保住自己的電子通行證有效以繼續工作,小雨從六月上海解封以後每24小時做一次核酸。但上海政府宣佈免費核酸僅到7月31日,她感到不解,“逼我們做核酸還得自己掏錢,這不合理吧?"

東吳證券的經濟學家曾以中國所有二線以上城市約五億人口實施常態化核酸檢測來估計,每年費用將達1.7萬億人民幣,相當於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5%,佔公共財政收入的8.7%。野村證券推估,若進一步把檢測範圍覆蓋到七成的中國人口,成本則將佔中國GDP的1.8%。

地方原本指望使用中國國家醫保局的資金覆蓋核酸費用,但五月底醫保局澄清,只有住院的個人才能使用醫保支付核酸檢測費,這等同於讓各地方爲龐大的核酸檢測買單。

“制定這個政策的人不管後果,管後果的人不制定政策,這就是中國的問題。下面的人就是有錢不掙白不掙,使勁搞就對了。" 前中國媒體人王劍評論道。

在地方政府要爲常態核酸買單之前,許多省份早已在債務中掙扎。

《彭博社》根據中國財政部今年前五個月的資料整理發現,中國赤字規模達到創紀錄的三萬億人民幣,這歸因於常態核酸檢測的費用、土地銷售收入的下滑,以及應對經濟放緩的退稅政策。

總理李克強在五月底號召十萬省、市、縣官員召開的“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也透露出中央束手無策,地方需自行想辦法救經濟的信號。他還表示,已有多個省份要求批准緊急發債,以渡過難關。

國盛證券研究所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僅經濟強的省份福建、上海,及資源型省份陝西、內蒙古4省市財政收支有盈餘,其它省份都是赤字。分析師預估,龐大的常態核酸開銷只會使得已經捉襟見肘的地方財政更加惡化。

一些經濟學家也提出警告,常態性核酸還有一筆看不見的成本。脈策數據首席經濟學家陳沁對比了開展常態化核酸的城市消費數據後發現,常態核酸改變了人們的出行習慣和消費行爲,以五月底的娛樂餐飲活動指數來看,實施常態核酸的城市比去年同期低了28.7%,未實施的城市這個數字則爲20.6%。

“原本可以正常出門消費的人羣,其中的一部分在常態化核酸之下,可能會放棄或者減少消費打算,變得更‘宅’,從而改變城市的消費結構。”陳沁寫道,簡單來說,即使沒有規模性的疫情,人們對消費也卻步了。

除此之外,核酸產業的貪污腐敗問題也浮上臺面,日前北京幾家醫療檢驗機構被國家衛健部門吊銷執照。河南則傳出核酸檢測結果被利用成爲維穩的工具,一羣維權儲戶被賦紅碼的事件引起公憤。

 “對每個人的直接心理衝擊就是時刻處在惶恐不安中;對每個企業來講,把整個社會的機能完全弄亂,社會秩序無法建立。何談經濟?” 前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蔡霞也觀察到,政府的清零政策及常態性核酸的控制,讓中國社會不安的情緒蔓延。

 

今年四月,中國出口大幅下滑,多家研究機構已提出警告,清零政策下中國要實現5.5%的經濟增長目標非常困難。許多外企組織也發表報告稱,這讓中國不再具有投資的吸引力。

“我們沒有看到很多公司要整個離開(中國),但從我讀到的結果,以及與這裏的許多商業領袖的對話,我認爲在看到這一切(清零政策)能結束前,他們對未來的投資感到遲疑。” 新任美國駐華大使尼可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六月中旬在一場智庫活動中說。“我認爲我們將不得不忍受這個很長一段時間。我自己的假設是,清零政策可能在2023年初結束。”

新任美國駐華大使尼可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六月中旬在一場智庫活動中說。“我認爲我們將不得不忍受這個很長一段時間。我自己的假設是,清零政策可能在2023年初結束。”(視頻截圖)
新任美國駐華大使尼可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六月中旬在一場智庫活動中說。“我認爲我們將不得不忍受這個很長一段時間。我自己的假設是,清零政策可能在2023年初結束。”(視頻截圖)

常態核酸真的有效嗎?

6月18日,中國中央疾控中心的英文刊物《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週報》(CHINA CDC WEEKLY)上出現一篇由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張文宏及副院長馬昕等19位學者共同發表、針對上海三月底至五月初疫情數據的研究。

報告以上海3.3萬多名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者爲樣本,發現僅22人發展爲重症,總體重症率爲0.065%,且22人都是屬於高危組,即年齡大於60歲或有免疫功能缺陷等慢性疾病。

“這份研究報告主要強調非風險組,沒有基礎病、年齡也小於六十歲以下的人羣,他們即使感染奧密克戎,發展成重症的可能性幾乎是零, 這樣數據非常明確地指出來,過去幾個月上海人所承受的封城、或全員核酸這一切都是沒有必要的做法。”美國前陸軍研究院病毒研究員林曉旭博士告訴本臺,與先前復旦大學曾推估不實施嚴格封控會導致上百萬人死亡的虛擬模型不同,這是中國目前針對奧密克戎最完整的一份真實數據報告。

“ 這份報告讓大家看清楚了現實醫療數據,比較根本性的否定了過去極端清零,以及全員核酸這種本身是荒謬、根本不可行的做法。”林曉旭說。

本臺在22日查閱中國疾控中心網站發現,這篇文章已被撤下。

“投入那麼大的資源去核酸,這一點都不符合成本效益。”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免疫學和傳染病學系榮休教授李敦厚解釋,從目前科學界對新冠病毒的認識,清零及常態性核酸檢測不是一個成本效益高的抗疫工具。他告訴本臺,從公衛規劃的角度來看,新冠疫情控制的指標是確保醫療系統能夠支撐。以新冠病毒的發展及變種趨勢,當下最重要的兩件事一是疫苗的涵蓋率及保護率,第二則是口服藥的研發。

這類觀點在科學界已成共識,也是世界各國在防疫上的趨勢。

北京的一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點(美聯社)
北京的一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點(美聯社)

奧密克戎BA.2新變種具有傳染性特強、潛伏期短、無症狀感染者比例高的特點。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公共衛生學院流病學系主任張作風也撰文寫到,核酸或抗原檢測本身是一種檢測手段,用來尋找傳播鏈與暴露者,及時採取措施控制疫情,但其對新冠病毒毫無殺傷力。

張作風呼籲中國應該用快速抗原檢測取代核酸,只針對重點疫情地區和重點人員實行72小時的核酸。

 “如果用強制隔離、強制核酸的話,第一個會有一種污名化的效果,當人們確診,會不想、不敢讓別人知道,反而對整體防疫沒有好處。 應該是培養一個社會,是你能自己做檢測,(確診)也能自己戴好口罩,五天、六天不接觸人羣。”李敦厚以艾滋病毒做比喻,他說新冠病毒有很大的幾率會與人類共存很長一段間,從加強公衛防疫的角度,政府必須鼓勵讓科學、讓事實說話,這也包含讓醫生、公民、記者有自由表達權。

林曉旭則感到悲觀,他說:很明確的一點,中國現在的清零政策就不是以科學爲基礎,而是政治反應。

(記者:唐家婕    責編:申鏵    網編:洪偉)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