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存檔
2022-10-10
曾經,中國搭上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成長列車,憑藉人口優勢在改革開放時期超高速發展,大國崛起、站穩世界舞臺,欣欣向榮。不過近年來經濟學家們卻一致認爲,中國經濟全面進入衰退,背後是什麼原因?在中共二十大召開前,本臺推出【習近平這十年】系列專題節目。
2022-10-09
習近平執政的這十年間,對香港和臺灣的關注佔據重要位置。在他的任期內,香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人形容香港已經變成了“臭港”,往日國際金融中心的榮景已經不復存在。與此同時,香港的遭遇給臺灣人敲響了警鐘,臺灣人對中國的認同漸行漸遠。習近平是如何做到這些的呢?中共二十大前夕本臺製作的【習近平這十年】系列專題節目的第七集。
2022-10-08
習近平上臺後,對知識界採取比以往更加嚴厲的打壓和鉗制,造成知識界普遍的犬儒態度。同時,也有不少知識分子轉而擁抱國家主義、民族主義,爲威權政府大唱讚歌。但即使在這種萬馬齊喑的局面下,仍有知識分子個體在爲尊嚴和承認而堅持抗爭。以下是本臺【習近平這十年】系列專題報道的第六集,
2022-10-07
習近平掌權十年來,戰狼式外交政策使中國的國際形象掉到歷史低點,一度被視爲大國外交核心的“一帶一路倡議”似乎正被各國所詬病。而當中國的國際地位四面楚歌時,習近平在國內鼓動的民粹主義也無疑正面臨進退兩難的境地。在中共二十大召開前,本臺推出【習近平這十年】系列專題節目。
2022-10-06
自2012年11月就任中共總書記以來,習近平在執政的十年間,不斷提出大項目、大戰略,從“一帶一路”到“亞投行”,從 “十萬億芯片工程”到“千年大計雄安新區”等等。不過,這些項目不是後繼乏力,就是腐敗叢生,成爲一個個爛尾工程。這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在中共二十大召開前夕,本臺推出《習近平這十年》系列專題報道。
2022-10-05
習近平執政十年,中國政府愈加頻繁地使用民族主義話語爲其外交政策和民族政策辯護,在輿論間引起普遍擔憂。中國民族主義是如何走到了今天?是否有其合理性,又帶來了怎樣的危害?在中共二十大召開前夕,本臺推出《習近平這十年》系列專題報道。
2022-10-04
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中國第一本《公民社會發展藍皮書》曾宣告“中國已經邁進公民社會門檻”。十多年後的今天,很多感受過些許自由氣息的活動人士,用“一片肅殺”來形容當前中國公民社會的氛圍。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掌權這十年間,究竟對中國的公民社會做了些什麼?在中共二十大召開前夕,本臺推出【習近平這十年】系列專題報道。
2022-10-03
在今年夏天爆紅的一個視頻中,村裏的老人“二舅”總有辦法在異常困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被小粉紅們當作正能量的雞湯。不過,像“二舅”這樣的老人能夠活下來實屬幸運。數據顯示,中國老年人的自殺率在世界上排第二位,而中國農村老人的自殺率是城市的兩倍。這些農村老人爲什麼選擇自殺?在中共二十大召開前,我們來看看政府號稱已經全面脫貧的中國農村的現狀。【習近平這十年】系列特別節目第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