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中國銳實力(十一)歐洲政界
中國在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大張旗鼓的影響滲透活動,已經引發高度警惕和強烈反彈。相比之下,中國在歐洲“潤物細無聲”,貿易、投資先行,成功影響歐洲多國在人權等問題上的立場,卻至今還沒有引發太多的輿論關注。接下來請聽《揭祕中國銳實力》特別報道的第十一集,本臺記者林坪邀請專家學者,討論分析中國對歐洲政界的影響和滲透。
中國官媒近日密集報道國家總理李克強的歐洲之行。李克強10月16日在荷蘭海牙的中國-荷蘭經貿論壇上說,“面對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多的局面,中歐作爲全球兩大重要經濟體,應當加強戰略溝通和協調合作,攜手應對挑戰。”李克強隨後在布魯塞爾舉行的第十二屆亞歐首腦會議上再次闡述了相同的觀點。
實際上,中國並不是在對美貿易戰中頻頻喫癟後,纔開始重視歐洲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多個歐洲國家深陷債務泥潭,中國趁機加大在歐洲的貿易、投資,繼而影響歐洲國家在人權等問題上的立場,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希臘。
希臘阻撓歐盟發聲明批評中國人權紀錄
債臺高築的希臘政府,無奈出售國有資產,中國資本也大舉進入希臘。2008年,央企中國遠洋海運集團(中遠海運)獲得希臘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2、3號集裝箱碼頭35年特許經營權。2016年,中遠海運集團又購得比雷埃夫斯港務局過半股權,接管經營該港務局。目前,比雷埃夫斯港已成爲中國集裝箱船從亞洲向歐洲出口的重要轉運樞紐和物流中心。除了港口,中國還積極進入希臘的能源市場。2017年5月,中國和希臘簽署“三年行動計劃”,涵蓋鐵路、港口、機場網絡建設、電力能源網絡及發電廠投資等。同年6月,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收購了希臘國家電網公司24%的股權,參與希臘國家電網公司的規劃、財務、建設、技術等方面的經營管理。
作爲中國投資的重要接收國,希臘“知恩圖報”,在國際舞臺上支持中國。2017年6月,由於希臘的阻撓,歐盟未能按原計劃在日內瓦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發表聲明,批評中國的人權記錄。路透社相關報道引述希臘外交官說,雅典阻止了“對中國的非建設性批評”,並表示在聯合國之外,歐盟與中國單獨對話是更好的討論途徑。
匈牙利阻撓歐盟簽署聯名信批評中國虐待709律師
希臘並非反對批評中國人權紀錄的唯一歐盟成員。匈牙利於2012年加入了中國與16箇中東歐國家共同建立的“16+1合作”機制,也是第一個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協議的歐洲國家。去年,中國和匈牙利的雙邊貿易額已突破100億美元。
深知與中國經貿往來重要性的匈牙利,多次反對歐盟在人權問題上批評中國。2017年2月末,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等11 國駐華大使聯名致信中國公安部長郭聲琨,要求公安部對709案多名被捕律師,羈留期間遭受酷刑進行獨立調查。《華盛頓郵報》相關報道引述不具名外交官員消息說,由於匈牙利的阻撓,歐盟未能集體簽署這封批評中共當局虐待獄中律師的聯名信。
德國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研究員馬曉月(Mareike Ohlberg)認爲,中國在歐洲的活動,加劇了歐盟內部早已存在的分歧和問題。
“因爲歐盟在許多領域遵循共識原則,通常只需要讓一個國家反對、抗爭,歐盟就沒法發聯合聲明。因此,你已經可以看到一些後果。”
對於中國在歐洲影響滲透活動的目標,馬曉月分析說,
“我認爲中國的長期目標是通過贏得關鍵位置上的人,來改變公衆輿論,繼而獲得支持中國政策和立場的盟友。短期目標則是對中國的政策提供現場支持,或者阻止任何被認爲是不符合中國利益的事情。”
不過,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亞洲和中國項目副主任杜懋之( Mathieu Duchatel)認爲,在與自由民主制度的競爭中,中國並沒有主動向外輸出自己的政治制度和價值觀,而是比較被動的等在那裏,等國外受到吸引的政治力量跟它發展關係。
“希臘跟匈牙利很明顯是反對歐盟的。就是說,匈牙利跟希臘和歐盟有一個比較複雜的關係。希臘是關於他的國債,匈牙利是關於它的整個意識形態。它爲了讓歐盟意識到它的這個立場,所以現任政府只好跟中國發展關係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你可以說中國是一個選項吧。所以這個不是中國自己主動去發展的一個關係,而是別的國家別的政治力量主動的去(與中國)發展的一個關係。”
無論是主動出擊還是被動等待,中國顯然已經把捷克總統澤曼(Miloš Zeman)變成了自己的鐵桿盟友。
捷克總統讓中國人當顧問,與達賴喇嘛保持距離
2015年,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斥資10億美元,參股捷克J&T金融集團,收購捷克啤酒公司、航空公司、足球俱樂部等。華信能源的董事長葉簡明還被聘爲捷克總統澤曼的經濟顧問。葉簡明的發家史充滿神祕色彩,有海外媒體說他與中國軍方有聯繫。作爲總統顧問,葉簡明不僅可以影響捷克的對華政策,還能接觸捷克和歐盟的機密,引發一些歐洲人士擔憂。
積極擁抱中國投資的捷克總統澤曼,在涉華問題上高度保持“政治正確”。早在2013年1月,澤曼就在競選總統的辯論中誓言,如果他勝選,將不會與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會晤。2015年9月,澤曼參加了中國反法西斯戰爭七十週年閱兵式,是出席該活動的唯一歐盟國家首腦。
2016年10月,捷克副總理帕維爾•別洛布拉代克(Pavel BELOBRADEK)等數名官員,與到訪當地的達賴喇嘛舉行私人會晤。爲平息中國政府的不滿,捷克總統澤曼、總理索博特卡(Bohuslav Sobotka)迅速表態他們沒有會見達賴喇嘛的計劃,並和捷克國會兩院議長一起發聲明說,捷克部分政界人士與達賴喇嘛會面,並不反映捷克政府的“一箇中國”政策有所改變,捷克政府“尊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
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亞洲和中國項目主任、法國外交部政策規劃委員會顧問顧德明(François Godement)認爲,中國已經成功影響了歐洲很多國家在西藏、臺灣等問題上的立場。
“例如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毫無疑問,中國已經成功阻止歐洲政府會見達賴喇嘛或提出西藏問題。從政治角度來看,臺灣越來越孤立,從公共外交的角度來看,與臺灣交往和貿易,都會失去中國。更令人驚訝的是,中國成功地阻止了28個歐盟成員國就南中國海問題做出完全統一的反應。”
爲賣三文魚 挪威在人權問題上轉爲沉默
貿易、投資不僅是中國討好其它國家的胡蘿蔔,也是中國懲罰“反華”政治勢力的大棒。
2010年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把和平獎頒給當時仍在獄中的中國異議人士劉曉波。中國政府隨即展開報復行動,擱置與挪威的雙邊貿易談判,挪威的三文魚產業跟着遭殃,在中國市場份額大幅下降。2015年,中國政府給挪威三文魚進入中國市場設置更多障礙,禁止從挪威的諾爾蘭(Nordland )等三個郡進口整條三文魚,其餘仍可以向中國出口三文魚的挪威地區必須提供三文魚沒有患病的證明。
中國還用其他各種方式給挪威“添堵”。北京市政府2012年宣佈, 45個國家的公民自2013年元旦起可以在北京中轉期間72小時免籤遊覽北京。29個歐洲國家獲得了這一中轉免籤待遇,但挪威被排除在外。
挪威前首相邦德維克(Kjell Magne Bondevik)原定於2012年6月出席並主持在中國南京舉行的普世教會協會(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的會議,但遭到中國拒籤,未能成行。
兩國交惡6年後,挪威和中國終於在2016年底宣佈實現關係正常化。挪威顯然吸取了“教訓”,在中國人權問題上轉而保持沉默。2017年6月,劉曉波癌症末期就醫的消息傳到外界,挪威政府迴避媒體有關劉曉波問題的提問,也不參與國際社會“釋放劉曉波”的呼籲。劉曉波去世後,美、加等國立即發聲明表達哀悼,呼籲中國立即結束對劉曉波遺孀劉霞的軟禁。挪威政府僅發了一份“向劉曉波家人致意”的聲明。
顧德明認爲,在歐洲,中國已經成功地利用經濟槓桿,消除了很多批評中國的聲音。
“在中國認爲是核心利益或關鍵因素的領域,他們通過經濟影響確實取得了成功,以防止他們所謂的歐洲干涉。這實際上是在阻止批評,並阻止我們的價值觀的表達。”
德國的中國研究學者馬曉月認爲,通過貿易、投資,中國在歐洲政界的影響力正在上升。
“政治精英不太可能冒犯中國政府。這些國家獲得的大量投資來自中國。”
對於中國俘獲歐洲政治精英,讓歐盟通過有利於中國,但未必符合歐洲利益的聲明,馬曉月深感擔憂。
聽衆朋友們,您剛剛收聽的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林坪製作的《揭祕中國銳實力》特別報道的第十一集,談中國如何利用貿易、投資,影響歐洲各國的對華政策。下一集將討論中國在歐洲的戰略併購和“一帶一路”,歡迎收聽。
(記者:林坪 編輯:申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