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周嘉有話說:童言無忌,幼師尷尬

2023.04.28
專欄 | 周嘉有話說:童言無忌,幼師尷尬 廣東一幼兒園5歲幼童回覆老師“不想在中國住,想移民英國”,幼兒園被調查。
微博截圖
東西方思維方式的不同體現在方方面面,包括教育理念。就拿幼兒教育來說,中國家長和教師,偏重於孩子的技能培養,比如,從小就要求孩子們會簡單的算數和背誦唐詩宋詞。而在美國,據說幼兒園的第一課就是讓孩子們分辨男女廁所,孩子們在上廁所時,老師就會提醒他們別走錯了。
 
除了幼兒園,家庭也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場合。家長的言傳身教以及家庭平日的氛圍,也會對孩子的思維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這幾天,網上熱傳一條消息。廣東一所幼兒園的一名五歲男童在回答老師提問“你爲什麼來上學”的時候說:“上學是爲了移民英國”。這名男童還說:“他長大後不想在中國住了,想要去英國”。這樣的回答可以說讓老師意想不到。因爲,按照中國的教育邏輯,這樣的問題應該有標準答案,那就是“上學是爲了長大之後,更好的報效祖國”。很顯然,“上學是爲了移民英國”是一個政治不正確的回答,儘管童言無忌。
 
孩子的一句真心話卻給老師惹了麻煩。有報道說,該幼兒園老師被指“教育失職”,還遭到有關部門的調查。
 
五歲的孩子說,長大後想去英國,有什麼錯嗎?而憑什麼老師要因此受到指責?在這次的“周嘉有話說”欄目裏,我和周孝正教授就來聊聊中國幼兒教育的方方面面。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