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中国的语言文化真的是变化多端,高深莫测。比如,我就看到过一份考外国人中文水平的一个试题:“天气太热,能穿多少穿多少;天气寒冷,能穿多少穿多少。”您听出来了吧,同样是“能穿多少穿多少”,但是在不同的前提下,其含义是截然相反的。另外,汉语中还有很多成语,人们为了取笑或其它目的,将成语中的多音字替换一下,虽然发音一样,但内涵已经大不相同。人们这样做的目的,除了博得受众的眼球,更是内心的一种表达,这样做的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比如:“以疫代牢”。
本来,以逸待劳这个成语是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进犯时给予迎头痛击。但是,在“清零”政策的指导下,中国的防疫措施越来越荒腔走板,于是,网民们就用“以疫代牢”,来形容当下苦不堪言的生活,同时也痛批当局以疫情为借口,把老百姓困在家中,形同坐牢。
就在中国全民抗疫的至暗时刻,世界卫生组织几天前宣布,战胜新冠疫情的“终点线”已在眼前。说来也蛮有讽刺意味的,2020年初,当吹哨人李文亮医生发出疫情警讯时,中国当局极力打压,不承认有新冠流行。然而三年后,全世界大部分地区都开放,并且选择与病毒共存的时候,中国却不愿承认病毒已经在减弱,仍然坚持病毒清零,不惜拖累经济,涂炭百姓。目前,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防疫是假,严控是真,以防疫之名,行严控之实,其目的只有一个:确保中共二十大顺利召开;习近平成功连任。
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为什么中国目前的防疫措施与世界反其道而行?二十大后,中国当局就会放松管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