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報導者時間:在香港之外重建香港──BNO移民兩年,離散港人怎樣在英國繼續發聲?

文/洪雅芳
2023.02.14
專欄 | 報導者時間:在香港之外重建香港──BNO移民兩年,離散港人怎樣在英國繼續發聲? 2022年1月16日,過千名港人在倫敦鬧市遊行,聲援香港新聞自由。
曹嘉超 攝

就在英國政府對港人開放BNO護照簽證屆滿兩週年的前夕,傳出一起憾事。一名27歲港人女性,移英半年後在租屋處自殺。當地媒體報導,其家人透露死者生前對每月900英鎊(約新臺幣3.3萬元)的房租備感壓力,也擔心工作被解僱,死前還預約了4日後接受心理輔導。這起不幸消息震動居英港人社羣,第一時間各港人組織紛紛對內喊話“你並不孤單!”更積極關懷新到港人;同時緊急動員,加開線上心理講座,並加派人手主動出擊尋找需要關注的個案,避免憾事再發生。

這起悲劇背後,也讓外界看到,在港人透過BNO大規模移民英國兩年後,互助社羣的效率與規模,已有機地在英國生長起來。

根據英國主管機關“地方發展、房屋及社區部”(The Department for Levelling Up, Housing and Communities)最新數據,至2022年9月,已有144,576位港人申請BNO簽證審批過關。根據港人組織的調查,7成的BNO移民是基於“香港政治環境”或“自由/人身安全考慮”決定移民,符合“政治難民”廣義定義。這羣移民肩負着香港沉重的過去,讓他們與單純嚮往在異鄉展開新生活的移民截然不同。

“在自由的環境,你/妳可以爲香港做更多點事。”這是多數移英港人都不陌生的交付。英國杜倫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江瑞婷觀察到,港人正在英國“重建香港”(Recreating Hong Kong)。“離散港人目前的任務是,在香港之外重建香港。在家之外,再重建一個家。”江瑞婷對《報導者》說。

正研究港人離散現象的江瑞婷指出,在英港人重建香港的方式主要分爲三個面向:一是單純地以移民社羣自居,重視生活上的互助; 二是將香港視爲文化實體,重建港人身分認同;三是將其視爲政治實體,即追求香港建國。她認爲,或許近14.5萬居英港人的政治光譜各異,但已成爲一股不可忽視的社會和政治動員的力量;他們積極對內凝聚,對外則建立聯繫。

2020年6月30日港版《國安法》實施後,港人快速移民,第一年,移民羣體成立互助聯誼的社團,較活躍者則積極列席街頭抗爭。第二年後,港人的社團更多元與成熟發展,從線上到線下,自全國到地區,從文化到政治,甚至積極遊說英國社會與政府,與中國官方勢力互相抗衡。

 

在英港人舉辦“香港節”活動。(呂熙 攝)
在英港人舉辦“香港節”活動。(呂熙 攝)

 

 港人互助團體百花齊放:就業諮詢、情緒支持與融入社會

2021年3月自香港抵達英國的Alex說:“第二年,港人創建的CIC,如果囊括沒有登記的,約成長到20個,就是百花齊放。”Alex指的CIC,就是社區利益公司(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y),一種兼具商業營運的慈善組織,是英國社會企業中的常見型態。

在英國中部大城曼徹斯特(Manchester),Alex創辦了一家名爲Trafford Hongkongers 的CIC ,他同時也在目前規模最大的港人組織“港僑協會”擔任就業主任。

Alex說,對他而言,“每個人要養活自己,纔有時間討論意義更大的事。”所以他心中對香港民主運動最好的事,是讓港人就業。靠着之前在香港勞工處的經歷,Alex協助港人克服文化差異順利求職。例如港人習慣遞出厚厚的一本履歷,但英國資方一看到超過兩頁厚的履歷,就習慣置之不理;另外,初期港人要申請護士或教師工作時,按規定要出示良民證,但回頭與香港警方交涉申請良民證,讓不少港人卻步。於是他積極與英國政府溝通,讓企業主能讓BNO港人破例。

這樣的互助團體,在不同領域都有範例。

因爲多數港人匆促移民,年幼的孩童可能上午還在上學,晚上就被拖上飛機,一覺醒來,原來的生活全都改變。來到新環境,一羣有心理諮商背景的港人媽媽看到有些原本愛笑的孩子出現心理創傷,或是經歷反送中運動的青年們,傷口未能好好被處理,於是她們成立了“英國心泉”,陪伴移英的孩子走過這段適應之路。

港人創辦的CIC服務項目多元,從提供經濟及食物援助、特定服務家暴及單親家庭、老人關懷、精神與情緒支援到就業諮詢等等。港人組織之所以蓬勃發展,英國政府的“歡迎香港人”資金援助是一大助因。從2021年4月開始,英國政府提供300萬英鎊(約新臺幣1.1億元),資助40個志願、社區和社會企業執行協助港人計劃,並在2022年7月宣佈加碼延續這項計劃。

同時,2022年下半年,港人逐漸安頓後,不少人開始把眼光朝外看,很快地拾起話語權,從個體到羣體積極發聲,共同講述香港的獨特性。

以文化爲名的集會,熱度與規模在2023年前都來到高峯:香港音樂節、香港電影節、香港美食節、各式文化講座、港人耶誕聚會和元宵春節活動等紛紛展開,對內凝聚向心力,對外拉攏英國社會的理解與支持。

重建文化與身分認同:強化香港語、改稱中國新年爲農曆新年

“我們不可能忘記香港發生過的事,我們也不能背棄留下的人。”第一批申請BNO簽證的港人Amy(化名)表示。

Amy和先生在2020年底,先循“特許入境許可”(LOTR)機制帶3位8~14歲的孩子搬到英國。和多數港人一樣,Amy歷經艱辛的適應期,從前是香港高級公務員,現在只能在學校兼差監管學生用餐,當一位Dinner lady;移英後,她先生的薪水縮減一半,全家收入銳減。

 

2022年1月9日,居英港人Amy與先生身穿黑衣,一同參加在倫敦聲援香港新聞自由的活動。照片攝於活動之前。(照片提供/Amy)
2022年1月9日,居英港人Amy與先生身穿黑衣,一同參加在倫敦聲援香港新聞自由的活動。照片攝於活動之前。(照片提供/Amy)

 

適應新生活後,Amy開始有餘裕思考生活外的問題。過去一年來,她開始出席港人抗爭聚會,在英國街頭上呼籲捍衛香港的新聞自由;她也跟着上百位港人在紀錄片《黎智英爭取自由之路》(The Hong Konger: Jimmy Lai’s Extraordinary Struggle for Freedom)播映會上,與衆人一同低聲啜泣;做爲一位母親,她積極帶着孩子參與屬於港人的聚會。

根據英國港人媒體《追新聞》與教育組織“時代公民教育”(COOTL)在今年1月31日發表的調查顯示,港人最關注的教育議題爲“下一代如何傳承香港文化”。

COOTL由移英的香港前中學及大學老師組成,堅持保留香港的敘事權,製作香港下一代的學習資源,對抗中共的洗腦教育。COOTL近期剛發行電子版的英文故事書《致自由:一個香港家庭在英國的故事》(For Freedom: A Hong Konger family‘s stories in the UK),講述港人家庭在反送中運動後移英的過程。

創作者之一的倉鼠老師對《報導者》表示,6成持BNO簽證的在英港人是帶着孩子移民,有些年紀小的孩子,在懵懵懂懂的年紀離港,如果沒有伴隨適當的培育,將無法傳承香港的文化,若再受到中國大外宣影響,身分認同上也易迷失;所以希望讓孩子以輕鬆閱讀的方式,避免遺忘故鄉。

不只對內實踐和傳承,在英港人也積極對外向英國社會溝通。

2019年時,一般英國人只透過新聞畫面看到香港的高張力抗議和暴力,鮮少能理解真相。“我們必須讓英國社會了解我們是什麼人,香港人爲什麼來?”倉鼠老師說,有些英國青少年連香港在哪裏都不知道,初來乍到的香港孩子無從介紹自己,所以他們新出版的書提供了溝通的範本。

講述香港人故事的時候,部分港人組織也着墨於區隔香港與中國的不同。

如Alex在協助港人就業之外,也呼籲承認“香港語”,他認爲香港語是自成的一套語言系統,與廣東粵語有所區別。最近曼徹斯特博物館正開放供公衆以不同語言翻譯展品簡介,Alex號召港人提供“香港語”(Hongkongese)和繁體中文翻譯,不讓中國的簡體中文獨美。

Alex更在地方議會努力地讓英國官員理解“香港人不是中國人”。在與地方議會合作的會議上,他不斷提醒英國人關於“香港人的禁忌”,如稱香港人爲中國人,就會讓港人不相信政府。Alex說,“我不用辯論,我只要舉例類比,就像是強迫蘇格蘭人說自己是英格蘭人,說巴基斯坦人是印度人,英國人很快就會懂。”

港版《國安法》落地後,在香港倡議本土議題變得危險與敏感,部分離港的人,便將“我是香港人”五字喊得更震天價響。英國政界從中央到地方開始回應港人社羣的訴求,一年前,港人甚至討論不慶祝中國新年Chinese New Year的可能性,改慶祝冬至。今年在英國首相府舉辦的“Chinese New Year”中國新年酒會,首度正名爲“Lunar New Year”農曆新年酒會。換掉中國二字,不僅多數港人樂見,也擁抱了同樣慶祝農曆新年的韓裔、越南裔等移民族羣。

根據與會的港人人士觀察,今年立場親中的傳統華人僑領大多缺席了首相府的“Lunar New Year”農曆新年酒會,反倒近兩年移民的港人組織和人權團體佔了四分之一。在聚會中,英國首相蘇納克(Sunak)主動提及《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和其他民主運動人士入獄之事,並承諾他會盡其所能捍衛香港的人權與自由。

不過,目前港人所成立的CIC資金大多來自英國政府,法律規定CIC和地方政府資助的活動內容不能涉及政治,包括不能倡議政府政策改變、不能透過活動爲政治組織籌款、不能影響選民等等。但如何界定涉及政治,雙方還在拉扯中。

英國地方活動不談政治,港人在一次次嘗試中努力劃線

今年1月22日,位於倫敦南方的薩頓(Sutton)市,市政府舉辦了港人的農曆新年聚會,現場聚集數百位港人和當地居民共同觀賞傳統舞獅技藝、國樂和武術表演,還有香港美食攤位、藝術創作、兒童闖關遊戲等等。薩頓市長、市議會議長和國會議員代表親自出席,議長唐比(Ruth Dombey)在致辭中表示,港人爲了各種原因來到薩頓定居,英國竭誠地歡迎也樂見港人帶來更多元豐富的社區文化。

 

2023年1月22日,位於倫敦南部的薩頓市政府舉辦農曆春節慶祝活動,現場吸引數百位港人到場參與。(攝影/洪雅芳)
2023年1月22日,位於倫敦南部的薩頓市政府舉辦農曆春節慶祝活動,現場吸引數百位港人到場參與。(攝影/洪雅芳)

 

在一片和諧且熱鬧的活動現場,很難想像籌備過程中,雙方纔爲了要不要擺賣寫着“光復香港”與“榮光歸香港”字眼的黑色T恤(T-Shirt)產生歧見。市議會方的交涉人員認爲,上述標語涉及政治,不應擺放。

協辦的薩頓香港人(Sutton Hong Konger)創辦人Richard說,“政治不能講,那民主、人權和歷史可以講吧!”、“我們還是得發聲,我們很努力地在踩那條線。”

港人努力“踩線”,如在傳統過年的春聯展示牆中,也夾帶寫着“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紅色海報,展桌上大大方方擺放着幾份頭版刊登2019年反送中運動報導的《蘋果日報》。

界線的拉扯,無獨有偶。另外一場春節活動中,讓港英雙方產生爭執的是一款桌遊“太平島保衛戰─民主攻防戰”。

不具名的港人組織負責人說:「那個桌遊是中文版,英國人不識中文,應該是有人向合辦的英國慈善組織舉報了。」這款桌遊創作人是流亡英國的前香港衆志副主席鄭家朗,他透過遊戲講述民主與獨裁的戰爭,讓小朋友可以透過遊戲學習民主。合辦的英國慈善組織希望取消這款桌遊活動,最後雙方各退一步,讓桌遊僅陳列在攤位上,不做宣傳。

在這樣的拉扯中,港人感到言論自由的受限,而英方需要在多元種族文化的移民社會中保持中立。薩頓區的保守黨議員史考利(Paul Scully)對《報導者》解釋,不談政治是地方政府活動上的嚴格規定,市政府也得防範薩頓的中國社羣受到波及,港人有權發聲,但必須適應英國的民主機制。

在英國居住14年的Richard認爲,港人不能等別人定好線,而是有責任把線劃出來,回過頭告訴對方,“我們就是什麼樣的人,我們的線在哪裏?”他認爲,“這條線在英國是可以被討論的。”

 

 

2023年1月22日,薩頓市政府舉辦農曆春節慶祝活動,英方不希望擺置具有政治標語的展品,協辦的港人團體爭取踩線,最後於現場擺置報導香港民主運動的報紙與雜誌。(攝影/洪雅芳)
2023年1月22日,薩頓市政府舉辦農曆春節慶祝活動,英方不希望擺置具有政治標語的展品,協辦的港人團體爭取踩線,最後於現場擺置報導香港民主運動的報紙與雜誌。(攝影/洪雅芳)

 

長期打算:紮根社區、積極參政,避免被邊緣化

除了劃出合適的界線,港人也開始思考進入英國政府和決策組織內部的可能和必要。議員史考利就建議,港人不僅要透過選票參與民主,還要積極開拓其他可能性,如參與地方議會政治,加入政黨,或是加入學校和社區工作等等,都有助於港人的發聲。

史考利透露,在薩頓地區,已有幾位港人積極表示參政的興趣。

港人蔘選有人數上的優勢,而BNO簽證自抵達英國時就有投票權。以薩頓爲例,港人人數約2,000人,這人數在地區上就可以決定一位市議員是否當選。但在有20萬居民的薩頓區,要影響國會議員選舉,2,000票則顯得力有未逮;更別說,薩頓地區的中國社羣也有2、3,000人。

在港人農曆新年活動上,對港人表示理解且友好的史考利,在活動結束後就在Twitter發了祝福語“恭喜發財”,用的是簡體字。

在政治難民比例高的英國,如何在政治難民羣高舉的議題中脫穎而出,確保香港議題持久不衰是極大挑戰。港僑協會創辦人鄭文傑這麼看:“這好像是在比較討論聲量、比誰紅不紅,各方人馬都得求神拜佛了。”

鄭文傑從前爲英國駐香港領事館職員,在2019年8月他在前往深圳出差的路上被中國國安人員扣押,直至11月才被釋放回港--16天后才被釋放回港。隨後他流亡英國,創辦“英國港僑協會”,該組織是英國政府“歡迎香港人計劃”資助的五大全國性組織中,唯一由港人創辦。鄭文傑認爲,民主運動若限於前線,容易邊緣化與消逝,因此必須在英國社會內部落地生根,才能發揮作用。

 

 

流亡港人鄭文傑在英國創辦第一個服務移民港人爲主的組織“英國港僑協會”,港僑協會是目前英國規模最大的港人組織。圖爲鄭文傑在港僑協會的倫敦辦公室。(攝影/洪雅芳)
流亡港人鄭文傑在英國創辦第一個服務移民港人爲主的組織“英國港僑協會”,港僑協會是目前英國規模最大的港人組織。圖爲鄭文傑在港僑協會的倫敦辦公室。(攝影/洪雅芳)

 

阻止“中國駐英國大使館遷址案”的啓示

過去幾個月,鄭文傑與同爲流亡港人的鄺頌晴,意外聯手阻止中國駐英大使館的遷址案。

26歲的鄺頌晴,在2022年中被延攬進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負責香港事務。2022年10月,港人在中國駐曼徹斯特總領事館被毆事件之後,她立刻爲受害者組織記者會,請來各黨議員,在英國主流媒體前批判中國外交人員的暴力,呼籲英國政府強硬表態,將中國外交官驅逐出境。

2022年12月,北京主動召回6名涉事的外交官。雖然結果不如港人預期將其驅逐出境,但這起衝突餘波盪漾,間接促成中國大使館遷址案的夭折。

中國駐英大使館原本預計在塔哈姆雷茨區(Tower Hamlets)建造中國在全歐洲最大的“超級大使館”。2022年底,遷址案審覈進入最後階段,中國大使館當時在環評、安全與建築結構都已順利取得城市計劃官員的認可,甚至找來倫敦警察廳背書,有信心維護使館內外的安全事務,遷址案審覈過關看似箭在弦上。

而鄭文傑剛好是該區居民,最初他認爲難以撼動這項遷址案,只想着折衝方案,倡議使館附近街道改名爲“香港路”、“維吾爾族路”、“天安門路”等等。“我兩年前信心不夠,懷疑這麼大的規劃,真的會被否決嗎?”鄭文傑說。

隨着他對英國社區逐漸熟悉,開始接觸當地居民組織協會,意外發現當地有龐大的穆斯林社區,便即刻找了維吾爾族人合作。而後再加上藏人,甚至中國社區裏的反共人士,最後竟串連成一股得以與中國政府抗衡的反對聲浪。

天時地利人和,曼城事件在遷址案決議日前爆發。決議的當日,市議員侯賽因(Kamrul Hussain)現場問中方代表“從曼城事件看來,中國政府似乎不能控制自己的外交官,中方要如何確保居民的安全?”這個問題爲這場對決定了主調,也決定了勝負。

“曼城事件有絕對的影響,讓英國社會意識到中方的威脅,”鄭文傑說。最終,這項計劃於2022年底遭到倫敦塔哈姆雷茨區議會否決,半路夭折。中方提出上訴,6週後,大倫敦市政府再度維持駁回決議。

 

議題熱度下降、14萬居英港人面貌多元,重建香港之路怎麼走?

間接在遷址案上使力的鄺頌晴是香港本土派人士,她先前是“鍵盤戰線”發言人、港人熟知的“滑鼠娘娘”。她從抗爭前線轉到國際遊說的位置,深刻體會政策倡議相較社運,更能快速地看到結果。

 

流亡港人鄺頌晴2022年中開始任職於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從事國際遊說工作,爲香港發聲。圖爲鄺頌晴在IPAC的倫敦辦公室對面街頭。(攝影/洪雅芳)
流亡港人鄺頌晴2022年中開始任職於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從事國際遊說工作,爲香港發聲。圖爲鄺頌晴在IPAC的倫敦辦公室對面街頭。(攝影/洪雅芳)

 

不過,反送中運動已過去將近4年,大有塵埃落定之勢,鄺頌晴也擔憂香港議題熱度持續下降,政治籌碼降低。她建議,港人集會的時候,不要只是聚在一起,“而是要思考我們到底要什麼,要英國政府爲我們做什麼。”

另外,港人社羣內部對於積極發聲出現雜音,有人認爲居英港人不應予取予求,會影響香港人的形象。但鄺頌晴認爲,“居英港人就是英國國民,不要想着是寄人籬下,我們有權參與政治。”

在“重建香港”路上,14.5萬居英港人的想像和執行路徑各有不同,衆聲喧譁中,是否能逐漸成爲多音共鳴?

鄭文傑表示,一錘定音的時機尚未成熟,也容易帶來許多爭議,當下居英港人正在從實踐中尋找共識,而產生共識有其節奏,終會慢慢浮現。

身爲學者的江瑞婷則提出,港人該思考何謂真正的民主。她認爲,民主並非香港人的單一敘述,也非只與支持民主運動的多數港人有關;在創建身分認同時,亦必須思考如何在內部擁抱更多元和包容的香港身分,如納入那些與中國關係親近的少數人。

居英港人的重建香港工作,現階段多着重於文化層面,若要再往政治光譜的極端走,有現實上的困難。鄺頌晴坦承,英國議員普遍以一國兩制的框架理解香港,雖有私下表示理解港獨主張者,也無意願公開支持“分離主義”。她在目前的位置上不會、也不可以公開表達立場。

但現實沒有阻止居英港人在各自光譜上匍匐前進。在歷史未迎來拐點之前,港人持續在各自崗位發揮影響力。

農曆年前,傳來香港兩位建制派議員──李梓敬及簡慧敏──受邀3月到英國參加議會交流的消息。鄺頌晴在年前受訪時微笑着說,“我們要想想怎麼好好迎接他們。”

農曆年後,英國議會以香港的政治參與權利受嚴重侵蝕爲由,宣佈撤回對兩位建制派議員到英國交流的邀請。

而Amy持續從微小處着手,在日常生活中做抵抗,一有機會就和鄰居們大談香港2019年的民主運動。她隨身攜帶的小包包上,掛着一塊顯眼的牌子,上面寫着“我係香港人/I‘m From Hong Kong, not China.”這塊牌子跟着她遊走在英國街頭,對着無數在街頭相遇的陌生人發聲“我是香港人”。

 

居英港人Amy移民後,在揹包上長掛這個牌子,在英國街頭無聲地宣示自己的身分認同。(照片提供/Amy)
居英港人Amy移民後,在揹包上長掛這個牌子,在英國街頭無聲地宣示自己的身分認同。(照片提供/Amy)

 

本報導爲《報導者》與自由亞洲電臺(RFA)中文部共同製作。爲尊重受訪者意願,文中Amy爲化名。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