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报导者时间:消费就是价值选择──反送中运动如何改变香港人日常经济?-蓝黄经济学
2019.11.19
记者:陈怡静
摄影:刘贰龙、陈朗熹
前言:
反送中五个多月来,香港这座城市被发射了超过9000枚催泪弹,各处烽烟四起,人们从最初要求撤回修例到现在诉求调查警察滥暴,不对等的力量在香港18区里蔓延。
弹头落在街市、天桥、校园里,运动延伸到了每个香港人的街巷日常。当地铁不驶、路障横前、烟雾迷漫、蓝水四溢、港警滥暴,猪笼城寨里的人们怎么共同应对起居和交通的不便?他们又如何透过改变消费方式,实践自己的信念?反对运动者的建制派蓝丝,和支持运动者的黄丝,怎么持续每一天过生活?什么是香港人如今的日常风景?
内文:
10月初的一个晚上,香港朋友跟我们约晚餐。赴约前半小时,她急急来讯:「我们换去旺角XX店好吗?原本深水埗那家很蓝。」(注:蓝丝是指支持建制派或反对反送中运动者,黄丝指的是支持反送中运动者)来到朋友指定的小店,不起眼的门口挂着「香港加油」的黄色丝带,里头高朋满座,天花板挂著成串纸鹤,喇叭里的音乐是反送中抗争歌曲,一遍遍轮播着。人太多了,菜上得很慢,但没有人介意,终于上桌的玉子烧,上面烙印着「香港加油」。
这样的情景,已是许多香港人的日常。
香港反送中运动爆发超过5个月,当勇武派往前冲时,和理非除了上街游行、商场唱歌、艺术创作,还能做些什么?许多人选择改变消费行为抵制极权暴力,他们到立场一致的黄色餐厅用餐、购买黄色品牌、改搭巴士拒搭港铁……,试图推动「黄色经济圈」。但这一切并不容易,食衣住行是生活基本需求,搭巴士可能耗去二倍时间,为找黄店消费可能得饿肚子超过半小时。
***「感觉港铁连空气都不安全」,831后她决心弃用八达通
25岁的自由工作者阿芳(化名)便是如此,今年3月到7月,她在台湾生活。回到香港时已是7月了,反送中运动开始升温,她开始挑选黄店光顾,如果不小心去到支持政府或中资企业的商店,就会特别不自在。每次消费前,她得想上很久很久,逐一检视确认想去的商店背景,才会决定去哪里买东西或吃东西。
阿芳也不搭港铁,甚至不再使用便利的八达通卡。八达通是香港人熟悉的付费工具,可以搭车、可以买东西、可以到餐厅吃饭,每次交易,港铁都可收取手续费。也因此,港铁有个交通津贴,市民每个月只要消费满一定额度,便可拿着八达通到地铁站「拍卡(感应卡片)」,港铁会把折扣津贴退回户头给市民。
阿芳接案工作,收入并不稳定。过去她为了节省开支,八达通卡便是个好选择。但如今,她断然舍弃这个习惯,内心也曾挣扎过,「是有一点矛盾的。搭巴士比港铁的时间还长,巴士需要转乘,车资可能花得比较多、通勤时间也会花得比较长。我没有稳定的工作,会想要省钱。」但抗争的念头大于省钱的念头,她已长达3个月多不曾搭过港铁。
为什么这么坚持? 「太多惨不人道的事情发生在港铁里,很讨厌这个机构,一点也不想花钱在它身上。还有就是8月31日太子站发生的事情,让我觉得很害怕,警察也曾经在地铁发催泪弹。我有一种感觉是,港铁里连空气都是不安全的。」有几次赶时间,她差点就动摇了,但想到「有一就有二」,她还是硬着头皮跳上计程车。几个月过去,阿芳有个额外的收获:「我现在赴约,肯定都很准时了。」
***抗争行为生活化,网路工具号召动能
因着港人消费行为改变,网路平台也应运而生。有网友设计「WhatsGap」App,打开手机软体定位,便可找到邻近的「网民推介餐厅」,地标以黄色logo标示。Google Map上亦有人制作「黄蓝饮食商店」地图,让市民按图索骥。Facebook上的「香港人饮食购物天地」社团目前有11万2千多名成员,讨论区里天天都有网友上传商店回报,透过#hashtag标注地区与蓝黄,让志同道合的伙伴得以快速找到理念一致的商店。
更激烈的手法也有,中资企业被认为是「蓝店」,好比中国银行,每每激烈示威过后,玻璃便被打碎、提款机遭火烧。美心集团也因董事发表反对运动立场的言论,遭港人强力抵制,美心集团旗下71间商店受到影响,15日起包括美心西饼等超过数十家店暂停营业,而美心旗下代理的元气寿司、Starbucks、吉野家等商店都属于网民认定的蓝店,不只玻璃全毁,市民还集体写信到海外总公司要求撤换香港代理商。甚至有市民大量预约中资餐厅,但人迟迟不现身,用行动瘫痪餐厅。
专长中港台研究的中研院社会所研究员林宗弘分析,在历史上,消费抗争并不是罕见。早期基督教在罗马压制底下,教会便是抗争的基地,自己生产自己消费。1970年代左右,欧洲也有类似的城市消费抗争。全球化的现代,消费抗争也常见,「好比对付全球化商品的产业练,破坏环境的商品、血汗劳工的企业等等,我们称之为社会责任,试图对特定品牌或产业产生影响。」
***用港币下架支持,吃饭、购物成为一种态度
但香港的消费抗争相对「政治化」,因为中国控制大资本家,一旦资方释出同情抗争者的立场,好比国泰航空、汇丰银行,管理阶层就可能遭到撤换,甚至涉及劳资关系冲突。 「对于香港人来说,当然要有对抗的手段,同样以商围政,用网路工具发明新的消费模式。」林宗弘认为,港人正在改变传统的消费抗争,想尽办法重新创造新的模式,「这样彻底对抗的改变满令人吃惊」。
这样的消费行为正悄悄改变香港的城市景观。如今走在香港街头,不难看见商店因抗争而无预警打烊,Starbucks、元气寿司、吉野家等餐厅的落地玻璃也索性不修了,外观皆以白色夹板包覆,远看像是正在装修而暂时停业,近看才知道夹板中开出通道,通道「门口」张贴着A3纸写着:「本店营业中,欢迎光临。」
再回头看看黄色餐厅,有些门口贴着「米猪连」图样(注:谐音取自美食评鑑指南Michelin的香港译名「米芝莲」( 台湾译为「米其林」),为黄色餐厅指南。),代表连登的粉红色连猪取代米其林宝宝,成为一个推荐标志。这是生活抗争后的产物,网友自发组织各式网路黄店平台,以「米猪连」贴纸作为识别,没有智慧型手机的消费者,也能快速辨别哪些是黄店。全面改变生活很困难?没关系,每个星期四都是「黄店感谢日」,市民可固定这天以港币「惩罚」黄店。
过去,香港人重视经济发展,几乎不曾有过大型消费抗争。2014年雨伞运动时曾有撑小店行动,但多是针对占领区内受到影响的店家。台大社会系教授何明修认为,此波购物革命有了新的进化,市民是有意识地打持久战,从生活中尽可能改变,用港币让蓝店消失。这样的改变也牵动香港区议员选举,店门口少见建制派候选人海报,民主派候选人则相对容易被张贴,像是平安符。
***当生活空间成战场,抵制遍地开花
对于港人抗争深入生活,何明修观察,可能来自于恐惧经验的蔓延。 「香港人的空间习惯跟我们不同,这次冲突地点从商场到地铁,警察在天桥上发射催泪弹,这些都是港人日常生活延伸的空间,当公共空间变成战争空间,一定会产生恐惧。日常你觉得安全的地方,变得非常不安全,绝对会冲击到市民生活。」何明修认为,生存恐惧与创伤经验,会加深抵制蓝店的行动力。
从11月11日起的每一个中午,中环街头都在「和你lunch」。西装笔挺的上班族、身着套装的OL利用短暂的午餐时间,手持一把深色长伞,从办公室下楼到街头,与年轻人筑起路障,一起占据中环闹街。他们多会戴起口罩,高举give me five手势,象征「五大诉求,缺一不可」。这样的情景, 11月14日起开始扩大出现,太古、观塘也出现这样的午餐抗争。
反送中运动从最初的撤回修例开始,抗争方向已转变为针对警察暴力。11月初,年轻学生周梓乐重伤过世后,婚礼业界也联署发出声明,指香港各处充斥催泪烟气味,不论大街小巷、商场食肆、屋村屋苑,甚或至婚礼场所都无一幸免, 「我们如何努力地保持专业,也是很有限的,在警方滥捕及滥暴香港市民的同时,我们已经不能容许自己在婚礼上再给他们送上微笑祝福。」
婚界共同声明更宣誓,「在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之前,所有警务人员的任何喜庆节目,一律不再接受预约。以上是我们一班婚礼从业员的心声,希望能为香港我们这个家,尽一点绵力;以及将一直以来的核心价值包括公平、努力、包容、相爱,好好保护下来。而且我们更希望,香港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身份的左邻右里,也可以一齐加入、一齐罢接警婚。香港人,坚持!香港人,反抗!」
***学者观察:抵制比相挺容易,蓝丝经济行动力相对低
过去,每年农历年期间,香港都设有年宵市场,总是热热闹闹、万头攒动,现场除了有许多与新年生肖有关的商品,亦经常可见大批学生筹办摊位,贩售自行设计的商品,让年轻学生得以试试做生意的滋味。但香港食物环境署7日却以维护市民安全为由宣布,明年年宵市场将禁止「干货摊位」,仅开放贩售年节用花的「湿货摊位」与提供餐食的「快餐摊位」。
此一措施再引发民众不满,有立法会议员批评港府带头取消节庆活动,此举是破坏经济,且充满政治考量,「是怕了香港人」。连登上则迅速出现「和你宵」行动讨论,网友计画自办民间版年宵,呼吁民众抵制港府版年宵,「自己的年宵自己搞」,借此建构黄色经济圈,推动大众了解黄餐厅与黄零售店,不再只限于网上地图,也避免年宵充斥大量淘宝货品等状况。
相对于黄色经济圈,另一派发起蓝色经济圈,但撑蓝店效应不如撑黄店来得有效果。反送中行动开始后,持续进行个案访谈的岭南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袁玮熙观察,很多市民投入消费革命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帮衬黄店,二是抵制蓝店。从受访者经验观察,「抵制蓝店比帮衬黄店的多,简单来说,不做某件事,比去做某件事,往往来得容易些。
他也认为,蓝丝和黄丝有基本上的不同,「蓝的支持者,相对不会那么强调人的主体性,集体行动力也比较低。但黄丝坚信人的主体性,所以才会这么紧密,产生很强大的群众力量,可能造就很大的经济效益。」但对于是否能成真的产生「经济圈」,袁玮熙则认为,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因黄店多是小店,如何突破产业结构,会是一个问题。
***港人长期抗战:消费,是理念的实践
但香港人的生活确实不一样了。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系兼任讲师梁启智观察,在反送中运动里,每个人好似都想做点什么,去持续这个运动继续下去,「或者说,每个人都努力做好自己会的以及能做的事。」举个例吧?生活有什么不一样?梁启智笑开了:「我太太一个多月没搭港铁了啊!起初适应得很辛苦,现在习惯了,出门前看app,就知道巴士还要多久来。」
对港人来说,这场消费经济战,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与理念价值的选择。
29岁的舞台剧演员小欣(化名)告诉我,过去她很关心环保议题、很在乎支持小店,但以前,不论她怎么劝说朋友都没有用。 「但现在不一样,大家敏感度都提高了,开始愿意改变模式,在生活里面做选择。有种感觉是,那么方便的香港城市、那么懒的香港人们,好像正在觉醒呢。」但她随即又笑,「但大家还是懒呢,光顾黄店,都挤去同样的几间。」
小欣在香港出生长大,二十多年来多靠着港铁移动。但现在,她的世界不一样了,她跟朋友开始研究巴士与小van路线,发现过去约在地铁站附近,邻近的店家消费都高,搭地铁时也看不见风景,「巴士和小van会走地铁不走的地方,我常常都很惊喜,原来这里是这样的风景啊!」原本是「不想搭」地铁,随着警暴事件日趋严重,她如今是「不敢搭」了,宁可花费二倍时间乘巴士,「就当做去旅行吧。」
***从日常选择开始,思考香港未来
反送中运动超过5个月了,专长城市研究的年轻学者黄宇轩仍充满希望,「伞运过后,香港闷极了,我差不多觉得香港大概不会再有人出来为未来抗争了吧,抗争好像是很小众的事。但现在反而让我觉得有点希望。在这个运动里,我们把城市的每个地方都拿来用了,真的就是be water,流到每一个角落里。我觉得这是很香港的,我们就是一个城市,很意识到每一个空间的用法。」
运动会走到哪里呢?长期观察政治与社会现况的梁启智也摇摇头,「我不知道,但肯定是场长期抗战,或许会像北爱尔兰持续数十年也不一定。」同样的问题问黄宇轩,他也摇摇头, 「我不知道。但没关系,但至少大家开始在意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思考我们想要怎么样的未来,用所有的方法去实现我们的理想。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会思考从『我』到『我们』,所谓的撑黄店,或许不是很经济的问题,而是一个抵抗的群体,是一种团结。」
※本报导为《报导者》与自由亚洲电台(RFA)中文部共同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