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不同的声音:言多必失之二:三个女人一台戏

0:00 / 0:00

本周,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三位女科学家极为难得的共聚一堂,看似不经意却又显然是有点刻意的在同一时刻搭台唱戏,翩然步入海内外媒体的镁光灯下。

5月23日、26日两天,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先后发布了该单位记者冯懿磊的两场分别对武汉病毒所所长王延轶博士、武汉P4研究所副所长石正丽院士的独家专访。前者为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等顶级党媒争相转发,以至于YouTube也出现了视频;后者则恰恰相反,谷歌搜索至今,仅低调出现在非中央直属的新浪网千龙网等一个个相对偏僻的角落。

与此同时,病毒所“军管大员”陈薇少将的研究团队5月22日在《柳叶刀》发表了“世界首个新冠病毒疫苗人体试验结果”,引起海内外媒体不小的关注。

审视一个业已沦为疫情之下全世界对病毒追根寻源猜疑焦点的大型国家事业单位的三驾马车“话事人”,此时此刻任何一个观察角度都会呈现出难得一遇的奇光异彩。

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王延轶专访(5月23日视频及文字):

武汉病毒所所长王延轶博士。(Public Domain)
武汉病毒所所长王延轶博士。(Public Domain)

记者:这次疫情发生以来,外界一直有一种这样的声音和说法,认为新冠病毒是从我们武汉病毒所泄漏的,才引发了这次全球流行的这样的一种疫情。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王延轶:这种说法完全是无中生有的。因为武汉病毒所最早是在去年的12月底,12月30号,才第一次接触到,当时还是叫不明原因肺炎的临床样本,后来也是经过了这种病原检测的工作,我们才发现这些样本里面其实含有一种以前完全未知的一个全新的冠状病毒,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新冠病毒。在这之前我们是完全没有接触过、研究过或者保存过这种病毒,实际上我们也和大家一样,都不知道这种病毒的存在。所以你都没有的东西你怎么去泄漏它呢?

记者:可是我们也同样在2018年4月的《自然》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提到了我们发现了一种来自蝙蝠的新型冠状病毒,这样的一种来自于蝙蝠的新型冠状病毒是在我们研究所的,是不是这个病毒引发了此次疫情?

王延轶:实际上在很多冠状病毒被发现的当初都被称为新型冠状病毒,比方说更早时候的MERS中东呼吸道综合征的病毒,还有您提到的18年的这篇论文里面的,还包括我们2019的新冠,其实在刚刚发现的时候都被人们称为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容易造成这种混淆。但实际上18年论文里面的病毒并不是我们这一次造成新冠疫情的那个病毒,那个病毒它主要是造成仔猪的腹泻和死亡,所以后来被我们命名为叫SADS,那个病毒和新冠它基因组的相似性只有50%,所以可以说是差别非常巨大的。

记者:但是在今年的2月,我们又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我们又发现了一种蝙蝠的新型冠状病毒,这个病毒和这次的新冠病毒相似度达到了96.2%,那是一个很高的相似度,有没有可能是来自于这个蝙蝠病毒呢?

王延轶:您提到的这个和新冠病毒基因组相似性达到96.2%的蝙蝠的冠状病毒有一个名称叫做RaTG-13。可能在普通人看来,96.2%的相似性已经非常高了,但冠状病毒它其实是基因组最大的RNA病毒之一。

所以拿新冠病毒举个例子,它全基因组有3万个碱基左右,3.8%的区别的话,其实对应的就是1100多个位点的这种差异。在自然界里面,病毒它要通过自然进化累积到这样一个数量突变的话,其实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而且近期我们注意到应该说是全球病毒进化的一个顶尖学者,Edward Holmes他发了一篇声明,就认为RaTG-13的话在自然界也需要50年左右的时间才可能进化到新冠。而且你想就是1100多个位点的不同数量本身已经很大,然后这些位点还刚好都要对应到新冠病毒的相应的位点上,就刚刚好是这些1100个位点发生突变,并且刚刚好变成新冠病毒的样子,所以这里面的概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

可能很多人都会有一个误解,就认为既然武汉病毒所报道了RaTG-13和新冠病毒基因组的相似性,那么你武汉病毒所就有这种病毒,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我们只是在对蝙蝠样本进行测序的过程中,知道了RaTG-13病毒的序列信息,但我们并没有去分离和获得过RaTG-13活病毒,所以也就不存在泄漏RaTG13的这样一个可能。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我们是没有的,您又提到了RaTG13这个活病毒是没有的,我们其实一直以来致力于研究冠状病毒,在我们的病毒库里头都没有活病毒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病毒?

王延轶:就像您刚才提到的武汉病毒所的一些研究团队,比方说石正丽老师的团队,他们从2004年就开始从事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的相关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都是围绕着SARS溯源这么一个主题所开展的。在他们研究过程中,他们更多地去关注的,更深入地去研究的以及更希望去分离获得的,都是和SARS比较相近的这种蝙蝠冠状病毒。

我们知道这一次的新冠,其实它和SARS全基因组的相似性也只有80%,可以说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差别。所以在石老师以往的研究过程中,就没有关注这种和SARS的相似性相对比较低一些的病毒,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一开始没有尝试要去分离获得RaTG13,(和SARS)基因组的相似性也只有百分之七十九点几。

以上是王延轶访谈视频的文字释出。

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视频截图)
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视频截图)

疑似不实之词或假新闻1: 王延轶访谈中说:"实际上我们也和大家一样,都不知道这种病毒的存在。所以你都没有的东西你怎么去泄漏它呢?"

【那又如何解释石正丽面对法国世界报的提问的那段著名的回答呢?当时石正丽院士带着极度担忧的情绪从侧面承认了武汉病毒所藏有covid-19同种病毒。法广RFI引述法国《世界报》的报道这样写道:"去年12月武汉公卫危机爆发时,武汉P4实验室的传染中心负责人石正丽陷入焦虑和害怕中,她说自己好几夜没合眼,反复回想自己的每一项研究,每一个动作,不停问自己是不是从我们那些实验室泄露的?她告诉《美国科学》月刊的记者珍妮·丘(Jane Qiu):的确这使我头脑乱了,闭不上眼睛。"】

按照王延轶所长的逻辑:你都没有的东西,有什么可以担忧会泄漏呢?

疑似不实之词或假新闻2:
王延轶访谈中说: "我们只是在对蝙蝠样本进行测序的过程中,知道了RaTG-13病毒的序列信息,但我们并没有去分离和获得过RaTG-13活病毒,所以也就不存在泄漏RaTG13的这样一个可能。"

【作者 赵非 科学网 2020/5/16 《原武汉病毒所科研人员万余字长文:疫情之下的是与非》一文中写道:BatCoV RaTG13也是通过序列比对发现和COVID-19病毒相似性较高之后,再重新检测原有样本,获得了全长序列。】

疑似不实之词或假新闻3: 王延轶访谈中说:"我们知道这一次的新冠,其实它和SARS全基因组的相似性也只有80%。"

【新京报2月25日: 目前,在动物体内发现的SARS相关冠状病毒,与正在流行的新冠病毒最相似的,也是石正丽团队在云南省一个偏僻洞穴中发现的中华菊头蝠体内的冠状病毒,基因序列相似度达96.2%。】

疑似不实之词或假新闻4: 王延轶访谈中说:"18年论文(石正丽论文)的病毒并不是我们这一次造成新冠疫情的那个病毒,那个病毒它主要是造成仔猪的腹泻和死亡,所以后来被我们命名为叫SADS,那个病毒和新冠它基因组的相似性只有50%。"

【新华社:研究人员随后证实,该疾病的病原是一种冠状病毒,将其命名为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简称SADS病毒。这种病毒的基因组,与2016年染疫猪场附近的菊头蝠样本分离出来的冠状病毒基因组对比,相似度达到98%。】

不同的声音按:SADS病毒与SARS病毒相似度98%;SARS病毒与COVID-19新冠病毒相似度96.2%(即便如王延轶告诉记者的80%);SADS病毒与COVID-19新冠病毒相似度却只有受访者口中不知出处的50%。这一连接链在科学实验 的逻辑思维上是否说得通?

以上相关媒体报道均多多少少涉及访谈中人的“言多必失”,盼疑义相与析。

中国国际电视网《CGTN专访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全本》(5月26日播出视频)

视频文字提要:石正丽被称为“蝙蝠女侠”,在新冠疫情来袭之际,曾一度处于“阴谋论”话题的焦点。首次接触到2019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后做了哪些病原鉴定工作?完成病毒基因组的测序是否意味着工作告一段落?10多年研究冠状病毒的经验与这次抗疫行动有何联系?是否开展了国际合作?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在采访中一一解答。

该短短7分钟采访视频与两天前同一位记者对王延轶所长访谈一个值得注意的对照是:王所长提醒记者:"我们知道这一次的新冠,其实它和SARS全基因组的相似性也只有80%,可以说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差别。所以在石老师以往的研究过程中,就没有关注这种和SARS的相似性相对比较低一些的病毒。" (毫无疑问,她指的当然是"这一次的新冠")

而石正丽院士则明确告诉记者:“2019年12月30号接到样本后,很短时间内,就确定其中有新型的冠状病毒的感染。2020年1月12号,(武汉病毒所)便向世界卫生组织递交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这个病原和已有的、我们已知的病毒序列都不一样,所以当时把它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在2020年1月12号,我们也把其他序列上传到GISAID基因库,供全球政府、科学家用来做病原鉴定,以及疫苗和药物筛选使用。” 石正丽进一步称:“2月6日和2月9日,武汉病毒所还完成了两个动物感染实验。实验证明,该所此前分离出的冠状病毒是造成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的一个病原。”

以上这两个让人拍案称绝背靠背的真正独家采访,突然袭击后必然产生的言多必失和口径不一。攻守无同盟,漏洞实在多。

明目张胆的当众撒谎?还是中国大陆广大生化科学家出于某种奇怪的目的密集数据造假后忽悠媒体制造的假新闻?二者必居其一。

还是台湾的当红中国大陆政治观察界名嘴明居正教授的言简意赅概括得好:

除此之外,有关这两个女人因不和导致武毒所各种各样问题层出不穷甚至病毒的人为泄漏都有可能因此产生,以及对王延轶所长火箭速度仕途攀升的裙带关系的种种风闻,社交媒体上至今随处可见:

让我们暂时退出这两个女人的罗生门乌龙访谈战,导入“第三者”和为本周节目留下一条不怎么政治正确的“光明的尾巴”。

5月22日,因三个月前“军管”问题单位武汉病毒研究所而广为人知的共军少将陈薇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在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被内地喉舌媒体誉为“世界首个新冠病毒疫苗人体试验结果”,包括本台在内的境内外主流新闻界均对此作出关注性正面报道。

相当诡异又不无让人欣慰的是,武汉封城之前就已早早接管病毒所的陈薇少将,几近洁身自好般的至今没有多嘴哪怕半句P4实验室的是是非非。这位慈眉善目,酷爱收藏旗袍,曾因为一次实验室事故孩子般哭泣的另类军旅科学家,早已是驰骋SARS,伊波拉等超级死亡病毒搏命战场上的光荣老兵。让我们听听CCTV2018年10月29日的陈薇专题录音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