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中国之争--专访中国基层民主建设践行者熊伟

0:00 / 0:00

继续上周法学泰斗郭道晖教授点燃的宪政中国思想交锋火苗。

中共体制内不同的声音发言人,日前因提议中共扬弃北韩而惹怒相关利益集团,进而导致停职处分的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副编审,著名体制内政治评论家邓聿文,在他的一篇最新的时事述评中,对当前神州大地的“宪政中国之争”,观点鲜明,直言不讳: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社会围绕着宪政和政改的争论已到了一种白热化程度。官媒接二连三发文,批判宪政…尽管官媒现在来势汹汹,密集发表反对宪改的文章,似乎给人一种意识形态全面左转的感觉,但我对习李任期内推行民主持一种谨慎乐观的态度。这无关他们的意愿,而是客观形势所然…我的判断是,中共真正推行政改只能等到一场大的社会危机发生,直接威胁到中共统治后,此前,都是小修小补。这场社会危机有可能是由经济引起,被某次群体事件点燃,然后变成一场社会运动…对于学者来说,不能坐等到那个时候…我设想的中国民主改革三步曲或三步走是:从现在开始,实行宪政…然后进入低度民主阶段…

如果进展顺利的话,《不同的声音》在未来几周内会对邓聿文先生做一次以宪政存废为主题的访谈。而今天首先进入节目的,是邓聿文先生的朋友加战友,中国基层民主建设践行者熊伟先生。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有一个坚持了二十多年的《午餐讨论会》,一周一次,雷打不动。特邀讲者绝大多数是来自中国大陆的颇具政治敏感度的公共知识分子。以上提及的邓聿文,熊伟,是该讨论形式较为近期的演讲嘉宾。《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午餐讨论会》的网上日程安排透露,《不同的声音》本周访谈嘉宾熊伟,以“从乌坎困境谈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方向”为演讲大标题,于4月19日中午择址香港中文大学田家炳楼,发表了他的或许是海外自由世界的第一场与宪政中国息息相关的演讲。

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午餐讨论会官网熊伟条目,是这样介绍他们的演讲嘉宾的:熊伟,民间智库“北京新启蒙公民参与立法研究中心”创办人,北京大学人大与议会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自1998年开始研究村民自治,并和全国人大代表合作推动公民参与立法。2002年起草《村民委员会选举法》(民间建议稿),2万多字,得到全国人大代表支持。熊伟先生长期深入农村,指导多个村的选举。自2011年12月22日至2012年3月4日,在广东乌坎村居住近三个月,帮助村民进行选举。他提出的“自荐与他荐相结合选举村选举委员会”、“秘密写票箱及选举会场布置”等,保证了乌坎选举的成功。近期国内外媒体大量报道了乌坎目前面临的困境,引发争论:中国农村是否适合发展基层民主?乌坎目前的困局,是民主超前发展造成的,还是民主不彻底造成的?熊伟先生将以亲身经历向大家解读乌坎目前面临的困境。

让我们以中国宪政之争为时尚主题,邀请熊伟先生进入节目之中。

熊伟他不平凡的参政议政之路始于2002年,至今已过“十年树人”之期。《不同的声音》在互联网上搜索到一份中国大陆新潮边缘期刊《旅伴》记者,以《熊伟,行动的理想主义者》为题的人物访谈,其中一些内容,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对这位基层民主践行者的进一步了解:2002年,还在《中国改革•农村版》做记者的熊伟在浙江省永康市古山镇前黄村见证了一场选举,由于程序上出现很多漏洞,村民怀疑有人操纵选举,最后还发生了冲突。熊伟意识到,农村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没有《村民委员会选举法》,现有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跟选举相关的条目太简略,操作性不强。熊伟决定辞掉工作,在北京海淀区的一间出租屋内,自己起草《村民委员会选举法》…圆明园旁,福缘门社区,熊伟已经在这里住了十年,远离马路的小胡同里,租金比较便宜,不过最近房东又涨价了。2005年,他在这里建立了新启蒙公民参与立法研究中心…每年两会,熊伟都要联系各地的人大代表,希望他们把自己的研究和想法提到大会上去…2011年,熊伟决定以非北京户籍人员的身份在福缘门社区参选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他张贴宣传单,开放图书室,设立咨询中心,希望得到社区大量外地籍居民的支持,但由于手续繁琐,很多外地籍居民并没有投票资格。熊伟也未当选。熊伟说,更重要的是他走完了整个流程。社区的投票站还采纳了他的建议,设置了独立的“秘密写票箱”,这在以前的选举中是见不到的。

在节目的下半部分,熊伟向《不同的声音》重点忆述了开篇提及的的“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在广东乌坎村为期三个月左右的“村民基层民主选举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