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软三硬:
大家已经知道,是日前广为报道并被外界认为基本可信的北戴河定下的政策:对美国软,对西方软,行动上要软;对国内硬,对香港硬,宣传要硬。但既是“内政”又被近来美欧政要一连串对中华民国的“外交访问” 喧腾起的台海危情到底应该归类为“软体部分”还是“硬件系统”,新华门内衮衮诸公一个个不尴不尬的语焉不详。
三罕见:
胡府【环球时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多军种多方向成体系出动兵力,在台湾海峡及南北两端连续组织实战化演练。这条消息包含三个“罕见”:公布信息中透露此次演习区域“在台湾海峡及南北两端”,罕见;此次演习中特意提及“多方向”,罕见;发布演训信息时和地区局势直接挂钩,发言人直截了当道破演习目的,毫不回避,罕见!
然而真正罕见的是:
道德伦理和事实真相,沦落为毫无逻辑可言的颠三倒四。日前被训诫“坚决不开第一枪”的超级求和软话余音萦绕言犹在耳,胡锡进战争贩子级别的讹诈佞邪言论却紧跟着沉滓泛起了。
诡异至如此这般的海峡战争风云里,不甘寂寞的台湾前总统马英九8月10日出席台北东区扶轮社八社联合例会,以“两岸关系与台湾安全”为题发表演讲。
本台8月10日第一时间作出报道:马英九说,一个总统如何看待可能发生的战争是很重要的。蔡英文总统日前受访提到,若台湾受到攻击,中共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台湾若承受第一波攻击,希望世界各国救援台湾。而行政院长苏贞昌也说,打到剩下一把扫帚也要继续打下去。但马英九担忧,解放军攻台战略是"首战即终战",台湾没机会等美军支持,且现在美军根本不可能来。马英九强调,自己当了八年总统,一个做总统的人不该告诉同胞,台海发生战事台湾可以撑几天,而是要告诉民众,可以让战争不发生。
这是一则即时报道。从报道的内容来看,现场气氛活跃,日后被捣鼓成滔天巨浪的“首战即终战”“美军不会来”说辞,并没有引起受众格外的注意,甚至很遗憾的完全没有进入演讲后互动单元的讨论话题。
相信当时谁也没有料到,一句五秒钟左右的“终战诏书”,几天之后竟然异变出一场不折不扣的舆论风暴,至今海内外红色风球高悬,“投降主义者”、“中共大外宣”、“末代跪族”等等骂名不绝于耳。
在一篇长度近一小时包括听讲互动在内的演说中摄取约莫5秒钟左右只句片语,便对发言内容作出整体性的立场认定,显而易见的流于轻率。
让我们就此请教“香江第一才子”陶杰:
【不同的声音】因此事端听了一遍YouTube这场还算生动的演讲,内容无外乎一位70岁的老人对自己从政生涯的回顾,投降卖国亲共言论绝非主线,甚至根本无迹可寻。
洗耳恭听之后得出两大感受:
1 马英九在演讲的上半部分回顾了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及五十年代末国军两大战役——古宁头战役和8.23炮战。前者古宁头战役,毙、伤、俘共军常胜将军叶飞部官兵、民工2万余众,金门登岛解放军全军覆没。后者8.23炮战,国军与共军展开四次金门海战,分别为「8.24」、「8.27」、「9.2」、「9.19」,击沉鱼雷快艇20馀艘,重创中共海军实力。空军计出动飞机9094架次,先后12次空战,击落米格十七型机32架,击伤13架,战绩辉煌。
马英九8.10演讲中提及这两场指标性战役并称:两次战役的胜利,确保了台海六十余年的和平。
2 对比5秒左右所谓的“卖台”“投降派”言论,近一小时演讲中,“美军不会来”的悲观情绪倒是时隐时现贯穿其中的。
马英九这一代蒋经国培养起来的中华民国精英们,由于痛彻心扉的历史原因,对美国政府普遍存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深层次戒心。当年的左派民主党人卡特总统以近乎轻佻的突然袭击方式,通过“美国驻台大使安克志在台北时间1978年12月16日凌晨2时才告诉蒋经国总统美国决定与中共建交,完全接受中共的三个条件:与台湾'断交、废约、撤军'。仅仅8小时后,卡特发表电视演说,宣布次年元旦与中共'关系正常化'。”——《美最新解密文件披露美台“断交”内幕:只用8小时》【中国时报】前驻华盛顿特派记者 刘屏 2013-09-02。
马英九在演讲中动了感情:“当时我在哈佛读书,在极其酷寒的严冬到波士顿抗议,冰冻中唯一的热量,是我们悲愤的泪水。” 因此,“美军不会来”,或许是马英九们时代烙印般的第六感吧。
宝岛之外舆情。香港【轻新闻】8月19日【军事博评】发表张竞文章《首战即终战 虽是错话但非失言》:本月10日前总统马英九先生应邀参加社会团体餐会后提出警讯,一时用语失察讲出错话,声称共军用兵思想为「首战即终战」... 遭致亲绿人士严辞挞伐,但事后却发现该语汇系出自国防所资助「国防安全研究院」在2018年12月13日所发表《2018中共政军发展评估报告》,而当时美国之音就曾引述该报告指称共军攻台战略将「强调首战即决战,让美军未到,战事已定」... 可是不论用辞是决战抑或是终战...就其所希望表达之意义与理念来说,并不算是失言。
(谷歌相关搜索结果:《台澎防卫战略指导问题探索》台湾国立政治大学: “共军在犯台想定中强调“速战速胜,首战决战”的观点既是速决的概念,企图在开战伊始即击垮国军的战力,屈服我全民的抵抗意志......”/搜狐博客【光明与军事】《战争设计:赢得战争主动的有效手段》2017-08-04 第二章小标题-“战法运用要着眼首战即决战”。)
严格的咬文嚼字,"首战即终战"乃马英九的发明创造,这位70岁的前总统显然说(引)错了一个字,而中共党媒则坚信毛主席的话:"不要读错一个字"。在小马哥8.10滑铁卢演讲后的一星期"引经据典":"解放军的实力、信心与决心决定了"武统"一旦触发,"首战即终战"。—— 央视【海峡时评】:《美台勾结挑衅必将遭到坚决打击》2020-08-18
舆论对这位前总统“一字错句”的全网“秒杀”,诱发敌对阵营欣喜若狂般的粗黑体字“导读”,就这一点,给危局之中台湾民气带来的恶劣影响,不可谓不大!
马先生三思。
节目的下半部分,剪辑播出YouTube知名政治评论家的相关分析:【大康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