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政府对话陷入胶着,占中面临艰难抉择 ” (美国之音10月13日报道标题 )之际,全世界都在注视着“用爱与和平占领中环”,这一被认定港岛史无前例,业已坚持了二十天以上的全民不合作抗争运动的闭幕式。
与此同时,人们开始反思——香港人,英国人,中国内地人,美国人,台湾人……
张瀚元,来自台湾的中华民国在港学生,占中运动的“中度参与者”。其网上的个人履历这么介绍——香港大学四年级本科生(2015/1毕业),主修经济,副修新闻。曾于《彭博商业週刊/中文版》实习一年,负责研究、编辑与报导事务…2011年9月…获港大基金杰出国际学生奖学金…作品 —2014年7月17日 —《一名在港台湾学生的「占中」观察》(刊载于金融时报中文网) ……
《不同的声音》对受访者的案头工作,一部分取自于以上资料中张瀚元的刊载于伦敦金融时报标题为《一名在港台湾学生的「占中」观察》的文章。在这篇小品文中,张同学以亲身经2014年香港50万人7.1大游行为背景,淋漓尽致,畅述时怀。摘要朗读文章的相关精华——“是一个那样的时代。能量失去出口,只能拚命往里面一直塞。好像某个海边风平浪静氛围般的时代,安静不动都会流汗,却无法干脆地让它发散出来,只能耐着性子忍受那温温的汗水。”川本三郎在《我爱过的那个时代》这样写道…这是2014年香港的七一游行,人们在蒸腾的溽暑耐着性子走着。正值香港政改如火如荼地进行,在民怨高涨的关键时间点上,我第一次参加了七一游行,有生以来第一次见识到潮水般的香港市民从街道上汩汩涌出。在烈日高照的酷暑假日午后,要把号称有 51万香港人,从舒适的的冷气房引到热气逼人的街上游行,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是不容易做到的…队伍中没有过多的煽动言词与激情。“公民直接提名”、“废除功能组别”、“捍卫港人自主”、“无惧中央威吓”、“梁振英下台”、“我要真普选”、“自己政府自己捡”等口号,从队伍的这一头此起彼落地串连响起;《问谁未发声》这首歌更是一遍一遍地被唱着。彷佛《岛屿天光》这首歌对现下大部份台湾青年的意义一样,《问谁未发声》或许也是最能代表香港当下气氛的歌曲之一吧……
谁能料到,仅仅两个多月后,受访者更深层次的卷入了由这首中规中矩的民主序曲催生出的史诗般的真正意义上的宏大抗争……
继续摘要朗读受访者,香港大学台湾学生张瀚元投稿于伦敦《金融时报》的《一名在港台湾学生的「占中」观察》内容精华——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参与游行的人大都是年轻人…满坑满谷的游行群众,挤满了街道,但警方并未全面清空马路并管制交通,仅开放单边西行线道与部分东行线道供游行使用…我2011年来香港就学…待在香港的这三年,连外人如我,也都感觉到香港与日渐增的焦虑──恐惧原有的生活方式、香港的独立自主以及其核心价值会全盘丧失。北京近期发布的《一国两制白皮书》更加深了那种恐惧。这三年也清楚感觉到,台港的距离,在“中国因素”──姑且不论这种提法的争议──的逼视下,倏忽被拉近。“台湾香港化”、“今日香港,明日台湾”成为耳熟能详的话语。在不久前台湾的太阳花学运中,香港才突然进入台湾的公共视野。在台湾反服贸的论述上,香港被视为“中国因素”侵蚀下的负面教材…在抗争过程中,两地遥相声援、互为取暖。距离被拉近的背后,是在“中国因素”的阴影下,一股“同命相怜,同舟共济”的情感连结…这次有些大陆朋友、香港朋友、在港的台湾朋友也都全程参与游行;有一位熟识的香港朋友甚至因参与“占领遮打道”,成为被逮捕的511人其中之一。“我觉得今天不出来良心过不去”,一位港大陆生这样和我用通讯软件聊到,“不过估计回去就应该要被请喝茶了XDD”。句末的嘻皮笑脸符号(XDD)带着一点无奈与悲凉…香港的问题最终必须由香港人自己去解决。作为一个负笈香港的台湾人,在这个时点上,我只能出一颗人头、和港人一起风雨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