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开始,《不同的声音》进入近年来风气云涌的中国大陆新工人运动观察领域。
2014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对于东莞裕元鞋厂的工人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他们追讨社保的集体罢工行动在最终以4至6万人参与的巨大规模和坚持了二十天之后,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与以往追薪、加薪的维权抗争不同,2014裕元鞋厂大罢工一个崭新的划时代特征是:为争取社保而战!
西方主流新闻无一例外地都报道了这起被认为是中共夺取政权以来其管制下最大的罢工运动。
法新社援引台资裕元资方的声明作出报道:在厂方满足工会提出的要求后,该厂工人结束持续近两个星期的罢工, 80%以上的员工恢复正常工作。这次罢工给公司带来了2700万美元的损失,此外,满足工人的要求也可能在今年年底对工厂财务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上周五,工厂同意每月给每个工人额外支付230元(37美元)。这样,工厂每年将增加3100万美元的开支。
对此,中国底层社会学派公共知识分子潘毅,也以《裕元工人的团结斗争——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125周年》为题,在2014年5月1日,完成了一个调查报告,报告摘要如下:
城市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是维持一个城市无收入人士的基本生活的保障。这次行动代表着,农民工从农村早已进入城市,要求在城市中生存、生活下来,这是他们对于从农民工彻底转化为新工人的一种呐喊…工人们已经在劳资矛盾中做出自己的选择,资方和地方政府,要如何在这一经济发展的十字路口中做出选择?4月25日,裕元罢工事件发生的第20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终于第一次咱在工人立场上明确地声明,东莞裕元鞋厂确实存在未如实申报社保缴费的问题,并责令整改(这是在富士康跳楼事件都未曾有有过的!)。这或许是一种进步。
然而,胜利,和胜利后得缴获的“进步”,从来就不是信手拈来,其中饱含着血泪,乃至惊悚——本台普通话节目今年4月23日报道:
因协助东莞裕元工人罢工维权,民间劳工公益组织深圳春风劳动服务部主任张治儒及干事林东周二遭到东莞国保传讯并失踪。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王江松…在新浪微博上写道:“原因应该是春风指导裕元鞋厂工人理性地有组织地维权,不知这犯了哪一条王法?请求大家一起找人,放人!”王江松认为:“他就要切断劳工机构和工人的联系,让工人处在一个自发的和分散的状态,通过政府和上级工会来代表他们,来组织他们,而不是让他们自己组织起来……”
而由“有限的进步”抵达“完胜的坦途”,更充满着荆棘和痛苦——当代工人运动领袖,本台《劳工通讯》专栏节目主持人韩东方,在他创办的《中国劳工通讯》本月13日的一篇报道显示,罢工收兵至今的五个多月以来,裕元工人的抗争,离实实在在的理想目标,其实还相当的遥远:
……在裕元鞋厂工会严重缺位的情况下,广东省总工会和下属市、镇级工会在罢工期间成立了工作组,进驻企业开展工作…在此次罢工结束后…省总工会调研组…召开工会建设座谈会…会上提出,将在裕元鞋厂试点民主建会,并计划在五年内,在省内企业普遍开展工会的规范化民主选举。然而近期多名裕元工人和中低层管理人员却表示,在他们所在的分厂绝大多数工人还不知道工会的职责是什么,加入工会意义何在以及工会选举流程是怎样的。8月初,裕元鞋厂分厂一位基层管理人员收到上级发来的邮件,要求他们在工人中进行鼓励工会的宣讲…厂方宣传加入工会的“好处”在于“可以拿30块钱的电话卡”和“年纪大的可以多报销点医药费”…所有接受我们采访的工人和管理人员都表示,除了选出了几个该厂管理人员担任工会副主席之外,分厂工会并没有公布工人入会比例,也没有开过工人大会,更没有组织过其他形式的工会活动。而该分厂工会主席则跟罢工之前一样,仍由该厂一位高级经理担任。“我们的底薪仍然很低,伙食依然很差,现在因为要交社保,每个月底拿到手的钱还比罢工前更少了。”…中国劳工通讯专家认为,不可否认在工人罢工、人社部门和省工会多重压力之下,裕元鞋厂目前正在进展缓慢地对拖欠的社保和公积金进行补缴,也在开始进行工会建设,但现在这个群众性、代表性、以及选举过程合法性均成疑的“新工会”显然离广东省工会主席黄业斌提出的“民主建会试点”相距甚远。
让我们开始《不同的声音》系列节目《中国大陆新工人运动观察》之一——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哲学与劳动文化研究所所长王江松。与王江松博士的对话分三次播出,。本周播出上集。
MIDWAY: 新浪博客“王江松的BLOG”的博主简介:王江松,1963年生,湖南湘乡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文化传播学院副院长、劳动哲学与劳动文化研究所所长。先后就读于毛泽东母校东山学校、武汉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获“外国哲学”博士学位。已出版专著11部。是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主持人。已发表著作——《当代工人阶级与工会新论》,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版…《劳动哲学》,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劳动文化研究》,北京出版社2013年版(合著)等等等等……
让我们回到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