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带一路”海外项目又遭反弹

0:00 / 0:00

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最近又起波澜,一个是马来西亚的经济部长1月26日宣布取消由中国融资、由中国公司承建的东海岸铁路项目(东铁项目),不过宣布取消几天之后,又传出中国愿意削减近一半的价格,来保住这个项目。

而另一个“一带一路”引发的争议是1月17日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爆发近期以来规模最大的示威,反对中国的扩张。

先来看马来西亚的东铁项目,这项目光是利息每年就高达1.2亿美元,马来西亚说他们实在无法承担。台湾的中华经济研究院台湾东南亚国家协会研究中心 (简称:东协研究中心) 主任徐遵慈说,这原来是在“一带一路”架构下马来西亚非常重要的建设计划,新任总理马哈蒂尔上台后,希望降低马国2500亿美元的债务,他认为东铁项目不符经济效益,因此重新评估。不过就在马来西亚经济部长宣布取消后,马来西亚的财政部长在1月30日说,马来西亚内阁决定再寻求进一步谈判。从政策的反覆可以看出马来西亚和中国谈判的过程,牵涉非常复杂的因素。

中国“一带一路”计划在东南亚出现很多问题。花旗经济研究(Citi Economics)引述美国企业中心数据指出,2018下半年中国在东南亚的大型投资计划只剩十二个、约三十九亿美元,比前一年的33个计划、220亿美元,大幅降温,少了一半以上。目前在马来西亚的“一带一路”计划,就充满争议。马来西亚停建了几个输油管,另有几个大型计划,像在马六甲市由中马合建的皇京港和大马城计划中的碧桂园项目,都争议不断。马来西亚民众一方面对于前任政府的财务不透明,产生疑虑,一方面对于大批中国人去马来西亚买房置产推高当地的房地产价格,甚至取得马国公民身份,都有很大反感。

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在东南亚遍地开花,印尼,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也有不同项目进行。除了马来西亚的争议之外,缅甸也在跟中国讨论是否缩减部分工程项目。

徐遵慈说,总体来说,“一带一路”在东南亚遭遇前所未有的问题,是否能为当地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确实的效果,饱受质疑。

纽约时报日前报导中国对于“一带一路”的宣传转趋低调,徐遵慈说,她通过和大陆智库的了解确实如此。她说大陆内部去年就开始检讨“一带一路”政策,关于政策不透明,谈判过程没有反应相关国家的实际需求,和外债偏高等问题,大陆内部很清楚。因此大陆最近对“一带一路”计划开始做一些调整。

至于1月17日发生在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的反中抗议,也是一个警钟。

吉尔吉斯斯坦是1991年从苏联独立出来的一个国家,人口大约600万,它的东边和新疆接壤,主要的经济是农业和畜牧,是中亚五国当中比较穷的国家。中国“一带一路”的计划是在吉尔吉斯斯坦建铁路公路和高压电塔等基础建设。吉尔吉斯斯坦示威者抗议中国在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等各方面的扩张,抗议政府欠中国的债越来越多。有示威者要求政府停发工作证给中国劳工,禁止中国人获得吉尔吉斯斯坦的公民身份,禁止吉尔吉斯斯坦的妇女嫁给中国人等等。

对于中亚的情势,台湾政治大学民族系教授赵竹成表示,中亚五国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度很高,在以前苏联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中亚五国被规划为原料的供应者。哈萨克斯坦有石油,土库曼斯坦有天然气,乌兹别克斯坦有能源和特殊金属,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主要养羊畜牧和高山水力发电。

他说,中亚五国从苏联独立出来后,20几年来经济结构没有太大改变,中国有一阵子很缺奶粉时,曾紧急跟吉尔吉斯斯坦进口牛奶,缺小麦时曾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小麦。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产铀国,广东大亚湾核电厂所使用的铀就来自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因为油价飙升,经济情况较好。但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积欠中国的外债愈来愈多。

赵教授分析,吉尔吉斯斯坦爆发反中抗议主要有几个原因。第一是移民问题,近年有大量中国人去吉尔吉斯斯坦取得身份。二是移工问题,很多中国企业在吉尔吉斯斯坦没有聘用吉尔吉斯斯坦人,仍然聘用中国工人,没有在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基层民众很难获得红利。

赵竹成还提到土地使用的问题也引起当地人反感。中国企业在中亚和世界各国都有长期租地的情形,主要用来种粮食或工业开发,土地租期长达几十年,导致中亚牧民赖以为生放牧的牧场大幅减少,老百姓没有获利,感觉资源被掠夺。哈萨克近年因为土地私有化,容许外国人买地的政策,也吸引不少中国人去哈萨克买地,因此哈萨克近年也出现反中的抗议,反中情绪可能比吉尔吉斯斯坦的反中情绪更强烈。

另外是经济依赖性的问题,赵教授说,中亚五国本国的产业被中国产业取代,或者说被大量的中国产品打趴。加上“一带 一路”下的各种建设项目,中国不断放贷,使得借贷国债台高筑。中亚五国中,债务最严重就是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尤其是塔吉克斯坦已经几乎被中国的债务压住,情况更严重,吉尔吉斯斯坦是第二位,中亚五国最穷的就是这两个国家。吉尔吉斯斯坦民众抗议的诉求之一就是要求政府减少债务,目前吉尔吉斯斯坦的外债中,约百分之七十来自中国。

赵教授认为,“一带一路”实施之后,问题丛生,对中国来说是很大的赌注。

中国商务部在1月29日公布的“2018中国对外投资发展报告”中提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规模将持续较快增长,合作将更多元,但同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风险不容忽视。显然,“一带一路”计划在中国国内确实受到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