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行动派的新浪微博帐号被无故停封

0:00 / 0:00

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将就以下两个话题进行探讨,一是女权行动派的新浪微博帐号被无故停封;二是一长沙孕妇为看国产冒牌奶粉检验报告,向两个部门申请信息公开。

今年3月底,新浪微博账号“女权行动派更好吃”发现被销号,申诉结果是此微博发布有害信息,没有更详细的解释。接着,其它一些女权组织也出现同样的状况。4月6日,”女权行动派更好吃“主页君张累累手拿“不服”的大字来到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办事处,试图申诉被拒。

“女权行动派更好吃”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封,它的前身“女权行动派很好吃”于去年3月被停。在申请了新微博“女权行动派更好吃”并经营了一年之后,张累累在3月底发现新账号处于异常状态。

张累累说,令她费解的是今年以来新账号并没有进行很多管理,除了转发和发送了几条提倡妇女权益的微博,没有很多更新。十分惊讶的张累累于是通过邮件进行了申诉,收到的是微博客户服务中心的回复:“经核实由于此微博出现发布有害信息等违规行为,根据《微博服务使用协议》及《微博社区公约(试行)》的相关规定 ,对账号进行了封停处理,给您带来的不便请您谅解。”

这样的回复让张累累更加的疑惑:“什么是有害信息呢?难道平时积极宣传性别平等的理念就这样不多加解释地变成有害信息了?”

女权行动派更好吃的第一条微博是:“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以此为宗旨的账号一年以来一直发布倡导妇女权益、为女性发声的信息。却被以“发布有害信息”搪塞。

张累累决定起诉新浪微博,要求恢复账号的正常使用。

张累累说,“新浪微博这样的大型互联网公司虽然向用户提供服务,然而规则都是内部制定的,用户只能被动接受任何处理结果,提供的申诉渠道并不具有沟通、解决问题的功能,缺少监管的机制,我拒绝这种没有任何成本的对用户权益的剥夺,希望上诉可以给新浪施加压力,让它反思自己对言论扼杀、对用户权益侵犯的行为。”

此次案件的代理律师陈进学认为,无故封停此微博账号的行为,属于违反《微博服务使用协议》的违约行为。

本台记者采访到张累累的代理律师陈进学,陈律师说,他们前几天去北京海淀区法院两次,去立案,法院不收材料,不给回复,也不立案。法庭的庭长和副庭长说此案不属于法院,新浪微博的封号不属于法院主管范围,这个回复当然不合理。

陈律师说,据他听说,最高人民法院最近有一个内部批示,是关于自媒体的微博微信,其封号删号,法院一律不予立案。这个内部批示本身就违法,法院要遵守这个指示,就只能置之不理。

陈律师表示,“最高法院的文件不是立法,但也非公开文件,我们去立案时法官就告诉我,你这个案子肯定立不了,到哪里都一样。”

怎么办?陈律师告诉记者,他们将再去广州尝试立案,因为新浪在广州有分公司,但结果可能会和北京法院一样。

那么女权行动派被封原因到底是什么?陈律师表示,新浪微博只说是“有害信息”,但未具体说是什么,也没告诉当事人,只是说违反微博服务用户协议。

陈律师说,他的当事人曾两次向新浪询问违反了协议的哪一条,但新浪一直未给回复。

他说,“我的当事人发的主要信息主要还是维护女权,我们的猜测是因为她们发布了要在广州地铁做一个反性骚扰的广告牌。我们去立案时法官一直在追问当事人是做什么工作的,具体发布的信息内容是什么。他们可能看到“女权行动派很好吃”名字就先入为主,认为可能政府不喜欢或是与政府对立。”

陈律师说,“新浪是自媒体私营企业,与我的当事人之间有服务协议,协议是两者之间有纠纷,可以向法院起诉。现在高法有这样的内部文件,其实是间接保护自媒体的利益。而新浪要封号,也非自身意愿,而是按照有关部门的指示来办事,而法院也是政府部门。比如任志强的微博就是网信办下令删除的。他有4000万粉丝。之前各种封号都没立过案,这次我们要突破,成为微博封停帐号的第一案。“

陈律师要求法院给他们一个明确的说法,为什么不立案,如有内部文件,也要公开给我们看。而且, 中国从去年5月份开始设立了立案登记制,禁止不立案,不收材料和不给回复的情况发生。现在已经推行快一年,立案难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

目前在美国的中国公益活动人士陆军先生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评论说,被封号的还不仅是“女权行动派很好吃”,而是在新浪上注册新帐号时,凡有女权字眼的都无法注册成功。他说,新浪的封杀是有针对性的。这样的事很滑稽,在中国只能谈男权,不能谈女权,这与中国政府的口号背道而驰。

陆军先生说,目前在中国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近期会否有女权行动或事件,如防止公车性骚扰,本应该由政府来做,政府不做又不许民间做,就封杀网上言论。他说,新浪是私营企业,网上活跃的账户,无论是受欢迎还是有争议的话题,都符合他们的商业利益。包括象任志强,有4000万粉丝,新浪怎么可能自己把任志强的帐号封掉呢?

二是封杀所有带有女权的帐号,可能显示当局对女权整体态度是非常消极和敌视,视女权为洪水猛兽。

究其原因,陆军先生认为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最近几年中国女权运动风起云涌,当局不愿看到公民社会有这样一个社会群体存在,所以要打压。另外一个是中国现在社会矛盾非常多,社会极不稳定,当局为了维护稳定,就希望女人回家,可让男人收收心,不在外面惹事。为了维稳,当局从2007年就已经开始有这样一个政策。所以,政府对于女权主张男女平等,社会参与,更加独立自主,对此是不欢迎的。这也会导致封杀网上言论。而当这些被封杀者要拿起法律武器,会发现自己遭到不立案的遭遇,这也已经是很多年了,以前凡类似起诉,也很难立案。

陆军先生说,尽管高法在立案方面有一个新举措,即把立案审核制改成备案制度,而且是立案,所有的起诉法院都要受理。但看起来,最高法院的这个改革举措,实际上对于很多领域是不生效的。也就是说在中国有很多法外之地,言论自由就是其中之一。

陆军先生最后指出,法官完全无视高法立案登记制度这样一个新举措,无视宪法规定的公民言论自由,而是以上级的或内部领导的指示,不成文的政策,来拒绝受理这些案件。而且在不立案时,你向他们要一个裁定书或者回执,它也拒绝出具,就是因为见不得人,自知理亏。但现在的状况就是在这个领域是没有道理可讲,更不用说讲法律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谈谈最近长沙的一位孕妇为看国内冒牌奶粉的检验报告,向政府两个部门申请信息公开的事情。

长沙的怀孕妈妈吴玲(化名)于4月13日寄出两份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分别是上海市公安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要求政府信息公开。

吴玲已经怀孕三个多月了,备孕前就关注婴幼儿奶粉方面信息,曾想将来去香港购买奶粉,但由于距离较远,最终还是把目光投向国内销售的奶粉,经常留意比较各种品牌的优劣和价格。

前段,她从网上了解到,去年开始被上海公安部门查处的“仿冒婴儿乳粉案”中的犯罪嫌疑人在长沙也设置了一个窝点,生产假冒的雅培奶粉达1万多罐,目前还有3300罐假冒雅培奶粉没有查明下落。

后来又从食药监总局的公告中得知,上海市公安部门已经对查获的假冒乳粉进行了产品检验,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不存在安全风险。

但是吴玲觉得食药监总局的信息披露像挤牙膏,最初不披露,后来说有假冒雅培奶粉,再后来又说贝因美也卷入此次假冒奶粉案中。吴玲说,从去年上海公安查处到这些品牌的公布跨度半年,“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的孩子食用了这些奶粉。”

吴玲了解到上海公安机关委托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对冒牌“雅培”婴幼儿配方乳粉进行检验,共检测微生物、营养素等14项关键项目,所检项目均符合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钙含量略低于“雅培”婴幼儿配方乳粉标签明示值。

吴玲说,“涉案奶粉有雅培、贝因美,为何只有假冒雅培奶粉的检测结论?另外,为何不公开检验报告,只公布检验结论?若没对涉案品牌全部做检测,就说涉案奶粉符合安全标准,让我这个准妈妈心里都没法踏实,最好能公开全部涉案奶粉的检验报告全文。”

在她给国家食药监总局的信息公开申请表中所需信息的内容描述中,吴玲写道,“我作为一个怀孕的准妈妈非常关注奶粉安全,觉得公开全文才更有说服力,请满足一个准妈妈的知情权!”在她给上海市公安局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中也表达了类似的内容。

为了能早日得到检验报告内容信息,她在获取政府信息方式一栏选取了“电子邮件”选项。“对方把检验报告扫描后发我电子邮箱就行,这样相对会快一些。”吴玲说。

本台记者通过电话采访到吴玲女士,她说,每个家庭都有小孩,妈妈一般会怕奶水不足,国产奶粉会经常隔三岔五地爆出假冒产品,甚至造成婴儿死亡。她说,写出两封公开信,目前只收到一封上海公安局的回信,称他们没有责任公开信息,回信也没有盖公安局的公章,他们等于什么都没有回复她。

吴玲女士说,她打算继续等,看另一封信如何答复。她说,现在国内家庭条件稍微好一点的,都是从国外邮寄奶粉过来,家庭条件一般的只能买国产奶粉,但又非常不放心,因为有些不合格奶粉检测之后并没有下架。我们消费者不可能自己去把每一瓶奶粉都检验一下。吴玲女士说,她现在快要生第二个孩子了,不敢给孩子喝冲泡奶粉。最近爆出在长沙附近查出一个生产假冒奶粉的窝点,而且现在也没有检验奶粉的严格标准。

吴玲最后表示,她的第二个孩子还有几个月就要出生,目前她自己建立了一个妈妈网,一起交流有关育儿的各种问题,网上的妈妈们也都支持她要求政府信息公开。

请您收听节目并发表对节目的意见和建议
妇幼论坛节目主持人梒青的推特 (TWITTER)
地址是:HANQING8

欢迎您和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