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生老病死: 生不起 病不起 老不起 死得起?(下)


2018.09.07
20180706100652931.jpg 現在中國的老齡化問題那麼嚴重,許多老人無法做到老有所養,由於沒有依靠或家庭貧困,養老機構不願接收,面臨十分悽慘的晚年。(AFP)

在上一期的節目裏,我們播出了探討中國生育和養老專題的上集。生老病死是自然週期和人之常情,緊密相聯,但在今天的中國,這四個人生階段卻可能沒有辦法自然銜接起來。在上集節目裏,我們探討了中國生育問題的方方面面,包括從實施了近40年的嚴酷的一胎化政策,到如今政府試圖刺激人口增長。雖然近年來官方放鬆了計劃生育政策,但嬰兒潮並沒有如期出現。今天的中國生育率世界最低、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我們今天播出的下集,將聚焦中國人口的老齡化和養老問題。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目前中國60歲以上人口已經超過2.4億,佔比達到17.3%,而政府也把以往信誓旦旦的破除養兒防老觀念、養老由國家和政府包的誓言擱置一邊。從中國官方媒體30多年來在養老問題上宣傳口徑的大相徑庭,我們可見一斑:

1985年,官方宣傳“只生一個好,政府來養老”;

1995年,“只生一個好,政府幫養老”;

2005年,“養老不能靠政府!”

2012年,“推遲退休好,自己來養老!”

2015年,“一個難養老,再生一個好!”

在美國的人權組織中國婦權網負責人張菁女士在接受本臺採訪時說,中國政府當年強制實施一胎化政策,宣傳“只生一個好,政府幫養老”,近40年過去了,現在中國的老齡化問題那麼嚴重,許多老人無法做到老有所養,而且政府多年來強制計劃生育,卻沒有對老年人養老有一個很好的規劃和長期的投資:

“政府只保障離休和退休幹部,絕大部分老年人退休後基本工資也就是一兩千塊錢,進不起老人院,看不起病。即使離退休老人,他們在當年計劃生育時也是身受其害,他們多數只有一個孩子。如果孩子在國外安家,他們在國內就變成了孤獨老人。”

美國紐約時報日前發表了一篇題爲《一個沒用的中國女兒的悔恨》的文章,或許可以洞見中國老人之困境。像許多同齡人一樣,這位旅居美國的中國女兒是家裏的獨女,她在紐約時報的文章這樣寫道:

直到一週後,我才發現我母親中風了。

她是一個典型的中國母親,沒有告訴任何親戚她的病情。她不想給人添麻煩:她沒有告訴我的兩個表親,因爲她認爲他們要忙着照顧年幼的孩子。她沒有告訴我,是因爲她不想讓我改變計劃——申請博士學位,繼續寫英文小說。我是在她的狀況惡化之後,才知道這件事的——她沒有及時去醫院,而且也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我被告知,還不到60歲的她,恐怕餘生都將不良於行。

我被這可怕的消息,以及無法承受的母愛嚇傻了。我跟表親通了話,他讓我不要回去。“哪怕你馬上坐飛機回來也沒用的,”他說。

我們對本不應該感到內疚的事情懷有內疚之心。而母親也責備自己:“女兒生活的關鍵時刻,爲什麼我偏偏在這個時候生病,”最近和她視頻通話時,我告訴她,我想給她買個輪椅。“我不需要,”她說。“我能一瘸一拐慢慢走,”我堅持讓父親坐出租車幫母親跑腿,但他又一次在悶熱的夏日騎着電動自行車穿過城市。

“別擔心我,”母親對着手機鏡頭笑着說。“追求你在美國的夢想。”我知道眼淚是沒用的。承諾也毫無用處。甚至我的決定也沒有用處。無論我選擇回家照顧她,還是留在美國繼續追求夢想,不管選了哪一種,遲早都會後悔。我總會責備自己沒有足夠的勇氣走另一條道路。

張菁女士對此評論說:

”紐約時報那位中國女孩子的話一點都不假。我的侄女父母病了,從來都不告訴她,家裏只是報喜不報憂,這造成老年人心靈上的空虛和孤獨。人們最怕的是孤獨,孤獨給老年人帶來心理上的苦難,可以引發身體上的疾病。這些老人的生活品質也不會很好,即使他們喫得好住得好,可是想念孩子,既喫不下去也住不下去。就算孩子不在國外,孩子大了自己有自己的家庭,孩子一忙哪裏顧得上?以往幾代同堂的事情越來越看不到了。”

子女少、壓力大,家庭傳統養老功能弱化,是中國老年人面臨的一大問題。 “養兒防老”,是中國傳統養老方式的基本特徵,在儒家思想影響下,家庭養老觀念根深蒂固,相當長時期內,人們都是通過生養子女來解決養老問題。不過,如今這一傳統模式正受到各種因素的衝擊,家庭養老功能不斷弱化。

中國官方媒體援引在江蘇南京工作的一位女士的話說,“最怕一個電話打來,是爸媽生病的消息。”去年自己的母親動了個小手術,她請了一星期假回去照顧,這件事讓她開始考慮要不要回老家,“父母年齡越大,越覺得有個兄弟姐妹該多好啊”。

這是中國許多獨生子女的寫照。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正在步入老年,“421”家庭模式作爲今後幾十年的主流家庭模式。從養老角度講,無論經濟來源、生活照料,還是親子交往、親情慰藉,老人能從唯一的孩子身上得到的都很有限。

中國官方媒體還援引另一位30歲女士的話說,“我的孩子2歲,日常工作加上照顧女兒已經忙得焦頭爛額,父母有個小病小災都不敢告訴我,說了也是白着急,我幫不上什麼忙。”這位女士是家中獨女,雖然跟父母同住在洛陽,但見面的機會並不是很多。她的父母都是退休教師,經濟壓力不大,她最擔心的是老人一旦生病,沒有人照料:“我老公也是獨生子,將來四位老人年齡都大了,想想就發愁!”

但更讓人發愁的是,是老年人老了病了以後又沒有經濟能力。一般發達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時,人均GDP一般都在5000到10000美元以上。而中國開始人口老齡化時人均GDP剛超過1000美元。據中國官方的統計數字,中國城鄉60 歲以上老年人口貧困率約爲17.5%,遠高於經合組織國家的平均水平。

張菁女士對此評論說:

“政府應當更多地把投資投到貧困的鄉村、城鎮,幫助那些窮苦老人。這些人在青壯年時爲國家盡了心力,黨一號召計劃生育,他們也只能生一個,生兩個就被強制流產、被罰款搞得死去活來,他們是最悲慘的一代,如果他們今天還得不到政府的照顧來安享晚年,對他們非常不公平。“

當然,張菁女士說,這些老年人不可能像年輕人一樣爲自己維權和上訪,但他們的下一代應該明白上一代經歷的苦難:

“你認爲政府的政策不好就應當奮起反抗,不能再像老一代那樣默默忍受被忽悠,一次一次地爲國家犧牲家庭犧牲自我。下一代必須覺醒,要認清真相,認識到老齡化社會是怎麼形成的?它帶來了什麼後果?今後應該如何彌補?中國的學者和下一代的年輕人應該把這些問題理清楚。”

張菁女士接着對中國和美國的養老作了比較:

“比如在我們紐約的華人社區,有各種各樣的老人院,從申請成立的資金到後續補給,政府都會支持,包括午餐活動費、交通費和醫藥費等等。從中國大陸來的一些老人,有些以前是國家幹部,到美國進了老人中心以後,在裏面唱紅歌唱社會主義好,然後人就留在美國。他們所有的醫療保險、老人保險全是政府包了。”

張菁女士說,在美國,老人有病了就打個電話,醫生和救護車就來了,平時出門探親訪友也有車來接送,相當於中國的部級待遇。還有的老人享受美國房屋補助,住在女兒兒子家政府還每月給他們好幾百塊錢的房屋補貼,這是美國對老人的政策。

張菁女士說,在中國,中國人有責任贍養父母;在美國,父母有責任撫養孩子,孩子沒有責任贍養父母:

“美國老人福利好,所以即使華裔老人在美國也有孤獨感,但也不願意回去,特別是在國內條件不好的老人,打死他都不回去。而像我的父母,打死他們都不會過來,因爲他們是離休、在國內福利很好。一般老人不願意回國是他們在國內老不起,也病不起。在美國是政府和納稅人出錢照顧你,這也是爲什麼美國的稅高,用來養老人、病人和弱勢羣體。在美國的華裔老人也會有孤獨感,但是他們的生活安定,餓了病了有人管,住院、拿藥也不要錢,還有家庭護理上門幫助,這在中國能行得通嗎?”

可是,你說中國政府沒錢嗎?張菁女士說,中國在世界大撒幣可是出了名的,但是對老人、孩子和婦女,就照顧得特別差:

“看到中美這種比較,覺得很寒心。有些中國老人來了美國也不珍惜,還帶來了中國人的貪婪,什麼東西都往家拿,搶着去領免費食品,不考慮其他的人。”

張菁女士說,現在中國政府還有意無意地鼓勵全民打麻將,因爲人們一打麻將一賭博,就忘記了痛苦和寂寞,而且政府不用花錢。在照顧老人上,中美有天壤之別。”

快速老齡化的中國,如何養老是不可迴避的大問題。根據中國官方預測,到2030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占比將達25%左右,中國將提前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到2050年前後,中國老年人口數量將達到峯值4.87億,佔總人口的34.9%。更加令人擔憂的是,當前中國養老金面臨的形勢極爲嚴峻。中國社科院2018年發佈《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指出,養老金的收入增速已經下降到10%以內,但支出增速卻在高位運行,目前累計結餘增速已經下滑到5%的水平,基金備付能力相比過去5年下降1/3。掙錢的人越來越少,要花錢的人越來越多,會影響到老人購買社會養老服務的能力。而目前中國養老服務的社會供給不夠,傳統家庭養老模式不再有效等等,都是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決議,全面實行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以應對人口老齡化。但問題是,政府放開二胎後,中國的生育率並沒有上升。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客座教授、人口問題專家、《大國空巢》作者易富賢先生說,中國的生育率在全世界最低:

“中國2015年全國生育率是1.05,全面放開二孩之後,政府以爲生育率可以達到2.1,但是現在看來根本不可能。2016年的生育率只有1.24,2017年只有1.2左右,2018年出生人數是大幅下降。我估計生育率應該低於1.1,甚至可能連1.0都不到。本應在全面二孩出生的高峯期卻出現如此低的生育率,可見中國的生育環境有多麼惡劣。尤其是中國東北,生育率下降超前全國十多年。2015年東北的生育率只有0.56,這對於一個有一億多人口的地區來說,令人震驚,這意味着下一代人只有上一代人的四分之一,人口老化極爲嚴重。”

易富賢先生說,臺灣和韓國的生育率現在是1.2左右,而東北的生育率連韓國和臺灣的一半都不到,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而且中國今後生育率的趨勢是會沿着東北的老路繼續下降,鼓勵生育的難度會非常之大。隨之而來的養老問題也會越來越嚴重,從上個世紀70年代的“只生一個好,政府來養老,到如今的“一個難養老,再生一個好!”易富賢先生說,所謂養兒防老全世界都是如此,包括社保也一樣,本質上是靠下一代人來養上一代人。如果下一代人口不足,那麼無論是家庭還是社保都面臨危機。易富賢先生接着說:

“中國社保制度確實不夠好,但即便是像美國和歐洲這樣社保制度很完善的地區,養老也出現問題,而中國今後的人口危機比美國和歐洲還要嚴重得多,比如2050年中國只有1.7個勞動力對一個老人,美國還有2.4個勞動力對一個老人。目前美國和歐洲都在推遲退休年齡,比如,以前英國女性是60歲退休,男性是65歲退休,後來因爲社保資金不夠,現在英國男女的退休年齡都推遲到69歲。”

易富賢先生表示,中國現在的年輕人肯定要到70多歲才能退休:

“所以不論從個人還是國家來說,都應該多生孩子,因爲社保制度只是做麪包的技術,技術再高,你還需要麪粉。中國目前雖然做麪包的技術也不夠,但最關鍵的是缺乏麪粉、缺少人口,正所謂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所以現在當務之急是中國要出臺一些鼓勵生育的措施和政策,用愛心來歡迎每個生命。”

易富賢先生特別強調,由於婦女的壽命一般比男人長,所以在中國的養老問題上,最大的受害者是婦女:

“婦女壽命一般比男人長六到七歲,男人70多歲退休後活不了多少年,加上有妻子陪伴,因此晚年問題不是特別嚴重,但對婦女來說就很嚴重,因爲女人壽命比男人長,因此,今後中國老年婦女面臨的危機最大。所以,你讓年輕婦女沒有生育的機會,那麼她們老了以後就沒有生存的機會,老年婦女的生計會很艱難。爲保障中國婦女權益,現在要放她們一條生路,那就是自由生育的出路。”

易富賢先生最後指出,生育和養老緊密相聯,面對中國日益嚴重的老齡化和養老問題,中國政府全面放開生育、儘快出臺各種鼓勵人們生育的優惠政策,已經刻不容緩。

請您收聽節目並發表對節目的意見和建議
婦幼論壇節目主持人梒青的推特 (TWITTER) 地址是:HANQING8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