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集:西藏問題是怎樣產生的?(上)
2009.11.03

採訪時間:2009年1月10日 採訪地點:達蘭薩拉-華盛頓
採訪人:北明(自由亞洲電臺•“華盛頓手記”專題節目主持人)
播出時間:2009年3月11日
被訪人:李江琳,獨立作家。上海復旦大學英文系學士,山東大學美國文學研究所,美國麻省布蘭戴斯大學碩士。從2004年開始獨立研究西藏問題,目前着重研究西藏流亡史。從2007年以來,已經在印度和尼泊爾走訪了14個西藏難民定居點。
北明:
“西藏問題”這四個字在“中國政府有關會談的新聞聲明”中是被打了引號的。您認爲西藏問題是否真實存在?存在的標誌是什麼?
李江琳:
“西藏問題”這個詞公開提出來,我記得是在1959年拉薩事件之後。1959年5月,人民日報出版社公開出版了一本書,叫做“關於西藏問題文選”,人民出版社同時也出版了一本書內容基本相同的書,叫做“關於西藏問題。”也就是說,在1959年之前,西藏不是沒有“問題”,只是大家都不知道這個問題的存在,因此,“西藏問題”不僅存在,而且從50年代以來就一直存在。
就現階段而言,我認爲“西藏問題”的存在至少有三個標誌:
1)。西藏的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流亡境外半個世紀。作爲藏傳佛教的最高領袖,達賴喇嘛本來應該是在西藏境內,居住在布達拉和羅布林卡宮的,爲什麼他會離開西藏?爲什麼他一直無法返回?爲什麼他離開西藏之後,在不到10年之內,會有8萬多藏人追隨他離開,因而建立了一個流亡社會?1959年之前,西藏曆史上從未有過這樣的大規模逃亡,顯然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2)。從1956年起,西藏周邊地區就開始出現暴動,官方語彙稱之爲“叛亂”。1956年到1958年,事實上西藏周邊地區的藏民全面暴動,涵蓋的地區非常廣泛,青海,四川,雲南,甘肅,差不多藏民居住的地區全都出現了規模不等的暴動,只有衛藏,也就是達賴喇嘛和班禪喇嘛管轄的地區,還比較平靜。這些地區的暴動遭到相當殘酷的鎮壓,倖存者逃往拉薩,但是無法停留,於是他們又逃到解放軍尚未完全控制的山南。在山南重新整合,把原先自發的,各自爲陣的反抗力量統一起來,成立四水六崗衛教軍,於是發展成西藏三區藏民的全面暴動。
整個過程持續了將近八年,從1956年到1963年。在此之後,以尼泊爾的木斯塘爲基地,游擊隊還斷斷續續騷擾了將近十年,直到1972年才完全結束。也就是說,從1956年到1972年,藏民在不同地點進行了長達16年的武裝反抗。而且,1959年3月以後,每隔大約20年左右,西藏就會出現暴動,而且暴動的地區越來越大,暴動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文革期間不少地區還出現了“再叛”,也就是說,藏人的反抗已經持續了整整三代人。如果西藏三區沒有嚴重問題,怎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3. 五十年來,藏人不間斷地逃亡。從1991年來的統計,平均每年有2500到3000人離境。如果不存在問題,爲什麼會有這麼多人逃離?
所以,不承認西藏問題並不等於不存在西藏問題,只是說明不願意面對這個問題而已。
北明:
依據您最近的調查,藏民是從什麼時候起陸續逃離故土的?逃離者主要來自哪個區域?
李江琳:
“在平叛改革中,個別地區發生鎮反打擊面偏寬,以及過早提出辦合作社試點等問題,截止1961年1月,2邊民外流萬餘人,損失牲畜10萬餘頭(只)。”( “中國共產黨西藏自治區組織史資料”69頁)這裏的“2萬餘人”指的僅僅是現在的西藏自治區範圍內,不包括周邊藏區。逃亡者來自西藏三區,但是西藏自治區周邊地區比較多一點,而且這個趨勢越往後越明顯。最近這些年的情況是:三分之二的逃亡藏人來自康區和安多,即西藏自治區周邊的藏區。
北明:
除了中國官方的宣傳,國際輿論一般認爲,西藏的厄運是從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兵西藏,藏人被迫簽署“十七條協議”開始的。既然如此,爲什麼遲至1959年之後,藏人才開始逃離他們的故土。在簽署十七條協議之後,相關的藏區發生了暴動,這些暴動是如何發生的?
李江琳:
最早發生暴動的,都是先“解放”的藏區。比方說,四川甘孜地區。1955年12月,四川首屆人大三次會議,通過在甘孜州實行土改的決議,兩個月後,1956年2月15日,色達縣就發生藏民暴動。接下來,2月28日,白玉縣藏民暴動,29日,新龍縣暴動,3月,理塘暴動,到1956年3月底,甘孜地區有18個縣的藏民暴動,有1萬5千人蔘加(甘孜州志“)。政府調動大量正規軍來鎮壓,不僅動用步兵,炮兵,還調動了騎兵,空軍也參戰,空中地面力量都用上了,土改演變成了戰爭。
(北明:李江琳的調查顯示,隸屬中央政府的西藏自治區籌委會的成立,是藏區暴動事件發生的起始點,而土改是暴動發生的直接原因。她說:)
李江琳:1956年7月,也就是籌委會剛剛成立,昌都地區就發生暴動。到1958年,發展成全區性的暴動。爲什麼在成立籌委會之前沒有發生暴動呢?因爲在1956年籌委會成立之後,西藏工委就開始大力宣傳土改,而且派工作組到四川等地去“取經。昌都在邊界上,四川藏區土改是怎麼進行的,土改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導致什麼樣的後果,昌都那邊的人很清楚。一聽說去那邊“取經”顯然就是要按照那裏的方式土改,當地藏民馬上就上山打游擊去了。
青海果洛地區也是這樣,果洛工作團進去的時候風平浪靜,上層人士,平民,僧侶都沒有反抗,相反還幫了很多忙,可是到1958年,發生了全面暴動。爲什麼?這也跟土改有關。
北明:請問土改爲什麼直接導致藏民暴動?
李江琳:大多數大多數中國人都沒有意識到:土改的目的不僅是要徹底改變農村的社會結構和組織形式,而且要改變人民的意識形態。因此,土改過程中還伴隨一個“破除迷信,移風易俗“運動。這個運動的標誌就是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拆毀,改造寺廟,沒收寺廟財產,直接或間接強迫僧尼還俗。這種土改方式基本上照搬到了藏區,結果上層下層都開始反抗。
(北明:李江琳以青海果洛整組自治州的暴動,具體說明暴動的情況。她引證說:)
李江琳:果洛暴動的原因,果洛藏族自治州前州長達傑的書“果洛見聞與回憶”中有這樣一段話:
“在果洛歷史上,1958年是難以忘懷的一年。這一年,在全國農業合作化運動高潮的推動下,中共果洛州委依照青海省委關於加快畜牧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指示,在沒有思想準備,沒有實踐經驗,沒有羣衆基礎的情況下,倉促下達公私合營和牧業生產合作任務指標,想用簡單的一聲號召的辦法來改造私有制。結果遭到一些部落的抵制,導致了局面的失控。最後動用軍隊進行了'平叛'。結合平叛,實行'邊打邊改“的政策,還錯誤地提出'消滅封建制度和社會主義革命同時並舉,畢其功於一役'的方針,要求'兩步並作一步走。“隨着'人民公社”的出現,又強迫牧民一舉實現了公社化,稱之爲'一步登天。“這些不合科學的作法不僅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損失,而且嚴重地影響了果洛藏族對共產黨的敬意和對社會主義的信念,留下了許多隱患和不利因素。“(這段引自”果洛見聞與回憶“)(95頁)
雖然他只提到“人力,物力,財力的損失,沒有直接提到”生命損失,但是至少說明了果洛暴動和“社會主義改造”之間的因果關係。
北明:中央西藏政府插手之外的地區情況如何?
李江琳:那幾年裏,恰恰在當時噶廈政府和班禪堪布廳管轄的範圍內,沒有發生暴動,但是人心惶惶,達賴喇嘛一看局面無法控制,跟張經武反覆交涉又沒有結果,給毛澤東直接寫信反映情況得不到迴音(北明:1950張經武年是中央政府人民武裝部部長,曾參與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西藏的昌都戰役的部署和領導工作。1951年,是中共中央派駐西藏的軍人代表)李江琳:而且當時國際社會對西藏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絕望之下,他就想借去印度訪問的機會出走。他一走西藏局面就會徹底失控,中央爲了安撫西藏上層,通過他們去影響民衆,趕快宣佈“六年不改。”當然這不過是個“緩兵之計”暴力土改只是時間問題,意識形態完全不同,衝突不可避免,最終導致達賴喇嘛出走。現在我們所知的“西藏問題,就是這樣產生的。
因此,現在的“西藏問題,不是1951年產生的,而是從1956年開始,在西藏周邊的藏區進行暴力土改以後產生的。
後來勝利的一方稱之爲“武裝叛亂”,失敗的一方稱之爲“武裝起義,但是不管稱之爲什麼,有一點是無可置疑的,那就是:在那段時間裏,西藏三區發生了一場實實在在的戰爭。而這場發生在中國境內,長達七年多的局部戰爭,中國人當時一無所知,現在瞭解到的,也是宣傳多於史實。
未完待續
(注:訪談文本爲被訪者親自整理。自由亞洲電臺中文部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