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军事无禁区:灰色地带战争

0:00 / 0:00

本栏目每周五首播新节目,之后还有几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听,或透过 YouTube及 RFA官网收听。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

新年伊始,习近平1月4日向全军发布开训动员令。这是他连续第4年发布开训动员令,吹起解放军练兵备战的号角。

四个转变

今年的开训动员令不同往年。它是在去年11月初,解放军开始施行《联合作战纲要(试行)》的背景下发布。该《纲要》是习近平推动军改后的首部作战条令,也是第五代作战条令,显示解放军将按新的纲要施训,进入新的军事训练转型。2021是开局之年,影响深远。

根据新的军事训练要求,解放军将要做出4个转变:由被动适应战争向主动设计战争转变;从合同训练为重心向联合训练为重心转变;由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向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转变。这3个转变,我在本栏目先后做过说明。唯独第4个转变,首次强调:”由打赢当面对手为主向制衡对手为主转变”。

所谓”当面对手”,顾名思义,就是台湾,也包括周边敌对国家。一旦有事,解放军希望能够打赢。这是理想状态。问题是,大国不会袖手旁观,尤其是美国的回应。在习近平的历次讲话中,只要提到”战略制衡”,主要指向大国博弈,而非一般国家。对照当前和未来的局势,这个”制衡对手”指的就是美国。

美中大国竞争的时代已经来临。在习近平眼中,打赢当面对手是治标;如何在大国博弈中制衡美国、在国家利益拓展中慑控美国、在重大军事斗争和战争中战胜美国,才是治本。因为,当今世界也只有美国有能力影响中国当面与周边的基本战略态势。

习近平今年向全军发布开训动员令,把制衡美国列为新的军事训练转型重点之一,指出要跟踪研究对手的技术装备、作战运用、战略策略,以及紧盯对手弱点。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原则,创新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练好制衡制胜之道。具体怎么做?台海形势可能是一个缩影。

灰色地带战争

根据《路透社》去年12月的一篇特别报导指出,解放军正向台湾采取”灰色地带”战争(gray zone warfare),这是一种非常规的冲突形式,目的是消耗台湾,迫使台湾屈服,不需要大动干戈。

一些现任和前任的美台高级官员对《路透社》说,解放军发动一波又一波的空中扰台行动,可与两栖登陆演习、海军穿越台海、网络攻击和外交孤立等做法,相辅相成,以削弱台湾的抵抗意志。

这些行动都在战争门槛之下。观察家指出,既然”灰色地带”战争有效,两岸不太可能发生全面战争。中国不需要一枪一弹,持续向台湾施压,也许就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消息人士说,这并不代表解放军放弃对台常规作战的评估,而是至今并未看到中国准备战争的迹象。

所谓”灰色地带”战争,目前并无准确定义。美国国防部在《2018国防战略》(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2018)报告中提出,一些修正主义强权,在非武装冲突的竞争下,利用腐败、掠夺式经济、宣传、政治颠覆、代理人,以及威胁或使用军事力量来改变一些国家。这些作为非常符合”灰色地带”战争的内容。

所谓”一些修正主义强权”,指的就是俄罗斯和中国。尤其是俄罗斯,2014年处理乌克兰危机,以及兵不血刃并吞克里米亚,可以说是”灰色地带”战争的典型代表。习近平曾要求解放军,深入研究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所采取的军事行动,对于解决台湾问题不仅带来启发,更具现实意义。

俄罗斯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公开宣称:”使用非军事手段实现政治和战略目标,被证明远比使用武力更加有效。”(美联社图片)
俄罗斯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公开宣称:”使用非军事手段实现政治和战略目标,被证明远比使用武力更加有效。”(美联社图片)

克里米亚事件

2014年爆发乌克兰危机,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以新的思维,重新定义这场不宣而战的军事冲突。当时俄罗斯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公开宣称:”使用非军事手段实现政治和战略目标,被证明远比使用武力更加有效。包括使用不对称手段,派遣特种部队渗透,利用敌国内部分歧,以及广用宣传工具等。”

2014年5月,普京为300名参与报导克里米亚事件的国有媒体文字和摄影记者颁发奖章,就能看出普京对媒体的重视,并把媒体战视为战力的一环。

这种融合军事和非军事元素,在传统和非传统之间交互使用,令北约(NATO)措手不及,而称此为”混合型战争”。这个名词最早由美国人提出,俄罗斯把它运用得熟练到家。

乌克兰危机发生前,俄罗斯运用法律、信息、心理、人道主义、意识形态、外交、经济、网路战等不对称手段,营造政治和军事上的有利态势,并以假信息误导民众,为后续准军事行动创造条件。

等形势明朗,俄罗斯以突击检查之名,在边境部署重兵,形成压力却隐而不发;同时支持乌克兰东部亲俄势力,向冲突地区输送武器和培训人员。

一旦进入行动阶段,俄军发动空天优势,对敌进行袭扰并施以精准打击。特种部队快速收拾残余敌人,控制局面,不让冲突升级,形成既成事实,外界难以介入。

2014年俄罗斯派遣没有佩戴徽章标识的武装人员“小绿人”进驻克里米亚。(维基百科)
2014年俄罗斯派遣没有佩戴徽章标识的武装人员“小绿人”进驻克里米亚。(维基百科)

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中所使用的黑客行动。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持续发酵,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DNC)和民主党国会竞选委员会(DCCC),被证实遭到具有俄罗斯军事情报背景的网络间谍组织侵入,其目的未必是(或无法)捣毁美国的选举制度,或刻意针对某个候选人或某个政党,而是藉此唤起民众对美国标榜的自由和公平选举制度的质疑。

空前压力

美国网络安全专家说:过去20年美国政府在网络空间,过于关注发展具有攻击效益的网络炸弹(cyberbombs),俄罗斯则把网络战的真正威力放在心理层面,以此改变民众对既存现实的认知。这种做法往往比网络攻击更具杀伤力,破坏性也更为持久。

2016年3月,习近平要求解放军国防大学,深入研究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所采取的军事行动,把研究成果融入军事教学之中。俄罗斯以兵不血刃并吞克里米亚,固然时空背景有利于俄罗斯,未必能全盘复制。但是她游刃于灰色地带的操作手法,毫无疑问,为今后中共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一个可资借镜的案例。此后,”台湾版的克里米亚事件”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路透社》引述台湾一位负责大陆情报高级官员的话说,中国军方数十年来一直讨论如何武统台湾,而这些大多处于”理论探讨”阶段。去年起情况有了”明显改变”,解放军开始制定可能的行动计画。这也许能说明,去年开始中国军机和舰艇频繁而密集的到台海周边演训,一方面是夺取在台海地区的战略主动权,防止美军介入而陷入被动;另一面是战场经营,压缩台湾的防卫空间,打击台湾的民心士气。

台湾国防部长严德发去年底在立法院备询时说,从去年1月至10月初,台湾空军针对周遭敌情威胁,紧急出动战机共4,132架次(包括训练、海空战备巡航和联合护渔等任务),其中2,972架次是应对中共战机,占总数72%。同时,台湾动用多于共机74%的架次进行监侦拦截。可以说,去年共机侵扰台湾防空识别区(ADIZ)和逾越台海中线的架次,创下30年来新高。对台湾空防造成空前压力。

去年1月至10月初,台湾空军紧急出动战机2,972架次应对中共战机侵扰台湾防空识别区。图为中共运-8反潜巡逻机。(台湾军闻社)
去年1月至10月初,台湾空军紧急出动战机2,972架次应对中共战机侵扰台湾防空识别区。图为中共运-8反潜巡逻机。(台湾军闻社)

海上情况亦复如此。去年1月至11月初,台湾海军出海应对中共舰艇达1,223艘次,比上年增加47%,也创下历年新高。

撕裂对立

美国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的一名高级官员对《路透社》说,美国已经向台方建议,不需要每次中国反潜巡逻机侵入台湾西南防空识别区时,紧急出动战机。因为距离台湾本岛还有100多英里,虽然接近,还不足以构成威胁,否则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对台湾来说,这种”不必要的负担”,在中共军机大举侵入台湾防空识别区的初期阶段,是必要的学费。一旦进入常态,就要做出调整,否则台湾空军长期处于高张压力,终将难以支撑。而这也是解放军的目的,不费一枪一弹,拖垮台湾空防。

在信息安全方面,台湾行政院资讯(信息)通信安全处透露,台湾公部门每月遭受境外网络攻击次数平均达3,000万次,推估一半以上来自中国,台湾成为世界受到网络攻击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为此,2019年底,美台两国首度共同举办国际网络演练。美国在台协会(AIT)代理处长谷立言(Raymond Greene)说:今天面对的最大威胁,不再是登陆部队,而是黑客利用网络,窃取最有价值的资料数据,威胁产业、基础建设和民主体制。

根据瑞典歌德堡大学主持的一项民主指标研究(Varieties of Democracy)计划调查显示,台湾从2013年起,连续6年一直是”遭受外国假信息攻击”最严重的国家,名列世界第一。台湾的政经社会被严重撕裂,纷扰对立不断。据调查,假信息的最大来源也是中国。

以上这些都是”灰色地带”战争。中国对付美国的作法虽然不同,但是原理相通,就是在非武装冲突的竞争下,逐次削弱美国的影响力,进而达到战略制衡、战略慑控,乃至战略决胜的目标。

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谢谢大家收听。下次再会。

撰稿人/亓乐义

(本节目主持人为长期关注两岸和印太军事安全事务的军事评论员,文章代表评论员个人观点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