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每周五首播新节目,之后还有几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听,或透过 YouTube及RFA官网收听。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
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发动乌克兰战争将近10天,呈现边打边谈的局面。普京原想以北东南多路并进牵制乌军的外围主力,同时以特种作战从外线直插首都基辅进行斩首行动,击杀或抓捕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总统,推翻乌克兰政权,展开由普京主导的俄乌谈判,完成第一阶段目标。但是突击行动失败。
边打边谈
由于俄军初期攻势不如预期,2月28日俄罗斯和乌克兰举行首轮谈判。乌方要求俄军立即停火并从乌克兰领土撤军。俄方则把乌克兰去纳粹化和去军事化作为谈判焦点。双方并无交集,也不放弃谈判。
俄罗斯代表团负责人、总统助理梅金斯基(Vladimir Medinsky)指出,双方就所有议题进行讨论,”已经找到一些观点,根据这些观点可预测一些共同立场。”下一次会谈将在波兰与白俄罗斯边境举行,主要是商定继续谈判的进程。他还说,停火问题将在俄乌谈判中讨论。
预料谈判会持续下去,但无法确信会有结果,更不意味俄军会放缓攻势。俄军公布战情显示,到3月1日共摧毁乌军基础设施1,146处,比2月28日公布数字增加3%行动放缓。到3月2日转眼上升35%,再次拉高攻势。为尽快击溃乌军主力作为谈判筹码,普京将发动新一轮强劲攻势。若乌克兰军民誓死抵抗,化整为零,又有西方援助,战争有可能拖到数周或数月。若俄乌谈判出现戏剧性变化,又另当别论。
此前,普京2月27日突然下令提高核武战备。俄军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包括战略火箭兵、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及远程航空兵,开始加强编制执行战斗值班。该命令完全超出普京对外宣称的行动目标。乌克兰是无核国家,北约与美国亦无派兵到乌克兰作战。即使西方国家提供军事援助,也都是常规防卫性武器。普京无端无理发出核威慑,究竟企图何在?
核武要胁

3月1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终于给出答案。他指责美国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基本规定,仍然在一些欧洲国家部署核武器。另外,北约一些无核国家被赋予核任务,并且正在联合任务的框架下制定对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方案。俄罗斯不能接受,要求美国早该把核武器带回家并摧毁在欧洲的相关基础设施。
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Igor Konashenkov)3月3日指出,不久的将来北约基地、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应该会出现在乌克兰的领土。不知道他的根据从何而来,这只是俄方的分析,然而北约和美国已经宣布不会直接派兵介入,怎么还会有核武进驻?
原来普京的意图不只是分裂乌克兰,阻绝乌克兰投向欧盟和北约(NATO),更着眼于透过这场战争改变全欧的核武态势,进而重划欧洲整体安全架构,至少回到北约东扩之前俄欧的均衡局面。
问题是,普京既无上兵伐谋(谋略制敌)之能,又无伐交(运用外交)之力,只能伐兵(发动战争),还使用最下策的攻城之法,就是目前俄军在乌克兰的处境。逐次攻城,风险最高、代价最大。说明普京手边没有其他牌可打,只有武力,甚至扬言使用核武。看起来剽悍,家底却严重不足。
普京一直指责美国和欧盟策动北约东扩,到了家门口,威胁俄罗斯的安全。这话有几分道理。但是仔细想来,北约东扩的所有成员国包括东欧,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外力虽有策动,也要她们心甘情愿加入才行,而她们为何选择远离俄罗斯?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美国在欧洲储存核武器,也是为防范俄罗斯,因为俄罗斯约有4,500个核弹头,美国加上法国与英国核弹头约有4,300个,少于俄罗斯。况且俄罗斯拥有普京口中全球”无以匹敌的武器”,包括居于世界前列的高超音速武器,以及强大的常规武力。因此在整个欧洲地缘版图,谁更需要提高防卫能力?是那些在俄罗斯身边的中小型国家,她们都曾受过苏联的欺压,需要投向西方自保。
俄罗斯反对核扩散。但是普京动不动以核武要胁,反而助长非核国家想要发展核武自保,为防止核扩散做了最坏的示范。
超军事手段

普京发动乌克兰战争,眼光放得很远,手段却很粗暴,是冷战思维的延续。美国和北约的作法则不同。不直接派兵,而是运用经济、政治、外交等超军事的制裁手段,迫使俄罗斯知难而退。
起初不少人批评美国和北约软弱姑息,才让普京肆无忌惮。现在看来这种不硬碰硬的”间接路线”,可能比出兵更有效,也是冷战后大国竞争避免走向热战的一种新的尝试。其结果也许数周或数月后揭晓。
美国总统拜登(Joseph Biden)日前接受网络媒体人科恩(Brian Tyler Cohen)在YouTube视频网站采访时指出,美国有两个选择:开始第三次世界大战,和俄罗斯开战;或者确保违反国际法的国家付出代价。美国选择了后者。
拜登说,目前对俄罗斯的制裁历史上范围最广,包括经济制裁、政治制裁。美国的目标从开始就和欧盟与北约立场一致。俄罗斯将为侵略付出短期和长期代价,特别是长期代价。不仅欧洲、日本、韩国、澳大利亚都加入制裁行列。
由此可见,美国已从更高的战略视野看待战争,使用武力是最低层次。过去20年美军征战不止,国力大损。今天拜登政府做出调整,以超军事手段应对普京发动的乌克兰战争。
美国总统拜登3月1日发表国情咨文指出,美国与盟友连手对俄罗斯实施强有力的经济制裁,包括切断俄罗斯最大银行与国际金融体系的联系,阻止俄罗斯央行捍卫俄罗斯卢布,使普京的6,300亿美元的“战争基金”(外汇储备)变得一文不值。
美国还将与盟友连手,对所有俄罗斯航班关闭美国领空孤立俄罗斯,进一步挤压俄罗斯经济。卢布贬值30%,俄罗斯股市市值缩水40%,交易仍处于暂停状态。为应对冲击,普京下令从2月28日起俄罗斯出口商被要求出售80%的外汇收入、从3月1日起禁止俄罗斯公民把自己帐户的外币或存款记入外国银行。
确保北约

目前不好判断经济制裁对俄罗斯造成多大影响。伊朗2012年因为核计划被逐出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国际支付系统,导致失去50%石油输出收入,以及30%国际贸易收入。可见杀伤力之大。
拜登发表国情咨文指出,美国将与盟友支持乌克兰人民为自由而战,提供军事、经济及人道主义支援,以及超过10亿美元的直接援助。拜登重申,美国军队没有、也不会与乌克兰境内的俄军发生冲突。美军派往欧洲不是为了在乌克兰作战,而是保护北约盟友,以防普京向西推进。为此,美国动员地面部队、空军和舰艇,保护包括波兰、罗马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在内的北约国家。美国将与盟友以集体力量保卫北约国家的每一寸领土。
拜登还说,乌克兰人民以勇气反击俄军侵入,在接下来的几天、几周或几个月内,乌克兰人民将度过艰难时期。这是一场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民主国家正在崛起,世界显然选择了和平与安全的一方。普京对乌克兰发动战争,尽管在战场上取得进展。但从长远来看,普京将继续付出高昂代价。
根据目前的形势,乌克兰军民化整为零,尽量避免以大型编队与俄军正面迎战,保存有生力量做长期斗争准备。美国退役陆军上将、曾担任驻伊拉克多国部队最高指挥官和中情局局长的彼得雷乌斯(David Petraeus),2月24日接受《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访谈时指出,乌克兰领土比伊拉克大,人口比伊拉克多50%。俄罗斯能否占领乌克兰全境,肯定是普京心中最令他不安的问题之一。
豪猪战略
他认为,乌克兰能否抗击俄军,很大程度取决于乌克兰人民能否成功控制自己国家的大部分地区。换言之,战线愈长,战场愈广,对俄军愈不利,因为要分散兵力围剿,而这也有利于西方的军事援助散发各处。
不久前,彼得雷乌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会见乌克兰议会代表团成员对他说,乌克兰有几十个战斗旅,还有特种部队和几十个由平民组成的游击队。一旦全民动员,将使俄军的生活陷入煎熬,就像碰上全身带刺的“豪猪”(porcupine)难以吞下。
彼得雷乌斯认为,普京和俄罗斯高层领导应该记得苏联入侵阿富汗的10年有多痛苦,他们应该担心乌克兰很难占领。19万俄军听起来很多,但能否1周7天,每天24小时面对乌克兰人民的抵抗很有问题。若乌克兰动员大量民众投入战斗,19万俄军将无法应付。
普京可能没想到初战不利,更没料到他的入侵几乎遭到全世界抵制,并且使欧洲出现前所未有的团结。民主国家终将战胜。
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谢谢大家收听。下次再会。
撰稿人/亓乐义
(本节目主持人为长期关注两岸和印太军事安全事务的军事评论员,文章代表评论员个人观点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