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軍事無禁區:論持久戰-看北京對臺攻略

2022.07.01
專欄 | 軍事無禁區:論持久戰-看北京對臺攻略 北京對臺攻略是一場持久戰,取決於中美力量對比。圖爲習近平2019年國慶閱兵。
路透社圖片

本欄目每週五首播新節目,之後還有幾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聽,或透過 YouTube及RFA官網收聽。

聽衆朋友們,大家好。您現在收聽的是自由亞洲電臺的「軍事無禁區」欄目。我是欄目主持人亓樂義。今天來談臺海形勢。

每當談到這個話題,人們總會問中共何時對臺動武?有人說1至2年內,也有人推測2027年的機會最高,因爲是建軍百年,解放軍以武力完成統一具有時代意義。

戰略耐心

美國知名漢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黎安友(Andrew Nathan)6月23日以不同視角,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網站發表文章指出,對於北京即將攻臺的恐懼是多餘的,因爲中共對臺政策以”戰略耐心”(strategic patience)爲特點,對印度和南海等其他領土主張也是如此;與其付出高昂動武代價,不如耐心等待形勢成熟,迫使臺灣走上談判,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是一場持久戰,非短期內可以達成。

黎安友指出,中國領導人自信認爲,西方正在衰落,西太平洋地區的力量對比正朝着有利於己的方向傾斜,北京只需要阻止臺灣獨立就能控制局面。因此,中共在臺海周邊的武力展示並不是動武的前兆,而是爭取時間塑造有利態勢。

黎安友說,北京對臺政策有戰略耐心。(維基百科)
黎安友說,北京對臺政策有戰略耐心。(維基百科)

這個觀察確實有其深刻的依據。去年1月,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講話時說,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時與勢在我們一邊。”他甚至提到,世界進入動盪變革期,中國崛起是一大變量,“東昇西降”是趨勢,國際格局發展態勢對中國有利。但美國遏制打壓中國是一大威脅,既是遭遇戰也是持久戰。言下之意,基於美國因素,北京解決臺灣問題也將面臨一場持久戰。

黎安友還說,北京不僅對臺灣、對南海主權聲索,以及在中日釣魚島爭端和中印邊界衝突上都表現出戰略耐心,避免直接武裝衝突,逐步向對方施壓。北京在外交、經濟和軍事上運用“灰色地帶戰術”已經表明,中國的發展與安全戰略是面向長期而非短期。

事實上,“灰色地帶戰術”就是遊走於和與戰的模糊區間,利用戰爭門檻之下的認知戰和信息戰,以及機艦侵擾等方式脅迫對方,同時還能避開己方長期發展與安全戰略進程不被打斷的風險。中共運用這套手段在印太地區尤爲尖銳。從澳大利亞的經濟脅迫到與印度的實際控制線上的衝突,再到對臺灣日益增長的打壓和對東海和南海鄰國的欺凌騷擾,美國在該地區的盟友和夥伴承擔中國有害行爲的大部分代價。然而,這些都不構成戰爭行爲,中國的發展也未受阻礙。

中美力量對比

黎安友認爲,俄烏戰爭使中國看到動武未必能輕鬆戰勝臺灣的深刻教訓。兩棲作戰比陸地作戰困難得多,解放軍雖有軍改也未經實戰檢驗,而且美國協防颱灣的承諾持續增強。即使北京拿下臺灣,中國經濟也會因爲西方的制裁和封鎖遭受嚴重打擊。

有關習近平如何評估俄烏戰爭,外界無從得知,目前也只是常理判斷。但是作爲中國親俄外交的關鍵人物、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6月中旬被調離外交系統,降職出任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副局長的動向來看,證明北京高層要調整對俄政策,爲重建中美關係預作準備。因爲中國的主要戰略方向在東南沿海,搞好中美關係最爲關鍵。

樂玉成說,臺灣的邦交國早晚要清零。結果他因親俄政策失誤而被調離外交系統降職任用。(法新社)
樂玉成說,臺灣的邦交國早晚要清零。結果他因親俄政策失誤而被調離外交系統降職任用。(法新社)

習近平曾說:”我們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壞。”對俄羅斯沒有這麼說過。今年2月初,樂玉成宣稱中俄關系”上不封頂,沒有終點站,只有加油站”。話音剛落,就被俄烏戰爭證明犯下嚴重的戰略誤判,中國陷入被動,中美關係緊繃,不得不改弦更張。否則對臺海形勢不利,對中國發展大局不利。

由此可以這樣理解,基於內外部因素,北京對臺攻略只能是一場持久戰,勝算取決於中美力量對比是否出現翻轉。

黎安友提到的戰略耐心,確實是觀察北京對臺攻略的一個重要面向。但是從歷史實踐上看,國共內戰剛結束,毛澤東就急於對臺動武,準備在1949年冬季或1950年夏季攻取臺灣,即使解放軍不具備任何跨海作戰能力,戰機不足,運載船隻短缺,也無內應條件,都阻擋不了毛澤東解放臺灣的戰略急切感。沒想到,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中國的戰略重心向北轉移,攻臺行動暫時擱置。

逆時針方向

世事難料。朝鮮戰爭結束後,中國元氣大傷。1953年中國在蘇聯大力幫助下推動第1個5年計劃(簡稱一五計劃),並且參照蘇聯經驗,選擇一條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工業化道路,已無餘力發動對臺作戰。

到了1960至1970年代,中蘇兄弟之情因爲意識形態及國家利益的矛盾和衝突,而迅速惡化。蘇聯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中國被迫把主要戰略方向調整到三北地區(東北、華北、西北)。北京領導人稱,這一階段是中國戰略環境最爲惡化的時期,北有蘇聯、南有美臺,中國被夾在中間。爲了應付主要敵人(蘇聯),中國開始和她口中的”美帝國主義”交好,1979年建立正式外交關係。此時北京很難再提武力解放臺灣。

除了外部因素,1978年底中共提出改革開放,發展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隨後提出以和平統一替代解放臺灣的政策。兩岸形勢大大緩和。

到了1980年代後期,隨着蘇聯解體和冷戰結束,中俄關系解凍。直到2001年雙方簽訂《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中國北方的安全環境纔得到根本性改善。但是形勢發展往往出人意料。

按照北京的說法,1988年李登輝上臺後,推出”兩國論”和”一邊一國”。2000年陳水扁執政後,推出臺獨黨綱。北京開始擔心隨時面臨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現實威脅,因此把主要戰略方向從北方又調整到東南方向,並且在李登輝主政的1995年7月至1996年3月期間,發動第3次臺海危機。中共雖未實際對臺動武,但它的恫嚇說明中共對臺攻略並不那麼有耐心。

從1950年代起到今天,中共的主要戰略方向從最初的東南部轉向東北亞,再轉到整個北方,歷經40多年後又回到原點,呈現逆時針的戰略態勢。在實踐的歷史當中,北京解決臺灣問題從迫不及待,變成無力兼顧,再轉爲和平統一,但又不放棄對臺動武,其間的轉折很難用”戰略耐心”4個字來概括。期間既有歷史的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前者容易應對,後者難以掌握。

三步走戰略

應該說,北京對臺攻略的力度(尤其軍事行動)有多大,並不取決於主觀意願,而在於客觀形勢與能力使然。從李登輝到陳水扁,臺灣前後兩任總統跨度20年,再到今天執政的民進黨政府,以北京認定”臺獨意味戰爭”的標準,早該對臺動武,但是一直沒有下手。

這些與其說是戰略耐心,不如說是限於客觀形勢與能力。北京爲確保到本世紀中葉(建國百年)完成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把中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成爲世界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表面上需要耐心等待,實質上是要建立足以讓中美力量對比翻轉的客觀條件與能力。

我們不妨簡短回顧這段歷史。李登輝上臺初期發生2件大事。一、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美蘇互爲對手的兩極戰略格局結束。中國趁此機遇加快經濟建設,提高綜合國力。鄧小平爲此提出”冷靜觀察,站穩腳跟,沉着應付,韜光養晦,善於守拙,決不當頭”的24字訣戰略方針。由此中國的戰略重心是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大力營造和平環境,而不是統一臺灣,即使北京認定李登輝在搞臺獨,基於客觀形勢不會也不能對臺動武。

二、發生海灣戰爭,標誌信息化戰爭的時代已經來臨。爲此江澤民1993年提出新的軍事戰略方針,爲打贏可能發生的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預做準備。隨後又在1997年推出國防與軍隊建設”三步走”的發展戰略,以50年時間分3個階段-到2010年、2020年再到本世紀中葉,逐步建立一個與中國大國地位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強大國防。

結構性障礙

習近平上臺後也對國防與軍隊建設做出”三步走”的戰略安排,把3個發展階段改成到2020年、2035年再到本世紀中葉,爭取提前1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去年3月,習近平又提出新的”三步走”發展目標,時間定在2027年、2035年和本世紀中葉。由於2027年是建軍百年,引發外界聯想這年可能是北京對臺動武的時機。

鄧小平說要韜光養晦、決不當頭。圖爲鄧1979年1月訪美。(維基百科)
鄧小平說要韜光養晦、決不當頭。圖爲鄧1979年1月訪美。(維基百科)

習近平的軍改力度前所未有,但本質上是承接江澤民的強軍思路。當年鄧小平和江澤民有感於軍隊各級幹部指揮現代化戰爭的能力不夠,以及軍隊打現代化戰爭能力不夠的問題,習近平至今還在不斷重申。除此,他還發出軍隊現代化水平與國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還很大,與世界先進軍事水平相比差距還很大的沉重呼籲。

這兩個能力不夠和兩個差距很大,是解放軍深層次結構性的真實寫照。不經過長時間的革新和錘鍊,不足以從根本上扭轉。北京對臺攻略亦復如此。

聽衆朋友們,您現在收聽的是自由亞洲電臺的「軍事無禁區」欄目。我是欄目主持人亓樂義。謝謝大家收聽。下次再會。

撰稿人/亓樂義

(本節目主持人爲長期關注兩岸和印太軍事安全事務的軍事評論員,文章代表評論員個人觀點及立場)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