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军事无禁区:美朝重启核谈判

0:00 / 0:00

本栏目每周五首播新节目,之后还有几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听,或透过 YouTube及 RFA官网收听。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最近一周,国际的热点新闻从中东转到朝鲜半岛。6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板门店举行历史性会晤,特朗普在金正恩的陪同下跨过军事分界线,成为第一位踏上朝鲜领土的现任美国总统。这次会面不同以往,仅用1天准备时间就促成美朝首脑戏剧性的会晤,并达成重新开启核谈判的共识。

会谈结束后,特朗普对媒体表示,未来两至三周内,双方团队将讨论出一些细节。他希望双方能达成一个全面的去核协议,但不会寻求速度,目标是把无核化问题做好。特朗普还透露,他向金正恩发出邀请,在适当的时候访问美国。不过,美国对朝鲜的制裁行动仍将保留,作为今后双方谈判的一部分。换言之,在今后美朝核谈判的过程中,不能排除美方减少对朝鲜制裁的可能。整体来看,美朝核谈判走到今天这一步,似乎扫除今年2月第2次美朝首脑会谈破局以来的阴影,进入一个广受期待的局面。因此金正恩说:他和特朗普总统的良好关系将继续创造出「别人预想不到的好结果,发挥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的神秘力量。」

今年2月底在越南河内举行的第2次美朝首脑会谈,最后破局的主因之一是,美朝双方对「无核化」的定义差距很大。美方希望朝鲜能够废弃所有的核设施,除了宁边核设施,还包括其他核燃料浓缩工厂。朝鲜认为,只要美国解除制裁,朝方将永久性拆除宁边核设施,因为宁边是朝鲜心目中「核计划的心脏」,废弃这里就意味着放弃事实上的核武发展。这种认知上的差距,会不会在今后美朝重新开启的核谈判中取得共识,或出现金正恩所说的,基于他和特朗普总统的交情,而能够创造出「别人预想不到的好结果」呢?目前都不好说。我们只能说,美朝双方确定要展开有关核谈判工作层级的对话,同时双方也致力于采取外交手段来解决朝核问题。

其实,美朝双方曾在1994年达成一个「核协议框架」(Nuclear Agreed Framework),使朝鲜一度停止发展核武。直到2002年美朝关系交恶,双方几度剑拔弩张,演变到今天的局面。回顾历史,或许能够找到美朝关系发展中的某种规律,便于了解今后美朝核谈判的可能走向。讲到这,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稍后继续为您讲述……。

美国前总统卡特(James Carter, Jr./图右)1994年受邀前往平壤,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图左)会面,并担任美朝之间的中间人,代为转达朝方提出朝核问题解决方案。(The Carter Center)
美国前总统卡特(James Carter, Jr./图右)1994年受邀前往平壤,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图左)会面,并担任美朝之间的中间人,代为转达朝方提出朝核问题解决方案。(The Carter Center)

好的。刚才谈到1994年美朝双方达成一个「核协议框架」,它是危机状态下的产物。1993年3月,国际原子能总署察觉朝鲜已经制造出少量的核武钸原料,因此要求对朝鲜进行特别检查。朝鲜扬言要退出《核不扩散条约》(NNPT),美国为此找朝鲜谈判,双方你来我往,最终朝鲜拒绝接受检查。美方分析,如果朝鲜开始提炼钸原料,可以在几个月内生产足够制造6至10枚的钸原子弹。同时,朝鲜已经部署射程可达首尔的大批长程火炮,万一朝鲜又像1950年韩战突然挥兵南下,美国是否做好因应准备呢?

想到这,美国刚上任的国防部长培里(William Perry)临时决定走访韩国和日本,并和韩国境内的盟军总司令拉克(Gary Luck)一起详细评估应对朝鲜南侵,代号为5027的作战方案。另外,培里下令准备一项「外科手术攻击计划」
,以巡航导弹打击宁边核设施。培里在他的回忆录《核爆边缘》(My Journey at the Nuclear Brink)的书中说,打击核设施在行动之前,要确信钸原料放进反应炉中,处于「安全」状态而没有出现辐射外泄的现象。为此,美国对朝鲜的应变计划已经摆上台面,包括外交手段、经济制裁、美国从韩国撤侨,以及增派美军赶赴韩国和采取相应的攻击行动等等,并在1994年6月16日呈报给柯林顿总统作最后裁决。

由于时间巧合,在柯林顿听取简报的前一天,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斯考克罗夫特(Brent Scowcroft)在美国《华盛顿邮报》舆论版投书指出,如果朝鲜不允许国际原子能总署持续、且不受阻挠地监督,以证实不再有提炼行为,美国将铲除其提炼的能力。由于斯考克罗夫特的身分特殊,朝鲜方面误以为是美国政府对朝鲜的最后通牒,因此赶紧响应,邀请美国前总统卡特(James Carter, Jr.)前往平壤,作为美朝之间的中间人,代为转达朝方提出的解决方案。

培里在回忆录中说,就在柯林顿总统准备裁示增加兵力时,卡特从平壤打电话到白宫,转达朝方的建议,只要美国同意停止经济制裁和增派部队,朝鲜愿意就提炼核原料计划与美方展开谈判。从这里可以看出,当特朗普总统从2017年8月起陆续向朝鲜发出「炮火和怒火」的警告后,金正恩虽然针锋相对,暗中则透过韩国向美国表达谈判的意愿,并在2018年6月如愿地在新加坡举行首次美朝首脑会谈。从某种意义上说,促成特朗普和金正恩首次会谈的主因,也是在美朝关系出现空前危机下的产物。

经济制裁和军事压力并非万能,但没有这两项手段则万万不能。这是美朝两国重启核谈判的基本规律,也是国际战略博弈中的常态。这种规律与常态的反面,就是战争,有可能因为误判而产生,也可能因为一方的压力过大,使局面失控而走向冲突。目前为止,美朝双方在对抗中曾发生激烈的言语冲突,但行动上基本可控,使谈判变为可能。尤其,在特朗普「特有」的主政风格下,他和金正恩的会谈往往带有戏剧性效果。

有媒体批评,特朗普这次突发奇想地要见金正恩是在「作秀」而无实质意义。但是反过来看,如果没有这次「作秀」,美朝第3次首脑会谈,也许还在层层的外交规范中持续摸索。问题是,下一步美朝核谈判将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讲到这,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稍后继续为您讲述……。

美朝双方1994年达成「核协议框架」(Nuclear Agreed Framework),使朝鲜一度停止发展核武。(Checkpoint Asia)
美朝双方1994年达成「核协议框架」(Nuclear Agreed Framework),使朝鲜一度停止发展核武。(Checkpoint Asia)

好的。对于今后美朝核谈判的走向,曾经与朝鲜进行过直接谈判的美国前国防部长培里,在2017年12月朝鲜半岛局势紧绷之际,接受美国媒体专访时提出他的看法。他说,朝鲜拥有20至25枚核武器,其中包括氢弹,破坏力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10倍,而且还有100至200枚短程与中程导弹,洲际弹道导弹估计在两年内可以投入使用。在此情况下,他不同意对朝鲜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因为战争带来巨大灾难,美国必须通过外交手段和军事威慑来找到一个可行途径,阻止战争的爆发。

培里说,今天与当年不同,朝鲜已经拥有核武库,她不可能放弃。美国的策略应该是承认她有核武库,但不接受朝鲜是一个永久性状态下的核国家。为此,美国必须集中外交手段使朝鲜使用核武库的可能性最小化,就像一些拥有核武的国家,至今并没有使用过核武。培里认为,对于朝核问题,美国首先要集中于减少朝鲜核武库被使用的危险,其次是试图使朝鲜收回(roll back)核武项目。因此,双方需要对话。谈比不谈要好。

2012年5月30日朝鲜通过宪法《修订案》,首次把拥有核武写入宪法。如果要求朝鲜放弃核武,朝方会说这违背宪法而拒绝谈判。因此,培里的观点在操作上更具有可行性。对于金正恩的真实意图,朝鲜前外交官太永浩(Thae Yong-ho)2019年2月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金正恩与特朗普会面的主要目的,首先是争取时间,第二是解除制裁。他最终想要的是拥有核武国家的地位,以延续他的独裁和金氏王朝的地位。这是一个来自朝鲜内部的深刻观察。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谢谢大家收听。下次再会。

撰稿人/亓乐义
(本节目主持人为长期关注两岸和印太军事安全事务的军事评论员,文章代表评论员个人观点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