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军事无禁区:安倍安保遗产-日美同盟的下一步

2022.07.14
专栏 | 军事无禁区:安倍安保遗产-日美同盟的下一步 2016年安倍提倡"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理念成为时代标志
日本防卫省官网截图

本栏目每周五首播新节目,之后还有几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听,或透过YouTube及RFA官网收听。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今天来谈日本政局最新动向。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7月8日遇刺身亡震惊世界。安倍两次出任首相,主政八年八个多月,是日本宪政史上任期最长的首相,也是二战后最年轻的首相。日本媒体形容他是划时代的保守政治家,也是务实派的战斗型政治家。

力主修宪

安倍的经济政策(被称为安倍经济学)推动2010年代的日本经济复苏,成为日本经济的转捩点。他采取的”攻势外交”提升日本的国际影响力,他提倡“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理念,被世界主要国家视为战略发展的一面鲜明旗帜。

美国总统拜登(Joseph Biden)前往华府日本大使公邸吊唁时说,安倍去世”是世界的损失。"他指示白宫等联邦政府降半旗至7月10日日落。在先前发表的声明中,拜登称赞安倍是“日美同盟和友谊的拥护者”,”他描绘的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构想将被继承”。”

日本《共同社》7月8日报导指出,安倍带头制定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的新安保相关法案,飞速强化日美同盟,加快美军和自卫队的一体化运用。但是他强势表决通过新安保法案的违宪之举,带来社会反对声浪,国会周边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其强硬姿态使日本政治和社会蒙上阴影。

安倍离世,精神长存。民众为安倍烛光守夜。(法新社)
安倍离世,精神长存。民众为安倍烛光守夜。(法新社)

不过,日本国会参议院选举7日10日举行,以首相岸田文雄领导的自民党大获全胜,修宪势力在参议院保持超过三分之二多数席位,加上修宪势力去年10月在众议院选举中也掌握三分之二多数,使得安倍的修宪志业出现转机。

岸田文雄指出,选举结果显示民意朝向修宪,他将继承安倍的思想,尽快推动修宪动议,把自卫队明确写入宪法第9条并新设紧急事态条款,然后将其付诸公投。日本媒体称,曾担任自民党总裁的安倍在投票日前2天遇刺身亡,可能对投票行为产生影响,提高自民党的声势。

按1946年公布《日本宪法》第9条规定,日本永远放弃发动战争、不保有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拥有交战权,故称和平宪法。日本历届内阁都遵循此原则,认为行使集体自卫权超越宪法规定的自卫范围,是违宪之举。宪法规定日本不保有三军及其他武装力量,因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才同意日本重新武装,陆续成立陆上、海上和航空自卫队,是时代产物属于自卫性质。日本历届内阁也不同意把自卫队写入宪法,以免违宪。

行使集体自卫权

安倍却不这么想。高中二年级,他的老师宣称,”日本之所以发展迅速,不是因为日美安保条约,而是得益于宪法第9条(放弃战争等)。”安倍当场挑战老师的言论。当年比安倍高一个年级后来担任众议员的古屋圭司回忆说,当时是中午在学校食堂,安倍的这个举动引发不小的混乱,有人私下称他”不愧是岸信介的外孙。”

岸信介是1950年代后期日本首相,极力主张以对等立场与美国签订新安保条约,规定美国对日本的防卫从道义变成义务,如此有重整军备之嫌而引发朝野恶斗和大规模示威抗议。岸信介在回忆录中提到,他原来想修宪,结果发生安保斗争而错过时机。安倍晋三曾说,受外祖父岸信介的影响较深,成为他从政的起点。安倍成为首相后,执着于修宪,既有现实考虑又有家族与生俱来的政治使命。

安倍第一次出任首相在2006年9月,他邀集专家学者针对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符合宪法的问题进行研究。安倍认为,宪法禁令不但使日本无法在区域安全议题上扮演积极角色,使日美两国难以形成对等同盟关系。结果他任职一年后因宿疾辞职,修宪计画胎死腹中。

安倍第二次出任首相在2012年12月,这次他有备而来。安倍指出,日本周边安全环境完全改观并日趋严峻,朝鲜具备核武、导弹和网络等军事能力;中国快速增强军力,扩大在东海与南海战备,首次派军舰进入尖阁诸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连接水域,对日本防卫空间构成挑战。若不修宪,日本将无法独自防卫本国安全,而需依赖日美同盟与国际协调,行使集体自卫权以及增加威慑力才能确保日本安全。

安倍陪同特朗普总统(图左)打高尔夫拉近关系,巩固日美同盟。(美联社)
安倍陪同特朗普总统(图左)打高尔夫拉近关系,巩固日美同盟。(美联社)

推行新安保法案

安倍晋三多次强调,行使集体自卫权意在提高日美相互承担防卫义务,有助于强化同盟互信,创造对等的防卫合作关系。由于修宪门槛太高,需获得国会参众两院三分之二绝对多数支持,安倍选择避开修宪高门槛的路径,改采变更宪法第9条解释,并制定《安全保障关联法案》(简称新安保法案)作为配套,解除部分集体自卫权的禁令,开启日本与盟友防卫合作新的途径,扩大日本自卫队在国际的活动空间。

新安保法案2016年3月生效实施,它由包裹式法案组成,涵盖为行使集体自卫权,以及强化日本对美军或其他友军提供后勤支援而修改10项法律部分条文的《和平安全法制整备法》,包括广为媒体关注的《自卫队法》、《周边事态安全确保法》、《武装攻击事态法》,以及参与国际维和的1项新立法《国际和平支援法》。

当时安倍领导自民党选举接连胜选,权力如日中天,他以强势表决通过新安保法案。但也引发社会高度不满和大规模示威抗议,数万名群众包围国会,高喊”打倒安倍政权”、”废止战争法案”等口号,全国有300多处同步举行抗议活动。这些不满声浪迄今仍在持续。

安倍晋三不幸过世。目前日本政坛还找不到像他一样的重量级人物,也似乎看不到可以接替他的人选。自民党最大派系“安倍派”群龙无首,势必改变党内的力量平衡。岸田文雄带领自民党两次胜选,声势看涨,但是他能否发挥协调能力,维持政权稳定,同时还要正面应对中国、朝鲜及俄罗斯的三方挑战,对岸田内阁将是一大考验。

台日休戚与共

在修宪问题上,岸田内阁面对社会抗议声浪能否全力贯彻安倍遗愿?或说修宪付诸公投时,岸田首相是否做好承担公投若遭国民否决时内阁总辞的风险?都是未定之数。

安倍留下的安保遗产在多大程度上持续强化,尤其安倍主张”台湾有事”等同”日本有事”,也等同”日美同盟”有事。一旦台海发生危机,安倍这项破天荒的战略表述能否成为政策,在日美同盟的框架下形成一致行动,仍需时间证明。去年底多名日本政府官员证实,自卫队与美军就台湾出现突发事态,制定新的美日联合作战计划草案,为实践安倍主张跨出实质性的一步,而这也正是日美同盟下一步的重点所在。

不要以为日美同盟牢不可破,安倍曾亲历两次危机时刻,他花了大力气才把日美同盟拉回正轨。

安倍过世后,《日经中文网》评论员秋田浩之为纪念安倍写文章透露,安倍曾至少两次被日美同盟的危机触动。第一次危机是在他重新担任首相前发生的两件大事:一、2009年至2010年因美军冲绳普天间基地迁移问题引发争议,导致鸠山由纪夫内阁执政八个月后请辞,日美同盟受损。二、2012年野田佳彦内阁对尖阁诸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实施国有化,日中关系紧张,华府方面对日方的应对感到不安。

为重建日美之间的信赖和同盟关系,安倍上台后,从2013年度起增加之前持续减少的防卫预算,同时大幅扩充日本海上保安厅的预算,并且不顾舆论反对,2016年3月强势推行新安保法案。安倍说,由于中国在中美军事平衡中开始出现优势,加上朝鲜发展核武器,美军保卫日本的成本和危险随之提高。若日本不竭尽全力巩固防卫,日美同盟的效力就无法保持。他还说,若日本在防卫方面不努力,估计美国选民迟早不会同意美国承担保卫日本的风险。

坚实日美同盟

安倍面临的第二次危机是2017年美国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上台。特朗普对美日同盟公开表达不满,认为对美国而言是负担。他和安倍共举行十四次会谈,每次都批评”美日同盟不公平。”他除了要求驻日美军的驻军经费全由日本承担,美国航母在亚洲值勤的费用也应该由日本分担一部分。

秋田浩之说,为维护日美同盟,安倍不惜”讨好”特朗普,通过打高尔夫和一起用餐,坚持与特朗普交往,会谈中每次都准备好幻灯片资料,说明日美同盟多么符合美国利益。有一次安倍情急之下,对特朗普的再三埋怨激烈地反驳说,”(情况)不是那样的。我大大降低了支持率,才换来通过安保法。”

日本社会质疑新安保法案违反宪法,使日本成为可以战争的国家。安倍的本意正好相反,他认为没有安保法,日美同盟难以为继,恐怕也很难保证日本的稳定。当然这也包括他多次重申,”台湾有事”等同”日本有事”,也等同”日美同盟”有事。


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谢谢大家收听。下次再会。

撰稿、主持、制作:亓乐义

(本节目主持人为长期关注两岸和印太军事安全事务的军事评论员,文章代表评论员个人观点及立场)

添加评论

您可以通过填写以下表单发表评论,使用纯文本格式。 评论将被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