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綠色情報員:青藏高原冰風暴(上) 冰川吞噬水電大壩

2021.03.18
專欄 | 綠色情報員:青藏高原冰風暴(上) 冰川吞噬水電大壩 喜馬拉雅山脈冰川斷裂,沖毀印度水電大壩,白色風暴席捲亞洲水塔。
(路透社)

今年2月,喜馬拉雅山脈的南達德維冰川(Nanda Devi)突然斷裂,滾滾洪流發出怒吼,猛地轟然奔流而下,有如千軍萬馬般沖毀2座印度水電大壩,攔腰折斷5座大橋,還有上百人滅頂失蹤,當地居民在尖叫聲中拍下驚心動魄的末日場景。

“我們老早就抗爭過了,這裏的冰川地形太敏感脆弱,不能在世界屋脊上濫挖水壩。”當地人感嘆眼睜睜看着警示應驗。災難未滿月,中國兩會登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峯表示“正在謀劃推進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老大哥顯然沒把“亞洲水塔”的悲劇放在心上。

旅居德國的工程博士王維洛說,根據衛星照片顯示,印度這起事件先是冰川發生垮塌,在河道形成堰塞湖,後來堰塞湖被沖垮,所以才形成這麼強的洪水流,大到沖毀2座水電站,中國應該從中獲得一些教訓。

印度帶給老大哥的啓示

印度冰崩洪流所經之處滿目瘡痍,工作人員挺險救災。(路透社)
印度冰崩洪流所經之處滿目瘡痍,工作人員挺險救災。(路透社)

“正如印度科學家所說,有兩點值得人們注意,第一個是這次冰川垮塌時間在一年當中最冷的時候,通常在夏秋之際比較容易發生冰川垮塌或斷裂現象,而不是在冬季。”王維洛指出,“第二個印度前能源官員曾經說,喜馬拉雅山南坡發展了很多水電站,這些水電站和氣溫上升有關聯性。”

青藏高原是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大冰原所在地,這一帶被稱爲“世界第三極”,冰雪含量僅次於南極和北極,約佔全球冰雪總量的15%,近年冰川面積大規模萎縮,第三極呈現不穩定的躁動狀態。

臺灣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汪中和表示,全球暖化、大氣升溫已經使冰川穩定性結構失衡,因此頻頻發生冰崩和冰川大幅度躍動等災害,隨着氣候持續暖化、冰川消融急遽增加,冰川災害的破壞性只會愈來愈大,目前在氣候極端變化影響下,世界冰川都面臨失去穩定性的危險,喜馬拉雅山脈就是最顯著的案例。

“目前喜馬拉雅山脈的冰川正以每年10至15公尺的速度消退中,融冰量在最近20 年期間比上一個20年整整快了一倍,未來隨着冰川融雪減少和消失,周圍人口數以億計的印度、中國、尼泊爾等國家將面臨用水短缺的危險。”長期鑽研氣候變遷的汪中和從大數據窺見危機,“聖母峯和周圍冰河在過去半世紀萎縮了13%,雪線升高近200公尺,消融速度相當明顯。”

西藏冰川蠢蠢欲動

西藏地區的冰川結構逐漸失衡,出現不穩定狀態。(路透社)
西藏地區的冰川結構逐漸失衡,出現不穩定狀態。(路透社)

冰川拉響白色警報,藏人記憶猶新,近5年來西藏發生多次冰崩洪暴,甚至掀起高達10米的湖嘯。“2016年喜馬拉雅北側的西藏阿里地區發生了2次冰川潰塌,而且規模遠大於這次印度事件。”王維洛提醒,“相對來說,西藏阿里是被中國科學家認爲冰川最穩定的地區。”

王維洛指出,中國科學家將青藏高原的冰川劃分爲5個區域,在喜馬拉雅山東邊、南邊這一帶5年之內冰川面積減少了5.7%,是冰川消融最快的地區,其次是藏南、藏西南地區,而西藏阿里地區的減少量只有0.27%,這個被認爲最穩定的地區卻接連冰崩,中國科學家很驚訝,這反映了喜馬拉雅山、青藏高原的冰川融化是很嚴重的問題。

今年初,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在國際期刊《冰凍圈》(The Cryosphere)發表研究指出,西藏阿里地區2次冰崩的冰體總面積達1億5千萬立方米,隨着後期冰崩體的融化,2016至2019年間下游美瑪錯湖水水位出現快速上漲,冰體的快速融化對美瑪錯湖的擴張貢獻度達到23%。

冰川有如過山車從雪峯失速衝向下游,環境風暴不斷蓄積。“隨着冰川融化,下游會出現很多冰川湖,新的冰川湖形成,舊的冰川湖面積擴大。”汪中和說明,“近期國際專家利用衛星照片分析,在中國大陸、尼泊爾和印度的交界流域發現3624個冰川湖,當中有47個極具危險性,它們極可能會決堤,造成下游地區洪水氾濫,冰川湖形成像水壩一樣的潛在性災害。”

失控的冰川和水電站

中國大舉開發西藏的水電資源,目前已修建上百座水電站。(法新社)
中國大舉開發西藏的水電資源,目前已修建上百座水電站。(法新社)

西藏地區的水庫大壩可讓專家捏把冷汗,“西藏很多水庫直接就在冰川下面,它靠的是冰川融水。”王維洛憂心說,“滿拉水庫建在雅魯藏布江支流的年楚河上,水庫上游是130平方公里的冰川,大概有83條冰川,1954年冰川滑落造成很多人傷亡,冰川滑下來的速度和能量要比潰壩的洪水強很多,風險指數相當大。”

青藏高原是亞洲水塔,水電資源開發卻呈現瘋狂的狀態。王維洛表示,目前西藏比較具體可以報出名字的水庫大霸,小型水庫有100座、中型水庫11座、大型水庫10座,加起來總計120座;另外還有一組數據是把水庫、水塘等都算進來,僅是西藏自治區約有5000座。

今年3月剛落幕的中國兩會通過“十四五規劃綱要”,發改委表明將推動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王維洛指出,這座規劃中的墨脫水電站位在雅魯藏布江大拐彎的地方,它的規模是三峽大壩的3倍,不過,中國在這裏建造水電站必然招到印度極力反對,而且雅魯藏布江大轉彎是世界生態價值最高的區域之一,網羅了9個氣候帶的生態環境,加上那裏也是中國危險的強震帶,山體處於不穩定狀態,開發案備受爭議。

中國正如火如荼開發西藏水電資源,王維洛仔細盤點,雅魯藏布江的第一座水電站是藏木水電站,現在同時有一座在建造、幾乎完工,還有一座是今年應該發電、明年完工,中國媒體現在儘量不報道這些水電站的進展;此外,金沙江上有一座水電站今年已經在裝發電機了,瀾滄江上也有幾座水電站準備興建,而十四五規劃也準備開發西藏的怒江,怒江是中國現在唯一一條在幹流上沒有水電站的河流,總的來說,中國計劃在2030年開發完畢西藏水電資源。

冰川吞噬水電大壩的駭人事件可能重演,汪中和指出,冰川的質量非常高,一旦快速融化、崩落,它所帶來的衝擊力量可能會超過水壩當初設計的安全係數,這是要認真面對且預先防範的潛在危機。

核彈級的冰凍圈風暴

青藏高原的升溫速度是全球2倍,雪線上升退縮,冰川面積也大幅萎縮。(路透社)
青藏高原的升溫速度是全球2倍,雪線上升退縮,冰川面積也大幅萎縮。(路透社)

隨着科學家的調查研究接連出爐,青藏高原的冰凍圈風暴攤在眼前。王維洛指出,2019年全球公佈3篇重要研究,總部位於尼泊爾的國際山地綜合開發中心在2月發表報告指出,在最好的情況下,本世紀末喜馬拉雅山的冰川將消融三分之一,最壞的情況是消融三分之二。

2019年6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猶他大學也發表研究報告,王維洛認爲,這個研究很有意思,他們利用美國的衛星照片,研究從1975年到2016年喜馬拉雅山脈的冰川厚度變化,發現1975年到2000年冰川厚度每年減少0.25米,而2000年到2016年速度翻了一倍,冰川厚度減少0.5米,按照這個速度下去,本世紀末喜馬拉雅山的冰川將會全部消失。

緊接着2019年12月中國科學院完成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考察報告,王維洛說,中國這篇論文叫《亞洲水塔變化與影響》,第一個結論是青藏高原的升溫速度是全球2倍,冰川加速退縮,第二是湖泊面積擴大,第三是冰川加速融化,河流水量連帶增加,水循環加大,不過,這不是一個可持續的過程,等到冰川面積減少到一定程度或消失殆盡,河流裏就沒有水了。

汪中和以“核彈”來形容這一場大災難,“從工業革命以來,整個地球所吸收的能量相當於69億顆廣島型核彈,冰雪圈大約吸收了2.1%的累積熱能,其中高山冰川約佔吸收熱能的0.9%,換算下來等於6千2百多萬顆廣島型核彈的能量。”

“1950年大氣層的二氧化碳濃度大概是311ppm,在這種濃度之下,地表累積的能量大概是一秒鐘一顆廣島型核彈。”汪中和不意外冰川巨人倒下,“2020年二氧化碳濃度已經升高到414ppm,這相當於一秒鐘有5顆廣島型核彈,一年下來就有1億5千5百多萬顆,這是非常驚人且可怕的數字。”

當青藏高原埋下“未爆彈”,大壩垮臺只是冰山一角,災難將如雪球般愈滾愈大。

撰稿:麥小田 責編:許書婷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