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朋友好,欢迎收听自由亚洲电台的听众之声专题节目,我是主持人饶怡明。这次节目要为大家选读的来信包括听众阳光先生回应我对深圳龙岗区万先生说明本台的资源情况和节目质量回复。听众林先生对习近平和马英九即将于新加坡举行会谈发表看法。澳大利亚韩先生发表文章“习近平访英,只黄不金的时代?”。现在请听节目内容。
听众朋友,上次节目,我选读了深圳龙岗区万先生参加本台开播19周年的贺信,在信中,他直言不讳地表示,收听本台多年的感想是,自由亚洲电台的节目要比美国之音差一些,他问道是否与经费有关。对此,我回复说,是的!正因本台的经费只有美国之音的一小部分,但我们仍然能制作出与其同等量的节目,这点我们觉得很安慰。听众阳光先生收听了那集节目,并表示:
“听了贵台收到很多来信,其实全是表达了听众的意见,每个听众都有一个故事,我还是十分喜爱使用德胜牌短波收音机收听贵台,及时也亲切,可是有了干扰后收听就十分的辛苦,我前后有几台收音机,最后还是放弃了,因为实在是无法收听了,后来就使用贵台提供的翻墙软件利用互联网络将各个节目下载后收听,开始觉得很麻烦,后来就习惯了,好处是保存后,可以随时听。
如今贵台的视频节目增加是好的,确实正像贵台说的,在人力资源,经费有限的条件下,贵台的节目信息量大,基本与美国之音的报道时同步的,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
我想听众也一样,前阵子,翻墙软件出了点问题,无法登陆贵台网站,心里着急,不过后来得到解决,很高兴,但是仍然要克服网络速度慢,断线的烦恼,不断积累经验和耐心,最后祝愿贵台越办越
好!"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台湾的总统马英九即将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听众林先生日前发来文章,“马习会谈将会改变世界”,发表观感:
“二0一五年十一月七日,习近平和马英九将会面并举行会谈。这是中国分裂六十六年后两岸第一次最高领导人的正式会面。 我认为,这次会面会谈虽然不会马上取得重大的成果,也不发公报。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它是一座峰伟的里程碑,必将开辟中国和世界历史的新篇章。作为年过古稀、内脏残缺而又关心国事世事的医学工作者,我非常高兴甚至很激动。 早在八十年代,邓小平、胡耀邦们倡导开放改革,鼓励人民关心政治改革。记得我曾经写过一封信给中共中央,建议邓小平和蒋经国会谈。九十年代,台湾国民党举行十五大,也记不清楚当时自己出于什么激情,也算有一些勇气的了,写了一篇给国民党十五大的贺信,信中也表达了对台湾国民党的美好祝福,并寄于厚望。
现在我年老体弱多病,虽然还关心政事,但已经写不出什么有分量的东西了。看到习近平和马英九会谈感慨万千。 我想,这件事,首先,会引发世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考,这是最最重要的一点。 这几十年,由于中国只注重发展经济和私人发财,广大老百姓已经不关心政治,而政治又事实上天天都在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对于那些生活在竞争激烈、生存发展都不容易的无暇关心国事的平民百姓,每天面对着繁琐的烦事,艰难的决择,没有强烈的刺激和重大的事件,是不会有什么国事引起他们关注的。至于一部分还关心政治的人们,由于新闻封锁得太厉害,只能看到由旧的党内势力掌控的党报党网,最多看到凤凰台那样的央视第二。根本无法看到真相,就不可能分清是非黑白。 今天看到马习要会谈,我们家一位连共产党员都不是的比较传统的退休的老知识分子公务员,好像想不通,说:这要用什么名义身份会谈呢?又不是两党,马英九不是国民党的党首。当然,要想谈都可以,不知道习近平要干什么。 当然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中国也打开国门很久了。多年来,我零星的会看到有人公开地在身边带着青天白日中华民国国旗。网络上就更多了。今年双十节那一天,一位朋友们到诊所送材料还我,也在背包上插上一面青天白日旗。这至少表达了部分人的心态,这是一种象征,虽然不可能像毛泽东以前说过的会“星火燎原”,但也会逐渐发展,引发人们思考关注 。 马习会谈,必然会影响甚至改变台湾选举,以后接下去的形势发展,必定使两岸关系,日台关系,美台关系,美中关系,美日关系,以及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发生大大小小的变化,乃至联合国、欧洲、俄国等等都会受到影响。 多少年来我曾想像着,大陆和台湾联合后,中国的国名既不要叫《中华人民共和国》,也不要叫《中华民国》,就叫中国。大陆的一党独大必然改变或逐渐淡化。如果第一步是一国两制,那台湾的领导人不应该像香港一样,而应该是多一些成为国家的领导人……。 也许我是一厢情愿,自作多情地想像着中国未来的蓝图,哈哈哈!! 其实,习近平几次会见连战,也会见过朱立伦,这些都是为马英九打前战。 习马会谈首先会影响中国的意识形态思想领域,也让中国人不再装聋作哑的继续欣赏皇帝的新衣,不得不公开面对现实:想用马列主义统一台湾是永远不可能的了,想让台湾成为大陆的一个省份,只能是促使台湾独立。 大陆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是一个世界少有的至今还挂着社会主义招牌,而实际上是什么主义也不是的一个国家。在这里发生的变化会吸引全世界的关注。 我讲不出太深太复杂的道理,但是我认为习马会谈必会逐步改变中国!改变世界!”
各位听众,您正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从美国首都华盛顿所播送的听众之声,我是饶怡明。接下来,澳大利亚韩先生发表文章“习近平访英,只黄不金的时代?”。请继续收听:
前不久习近平对英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双方政府人员和媒体纷纷以两国开启黄金时代,来形容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访问。对此,旅居澳大利亚的韩先生发表了文章“习近平访英,只黄不金的时代?”请和我一起欣赏:
“英语有句谚语,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 (发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黄金。)用来形容此次习近平访英的所谓黄金时代,不算牵强。
这句话,实际上表述了至少三个方面的内容:1.我们不应被表面上发光的东西所迷惑。2.发光的东西并不一定真有价值。3.真有价值的东西反倒被光给遮住了。
我们似乎不难找出以上三方面的对应关系。1.活脱脱的今天英国卡梅伦政府?2.中共许诺的合同靠谱吗?会不会到头来形同虚设,一纸空文?3.与一个专制的政府,只讲金钱,不讲人权,会不会是危险的价值取向?
照理说,人的知识与懂得的道理应成正比。然而,实际上却并不总是这样。人的知识越多,负担越重,往往分不清孰轻孰重。比如,用黄金时代来比喻今天的中英关系,就经不起简单的推敲。一个是大宪章起草的英国,一个是大极权固守的中国。两边的的负荷都不轻。用金子来衡量,是否妥当?
另一方面,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均是在时间流逝之后,成了过去,才由后人来加以概括和总结。是过去时,不能用现在时,更不能用将来时。因为对将来的揣测,存在不确定性,一般用虚拟语气来表现,较稳妥,更客观。
英语中的虚拟语气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与过去所发生事实相反的假设,一种是对现在事实相悖的假设。前者已被历史证实,是定论。后者只是人为的希冀,有待时间验证。也可以说,只有情感上的一时冲动,而没有实际意义的宣称,其动机存疑,可用“虚拟语气",表示不必认真。习近平访英的“黄金时代”,明显是后者。
习近平此行,不出所料,又是撒钱。这是中共黔驴技穷的典型特征,也是土豪末世表面上的任性。客观地说,一个极权政府,维持一个缺少自由空间的大国,必然会挖空心思地以忽悠为己能,是没多少选项的。它即不可能像当年毛泽东那样输出革命,也不可能输出哪儿都不要的难民人口,更不能输出鬼才知道里面含有什么的有毒食品。
它真穷的只剩下了孔子和金钱。前者在中共反复不断地运动批判下,本来含金量就不高,现在连铁的成分都没了。不久前把所谓的孔子和平奖颁给了非洲臭名昭著的独裁莫加比,就是只黄不金破铜烂铁的例子。
说实话,颁给魏京生和高智晟,他们会接受吗?我都觉得是污辱。连民主都没有,谈什么孔子?孔子教你关押和平的使者,连敌人都没有的刘晓波?所以,中共只有钱可以输出,至于钱的来源是否坑人害己,强迁強拆,哪还有人会考虑那么多呢?中国人,你不自救,永远没救!
话说回来,这次习近平访英,正如以上所分析的那样,并非是中英黄金时代的开启,很有可能是中英开始了一个只黄不金的时代。
人权问题,不可能不提,也不可能大提。我们知道在记者会上由BBC记者提了出来。然而,提归提,答归答。大家都目睹了习近平掏出了一张纸,免为其难地念了起来。听不懂英语的中国人,可能会觉得习近平回答的还不错,并没跑题。是的,确实没跑十万八千里。所答非所问,只跑了二万五千里,符合中共避实就虚的一惯逻辑。
照本宣科,可谓中共的一大发明。中共把中国的文化,破坏的十分彻底,乏味枯燥到了不能忍受的程度。是次,习近平把潜在的尴尬,以似有苦衷的表情,做了举左手的“第二次处理”。
紧接着,略微提高一点儿嗓门。注意,仅仅是一点儿,这点儿挺重要。然后,瞬间滑过,谈了几句不着边际的中国传统和文化。句号。心里一阵窃喜,谢谢中国古代,拯救自己于现代,一脸坏笑藏心底。
中共对尴尬的免疫能力,堪称世界一流。既可以以语言障碍为藉口,也可以以文化理解为实破口。正像中共玩弄WTO的游戏规则于股掌之间一样,中共断定,以英国人的淑女气质和绅士风度,断不会让礼仪之邦的贵客尽失颜面。何况还是为了资金正嗷嗷待哺呢?果然,会场上下,出现了风暴眼的短暂平静,静得没了下文。
人权,众所周知,与生俱有,非常重要。然而,人权毕竟不是主权,也不是国需。表面上写法的不同,显示了深层的区别。因此,不当饭吃。在这方面,中共操练了半个多世纪,比任何人,任何国家不是略胜一筹,而是远胜万股千筹。
庸俗的中国,金子今天只用金钱计算。
民主的英国,金子本该不用金钱估算。
黄金时代,只存在于历史。今天的中英关系,泛黄而无金,没了沉甸甸的感觉。
但愿这是错觉。”
听众朋友,如果您对本台的节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写信到香港邮政信箱28840号。
另外,本台的电子邮件地址是拼音,反馈,A一圈,RFA,点,ORG.
最后欢迎利用听众之声脸书和我个人推特,账号是RFA_RYM进行联系。
今天的听众之声就为您播送到这,谢谢您的收听,我是饶怡明,祝各位周末愉快,我们下次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