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文學禁區:《轉世》(八十五)王力雄著

2022.03.10
專欄 | 文學禁區:《轉世》(八十五)王力雄著
Photo: RFA

88.艾沙救百靈

臺灣的主動出擊差一點成功,也差一點造成災難。不過既然說差一點,就是既沒成功也沒造成災難,只是給媒體提供了炒作素材。這之前除了請德國公司建成一個巨型納米罩,臺灣當局始終處於被動。納米罩是由直升機空降101樓頂建立起基站,將周邊地面部署的上百臺納米發生器聯在一起形成。當局宣稱百靈釋放的D-2都能被包納其中,包括擋住D-2的逸出,避免危害擴散。雖然納米罩要消耗臺灣的三分之一電力,經濟和民生都受到重大影響,卻在相當程度安定了民心。

納米罩白天呈現波動的五彩,如汽油膜在水面反光,晚上是黯淡的綠光,如極光落地。空降的臺軍從101樓頂向下攻到五十層,堵塞了大樓電梯井和樓梯道,讓周功人員無法向上進攻。周功從下面切斷電源後,臺方改用微波傳輸電力,並在樓頂建起太陽能電站。蘇建軍向樓頂發射的火箭彈被臺軍電子防禦反轉回發射點,差點炸到自己,氣得他叫喊要炸倒101大樓,卻因爲大樓倒後將會全部砸在周功佔領區內,損失太大不得不作罷。蘇建軍改變了戰術,不再管101大樓,而是用媽祖戰車去摧毀地面的納米發生器。只要綁縛百靈的翻轉艙玻璃面朝外,臺軍便不敢使用武器,躲在媽祖戰車後面,接近納米發射器即可用火箭筒摧毀。臺方的應對是將納米發射器裝在車上,與媽祖戰車玩起你進我退,讓納米罩始終保持着把百靈罩在裏面。即使媽祖戰車摧毀了一些納米發生器,總體無濟於事。

不過臺灣不能永遠這樣耗下去,臺灣政府必須向人民表現出更強作爲。各路專家研究如何破解媽祖戰車,最終形成一個方案,被認爲是唯一的,然而一旦失敗即不可重複的。爲了確保成功,事先進行反覆演練,直到所有的參與者都配合得天衣無縫。

行動是用一臺運載車出故障的車載納米發生器爲誘餌,把媽祖戰車引到一處公園草坪上。寬闊地形可以讓媽祖戰車橫排向前推進。當時天還不算晚,陰雨天的黑雲使得光線暗淡,適於隱蔽又不至於沒有視線。五輛拆了發動機消音器的皮卡震耳轟鳴。黑黝鋼甲上露出的玻璃艙透體光明,其中的媽祖如被包裹在琥珀裏的模型。當媽祖戰車上了草坪,一架巨型起重直升機突然飛臨上空,機上垂着數條鋼索,下端或有鋼爪或有吊鉤,與埋伏在不同方向的臺方人員用魚槍發射的吸合器連在一起,細索牽引,讓鋼爪或吊鉤抓鉤到媽祖戰車裝甲的承重部位,直升機立刻加大馬力起吊——這些過程說時遲那時快,演練爛熟的執行者皆在瞬間完成。那臺世界最大的起重直升機立刻讓連接在裝甲上的五輛皮卡車前輪離地,失去了動力。計算表明皮卡車與地面成四十五度角時,皮卡貨廂裏的所有載重——不管是武器還是人員都會滑落。那樣即使駕駛室滿員,直升機也能把裝甲連同五輛皮卡一同吊起。四架武裝直升機在保護起重直升機的同時形成一圈電子屏障,隔絕任何遙控訊號。起重直升機只需幾分鐘就可以飛到海面,將媽祖戰車投入事先選定的海底深坑中。D-2在那裏釋放便不再構成威脅。

置身地下指揮中心的總統下令行動,前面的步驟堪稱完美,起吊點的抓、鉤皆準確到位,最初的起吊也如預期,皮卡車貨廂上的武器人員全被甩下。餘下重量即使是最大值,直升機的起吊限額也該富富有餘。然而當起重儀表顯示載荷已超極限,媽祖戰車仍未離地。行動指揮確信事先的計算,懷疑儀表有誤,下令繼續加大馬力,結果引發防過載系統的自動反應,起重連接器與直升機脫離。直升機猛地升高,連接器掉下砸在媽祖戰車的鋼甲上。幸運的是沒有砸到玻璃艙,只是劇烈的撞擊讓玻璃艙粉碎,百靈被震昏,一塊菜刀大小的碎玻璃嵌進她的臉,從右耳到下巴切開的皮肉翻卷,全身上下立着多塊碎玻璃,雖有衣服遮擋看不到傷口,但不扎進一定深度,玻璃是不會直立的。

臺方只好匆忙撤退。出現這樣的意外,是因爲臺方偵查儘管精細,卻沒有發現致命的一點。以鋼板製作的倒L型裝甲提高了媽祖戰車的重心,容易翻覆,製造時便在五輛皮卡車的貨廂中都鋪了壓重的鉛板。雖然鉛板厚度只有十公分,卻等於給每輛車加了兩噸重量,外表看不出,使用不影響。鉛板用螺栓固定,把皮卡車的前輪提得再高也不會甩出。那十噸未被事先發現和計算的重量,決定了這個方案從一開始就不可能成功。

留在周功佔領區的中視採訪組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拍到了受傷的百靈。周馳允許採訪組將拍到的畫面傳給電視臺播放,引起了輿論大譁——人們既慶幸百靈未被當場砸死,又擔心萬一百靈不治大難臨頭。周馳在報導中出鏡,譴責臺灣當局以數百萬人民生命做賭注。雖然這次災難沒有立刻發生,但是目前百靈處於生死邊緣,周馳宣佈如果百靈將要死去,不會讓她死在周功佔領區,而是要把她送給害了她的臺灣總統。既然臺灣總統躲藏何處密不示人,周馳會帶着將死的百靈走遍臺灣,直到找到臺灣總統。臺灣總統必須跟他一起看護百靈,承擔百靈之死帶來的後果。

這正是周馳需要的翻轉。他最近一直考慮如何突破僵持局面。如果臺灣方面沒有這次行動,一直將他困在納米罩裏,反而不好往下走。他能用於威懾臺灣的唯有百靈,卻不能真使用,對方明確知道這一點,因此什麼都不答應他。臺灣社會最初的恐慌已漸穩定,臺北之外的其他地方維持正常運轉。加上國際社會支援,可以堅持相當時間。而自己這邊,原來指望北京拿出一千億美元讓他重建周朝,結果是陸浩然跑了,白冀武卻調不出兵。現在的白冀武只控制着北京,比控制着臺北的自己多不了什麼。看來只能靠自己了,而僵持是戰勝不了臺灣的,必須主動出擊!

琢磨的過程周馳一直看着病牀上昏睡的百靈。手術的麻醉藥效還未過,紮在她臉上的玻璃被取下,傷口縫合,已不像中視採訪組拍的鏡頭那般嚇人。那是百靈第一次被全世界看到,周馳堅持不許中視播放時在她臉上打馬賽克,要的就是慘不忍睹的刺激效果。醫生向周馳保證,只受了外傷的百靈不會死,周馳對外封鎖這消息,只說百靈隨時會死。臺灣人怕這個,他就要充分利用!待被砸壞的媽祖戰車一修復,他就要帶着百靈去環繞臺灣,讓臺灣繼續亂,從臺北亂到臺灣全境,把臺灣嚇得靈魂出竅,城市挨個癱瘓,經濟全面垮臺,讓臺灣痛得受不了!即使暫時不能從大陸交換到什麼,先把臺灣拿下來,再靜待中國發生變化,總會等來大回報!

臺灣電視畫面上的百靈慘狀,讓在鄭州安全屋內的艾沙如利刃刺心,也讓他下了最後的決心。艾沙告訴李克明,他必須去救百靈,那是他的責任,也只有他才能做到。對艾沙這個要求,臺灣當局一口回絕。百靈的威脅還不知如何解決,怎能再來一個更大的?雖然與臺灣聯絡的李克明說得沒錯,當局不敢動百靈,周功不敢動艾沙,而艾沙敢動百靈,因此只有艾沙能打破僵局,但是這其中不確定因素實在太多了,萬一艾沙失敗,對臺灣的危害會擴大幾十倍,沒有哪個政府敢冒這種險。

艾沙讓李克明轉告臺灣方面,無論如何他都要去。臺灣若不讓他乘的飛機降落,他可以乘船,若沒人爲他駕船,他自己也能把船開到臺灣,臺方敢在他過海峽時開火,就等着百靈二十四小時後爆炸。這讓臺灣沒有其他選擇,萬一艾沙在開船途中被周功劫持,豈不是更糟?相比之下,派專機接艾沙到臺灣比其他方式還安全。另一方面,周馳馬上要帶百靈進行的環島行,也逼着臺方尋求破局,否則國家滅亡就在眼前。這樣看,即使艾沙來臺救百靈最終失敗,也只是釋放的D-2量不同——臺灣當局只能這樣自我安慰。

艾沙在李克明陪同下到達臺北,他不與臺方直接打交道,一切都通過李克明做安排。這使得臺方只好同意李克明參與行動的現場指揮。李克明首先強調,必須讓所有周功人清楚地知道D-2威力,害了艾沙他們誰都保不了命。但是臺灣當局害怕引起新的社會恐慌,絕對不能公開艾沙來臺,兼顧二者是用無人機廣播,加上遙控納米罩內的各個公用屏幕,只對納米罩內的周功人公開這個消息,反覆說明艾沙的威力,宣佈他將進入周功區。

李克明要防範的,首先是艾沙在進入納米罩前遭到射擊。萬一周功方面這樣算計,在納米罩外殺死艾沙,讓D-2在外面釋放,納米罩反倒成了對周功人的保護。李克明的措施是先把艾沙送進納米罩外的一棟空建築,再讓那一帶的車載納米發生器後撤,納米罩邊界隨之後移,空建築便進入納米罩範圍,那時再讓周功人知道艾沙已在納米罩內,艾沙纔可以從空建築現身。

當頭戴棒球帽揹着雙肩包的艾沙走出空建築,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顯得形單影隻。周功方無人露面,安靜至極。從艾沙進入臺灣,五位臺灣警員便不離他左右,這次不聽李克明勸阻,也要跟着艾沙留在空建築中。他們的上司不說話,李克明也沒辦法。聽到外面沒有動靜,一個警員伸頭向外看時卻被狙擊槍當成打爆頭,接着兩枚榴彈飛進空建築的窗,玻璃碎渣隨着爆炸撒滿街面,一支斷臂和握着的手槍一同被氣浪拋到窗外,隨後一切重歸安靜。

聽衆朋友,今天的文學禁區節目就播送到這裏,王力雄先生在他的YOUTUBE 頻道 “絕地今書”中,也播出了他的這部新書《轉世》的系列節目。

好聽衆朋友,感謝您的收聽,我們下次節目再會。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