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文学禁区:《转世》(三十六)王力雄著

0:00 / 0:00

40. 最后一环

王锋的指挥车有遥控的电动卷轴,可用货车篷布覆盖迷彩车厢的外壳,同时军用车牌自动换成地方牌,混在跑长途的货车流中便一点不起眼。指挥车内部的面积近三十平方米,通讯、指挥、办公、开会、吃喝拉撒睡设施一应俱全,甚至还可健身。列车只能在铁路线上移动,这种指挥车可以到处跑,又比直升机便于开会办公,被王锋当成下去巡查的主要交通工具。

这是王锋在西部战区辖区的首次东巡。前面的注意力都在新疆,这次首先是去看石戈推荐的滩歌村,然后去宁夏了解近期增加的回汉冲突。石戈把在网上看到的李导演纪录片放给王锋,将欧阳中华的「民主暴力」推崇为历史性的贡献,特别强调在改变政权时这种「民主暴力」可能起到的作用。既然已经明确了解决窃国的前提是要改变政权,石戈这次强烈推荐王锋去滩歌村,并坚持同行,王锋想到了会与这个题目有关。

在车上,石戈向王锋解释,在失去了民间社会和传统道德的中国,发生危机时也会失去缓冲,尤其在改变政权时出现权力真空期,国家的合法暴力哪怕只是暂时衰弱,广大基层也会出现非法暴力横生的状况,甚至土匪遍地都有可能。那时能制暴的唯有暴力,然而若用以往的暴力方式,都只能暴上加暴。「民主暴力」的不同在于既能以暴制暴,又不会变成恶势力。其中的关键又在于用怎样的民主方式——除了滩歌村实行的层议制,其他方式都不行。

石戈坚持今天赶到滩歌村,没对王锋说的真实原因,是他从陈盼的脸书上看到,她和欧阳中华眼下正在滩歌村培训取经者,而躲去镇上住的老张前天突然带着大牛回村,一块来的有乡镇干部,还有公安的便衣在村里看地形,打探来的各方消息都说官方今天要采取行动。

陈盼这个脸书是当初专为给石戈介绍滩歌村项目注册的,写到人物和地点都用外人看不懂的拼音字头,石戈只看不回应。石戈退休后陈盼没有停,反而还写得更多些,没有别的目的,只是觉得应该让石戈继续了解他关心的项目。亏得如此,石戈才知道滩歌村项目今天就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武山县的武装部长已经接到西部战区通知,在高速路出口迎接。他不了解来者是何人要去哪。来的是辆大货车让他奇怪,前导车和跟随车也是地方牌,不过宋秘书虽穿便衣,却有身居高位的威严,武装部长不敢轻视。

距离滩歌村还有几公里的路口,特警设了路障,还有集结待命的武警队伍。武装部长下去打了招呼才放行。指挥车内有监视器可以看到前导车里的图像,路上部长小心翼翼地试探宋秘书,去滩歌村是不是和今天的行动有关?

「你介绍一下吧。」宋秘书不正面回答。

「这是省上部署的行动。一伙北京来人以滩歌村为基地搞自治,建立暴力团伙,还鼓动周围村庄效法滩歌村。省里决心取缔。如果不是接待首长,我也会在现场。要不要我先通知行动指挥部?」

宋秘书摆了摆手指表示制止,问军警为什么是在外面待命。

「那帮家伙的网络造势能量大,省里指示要防止对方抓把柄,尽量不动军警。现在中央讲法治,对方利用这一点。他们搞的村民自治,表面都符合程序,带来的律师张口闭口讲法律。当初没把他们铲除在萌芽阶段,是因为那时他们在中央有靠山。现在靠山下台了,省上才着手处理。」王锋知道所说的「靠山」其实就是石戈,露出一丝调侃微笑。

部长有些得意:「不是讲法律吗?这回我们都按法律来。他们未经批准办培训班是非法经营,散发材料是非法印刷,县里各部门联合出动,公安、民政、工商,文化都来人了,今天彻底查封。防备他们在村里搞的连队暴力抗法,所以调了武警……」。

说话间车队进了村。指挥车内的信息收集器对全村进行扫描,各种声音传进来——办案人员查抄;派出所对培训班成员调查取证;村治会租用的房子被查封;提供住宿的村民遭恐吓。还有老张叫嚣:「你们的连队呢?拉出来跟政府打啊!」

王锋问石戈:「对啊,纪录片里的连队怎么不出来?」

石戈微笑:「正因为有连队才会不出来。容易冲动的年轻人都在连队里,没有指挥不能动。连队负责人除了更理性,还得受村委会的管束。」

当地的警察没看出王锋车队的分量,带着几个乡镇联防队员强行要检查大货车,态度蛮横,没争几句便被王锋的警卫撂倒在地。场面一度混乱,外围的武警冲进了村。

武装部长忙去说明是首长视察,虽然说不清是什么首长,不管怎么着,武山县武装部长的身份是真的,现场指挥让包围的武警放王锋车队离开。

宋秘书想得到王锋在这种场合不适合出面,看阵势甘肃省已经下了决心,毕竟是两个系统,王锋介入名不正言不顺,若被告状也理亏。王锋正要回答宋秘书的请示时,石戈先开了口。

「容我冒昧多句嘴,做大事不能拘小节,是否符合程序只是技术问题,可以摆平也不难摆平。王将军若选择离开,滩歌村的实验今天必死。别看只是一个村,本可以生出一个新天地,放弃可能就找不回来了。」

王锋还不了解层议制,但感觉到石戈介绍的民主暴力有价值。西北履职使他的眼界从纯军人伸展到地方治理。多年党管一切让农村自治徒有虚名,当变局降临,农村乱,城市也保不住。民主暴力是唯一看得到那时能维系农村秩序的方法。不过他也担心农民会不会就此整合成陈胜吴广式的队伍,变成对国家的威胁?

又一次证实小事可能改变大事的方向。王锋还在犹豫,现场指挥本来就对王锋警卫打了手下人窝火,让开路车队又没立刻走,就算武装部长说车里有首长,带着大货车的能是什么了不起的首长?于是用扩音器喊起来:「军队同志是不是要留下指导我们工作啊?」这种讥讽实在算不了什么,王锋不会跟小人物见怪,但是现场指挥为了在手下人面前争脸,关掉扩音器后骂了句娘,不仅他身边的人听得到,也从指挥车的信息收集器传进王锋耳中。

「上来吧,我指导你。」指挥车的扩音器传出王锋声音,把现场指挥的扩音器比得只如虫叫。这一声就把全场震住了。宋秘书向现场指挥说明车上是中央国安委副主任,只要在维稳范畴皆属国安委职权,这里的行动当然也在内。跟着宋秘书上车的现场指挥脸都吓白了。王锋和蔼地让他落座,要他暂停对滩歌村的行动。不是因为省里的处理有问题,而是需置于更大的背景深入观察。王锋表示会跟省里说明情况,在国安委下结论前,要求地方政府先不介入。现场指挥唯唯诺诺地退出,带人撤离。王锋让宋秘书立刻联系甘肃省委负责人,免得小鬼先告状,用合适的说法理顺关系,不被指为越界。

王锋既然插手了,就干脆再彻底些,他把村委会主任和连长叫到车上,好奇的主要在于连队如何节制自身。对连长回答连队行动必须按村委会的决议,他问「既然连队是你说了算,你不听村委会的,或者对下面假冒村委会的决议,自行指挥不行吗?」

「瞒不过去的……」,连长连连摇头。「连队成员都是本村的,村委会马上就会知道。只要村主任打几个电话,通知各排长换了连长,就没人听我的了。」

「排长是你任命的,让你的哥们儿当嘛。」

「要是我都任命哥们儿,村委会哪还能让我当连长?再说我被罢免了排长还听我的,下面的班长也不会服从。」

「如果班长是排长的哥们儿呢?」王锋故意问。

连长笑起来,他肯定答了多次。「那样各班成员又不服从了。除非他们都是班长的哥们儿,那样全连都是哥们儿。连队成员来自亲友邻里群,群里的人也是哥们儿,所以全是哥们儿就没哥们儿了,还是得听村委会的。」

王锋继续追问:「成立连队是为了保护村民,官方进村搜查扣人,你什么都不做能安心吗?」

「政府有特警武警,县的力量不够有市,市的力量不够有省,省不够还有国家。一个村就是个鶏蛋,怎么碰得了国家的大山?政府查封培训班,我们哪怕觉得老欧他们是为我们做事,道义上应该帮,但是不会自取灭亡。村委会只能看对本村有利还是不利,不会为老欧的事跟政府对抗。毕竟政府的名义是来查封村治会的培训班,村民的损失只是少挣点食宿费,所以村委会严令我们不参与,不伸头。」

王锋的提问都被连长否定,却感到满意。欧阳中华建立的连队不会为他出头,说明不会被野心家利用。如果没有改变政权的想法,王锋不会认真考虑层议制,毕竟和熟悉的权力结构太不一样,然而改变政权需要基层能够掌握民主暴力自我维持秩序,那就得先实行层议制。但是一个滩歌村搞层议制都面临这么多阻力,政权没改变前不允许搞层议制,政权改变后又会来不及……

石戈表示,层议制非常容易自我复制,只要有最初的榜样,一旦其他村的复制开始,就会按照病毒式传播的指数发展,到一定时候速度将是惊人的。

「……一片睡莲第二天变成两片,池塘看不出变化,第三天变四片也不起眼,到覆盖四分之一池塘之前,都不太让人注意。可是到了四分之一,第二天就覆盖一半池塘,再有一天整个池塘就全满。所以难的是出现第一片,现在有了滩歌村,而且被你保住了,再给它自我复制的空间,盖满池塘只是时间问题。」

这个老生常谈的比喻在这个场合由石戈说出来,让王锋倍受打动。他听说欧阳中华正在滩歌村,便吩咐宋秘书叫他来车上。石戈提议不妨进村散散步,看看村里情况,顺便见村治会,像是轻描淡写,实则是想让王锋显出对欧阳中华的礼贤下士。

听众朋友,今天的文学禁区节目就播送到这里,王力雄先生在他的YOUTUBE 频道 “绝地今书”中,也播出了他的这部新书《转世》的系列节目。

好听众朋友,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次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