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文学禁区:《转世》(七十一)王力雄著

0:00 / 0:00

既然只有吴宁能跟艾沙联系,就可以用艾沙之名说此时他吴宁要说的话。首先吴宁说艾沙要求郑州实行层议制,否则会到市政府门前求见市长,同时向市民说明他的要求。「那时谁敢拦他?不见到书记您他是不会罢休的。」

「那时他不就成了导弹的靶子!」市委书记大惊失色。「他死又不是他一个人的事!」

「所以无论如何得先稳住他。否则市民发生的混乱也得让郑州完蛋,别说给您造成的威胁了。」

市委书记恨不得当年没有费尽心机爬上这个职位。吴宁趁机抛出建议——市委书记的首要职责是保证全省权力中枢的安全,而他这个公安局长的首要职责是保证市委书记的安全,所以他建议市委书记护送省领导转移到六十公里外的伏羲山风景区,那里仍是郑州境内,可进可退,书记在那里协同省领导指挥,需要的话回市里只需三四十分钟车程。郑州这边交给他吴某,天塌下来他扛着。吴宁的建议让市委书记如释重负,当场表扬了吴宁保省委的大局观。

吴宁的下一个建议貌似只是出于技术性考虑——得给他一个代理市长身份,他才好代表政府去与艾沙交涉。「否则艾沙不会把我的话当真……您要是觉得不合适,要不还是书记您直接跟艾沙谈?」市委书记掂量了一会儿,虽然对让吴宁当代理市长有疑虑,自己却实在不敢去见艾沙,也就没有其他选择。当吴局长变成吴市长的消息在郑州电视台发布,郑州街头的市民响起欢呼。吴宁前面在电视上说出了真相,使他获得民意拥护,都认为是由于他的抗命才让郑州避免了D-2灾难。本来愈演愈烈的动乱马上平息,感到了饥渴的人们回家吃晚饭,大小饭馆重新红火起来。

新任的吴市长吃了碗当地的浆面条,便在郑州电视台的晚间新闻对市民讲话,表示市政府愿意与市民层议制组织配合,共度当前的危机。郑州多数居民区已经有了层议制委员会,小区之间也有联合体,只是因为政府压制没有上升到更高层次。新上来的吴市长却公开鼓励:「……市政府没法与太多的当选人直接对话,需要尽快形成区一级的层议制委员会,选出区委员长来跟我讨论。我不离开市长办公室,区委员长随时都可以来,半夜我也在。」

层议制的一个障碍是「块」与「条」如何协调。中国传统的治理结构中单位为「块」,系统为「条」。「条」的总源头捏在中央手里,下面各级分支都由上级控制,尤其是货币、财政、银行、程序认可、政策协调等方面。而层议制只能按单元实现,管得了自身内部的「块」,管不了自上而下的「条」。若「条」不与「块」配合,「块」便会遇到很多问题,甚至难以运行。层议制曾靠服从原体制中的上级权力交换「条」的配合,在无法得到「条」的配合时也会避免贸然提升层次。现在吴宁以代理市长的身份表示郑州市的「条」会配合层议制的「块」,提升层次就没有了这方面障碍,立刻可以进行。当晚,各区便陆续形成了区级的层议制委员会。

当各区委员会的当选委员长来到市长会议室,以为是来和吴宁谈判,想不到吴宁当场宣布的是召开郑州市层议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区的委员长们在一起,的确就相当于层议制的市委员会了,但是跟他吴宁又有什么关系?用得着他来宣布吗?吴宁却不但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还提议会议第一项内容是选举他本人为层议制市委员会的委员长。

面对大家的错愕,吴宁胸有成竹地解释:「出于工作需要,这两个月我对层议制做了深入研究,理解程度不比诸位差。诸位是明白人,应该想得到我比你们任何一个都更有助于层议制。首先眼下我能让郑州市政府服务于层议制。否则靠你们建立并磨合出这样一架管理机器不知道得猴年马月。其次我能推动河南其他地市实现层议制,最快地进展到全省层议制。靠你们做到这一步时间会更长。而解决眼下的危机,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

吴宁的解释不能说没道理,不过首先被质疑的是,让原来的政权机器继续管理会把人们搞糊涂,弄不清到底是原体制还是层议制。

吴宁却对此拍手叫好。「糊涂点是好事!可以避免体制冲突太剧烈,减少官僚抵制和社会震荡。现在只是市一级由我跨两个体制,层议制从基层到区的各级结构都很清晰。我可以从市一级要求区级管理机器执行你们的决策,否则现有的区级管理机器不会配合你们,还会成为阻力。」

区委员长们更多的质疑在于,接受吴宁这种「双面人」会不会导致层议制变味。

「怎么会?我只是在游说你们选我,相当于竞选陈述,没有半点强制。只因为形成管理机器需要时间,选我可以让现有的管理机器立刻就能为层议制服务。一旦觉得我变了味,随时罢免我不就完了!那不正是层议制的定海神针吗?」

各区委员长的质疑是出于本能的不放心。吴宁说他这两个月研究层议制,那是他做为公安局长出于镇压层议制的需要,现在却突然毛遂自荐当层议制的委员长,难道反差不是太大?不过他的确在市民中人气高,也能玩得转旧体制的系统,这样角色还真不好找。吴宁说的没错,既然可以随时罢免,各区委员长们最终还是表决让吴宁当了市委员长,附加了一个条件——吴宁同时兼任官方的代理市长只是为了让市政部门按层议制委员会的决策行事,绝对不能再受「党的领导」——党委系统必须靠边。

吴宁的回答痛快:「这一点暂时算我们的内部共识,不必立刻宣布,层议制不是主张与原系统保持配合吗?避免矛盾尖锐化的圆滑过渡更好些。待我把层议制推到省一级时,理所当然郑州就不再需要党!」

76.河南模式

吴宁搞定郑州受到王锋大大夸赞,除了时间短,更重要的是搞了一个有指导意义的模式。以往层议制架空政权的方式虽然可以避免发生直接冲突,却不如「双面人」有助于「条」对「块」的配合,既减小了旧体制阻力,又利用有经验的管理机器确保新体制运转。王锋称赞「双面人」是吴宁的一大发明。

「双面人」模式很快被用到其他地市。吴宁利用长年在河南官场形成的人脉,选择一些百姓和官僚都容易接受的地市官员,让他们充当「双面人」,在保持原体制官职的同时成为层议制的当选人,如此很快搞定了好几个地市。当发现哪个地市内的旧体制阻力大,吴宁就通过公安系统递情报说艾沙要去那儿。没有哪个地市政权顶得住这种「恐怖主义」。在实现层议制的地市达到了九个——河南全省十八个地市的半数时,吴宁在九地市委员长的视频会议上,提出了要将层议制提升到省一级。

「……危机当前,早一分钟实施全省层议制,就能让恐怖分子早一分钟离开河南。搞过公安的人都知道,对于爆炸还是不爆炸,每分钟都是关键!」这理由没人能反对。吴宁接着提出:「形成省级层议制政权有两个标志,一是我们这些地市委员长组成省委员会,二是要选出省委员长。现在我提议,选举王锋将军为河南省委员长。」

吴宁的理由充分,首先艾沙要求释放王锋说明王锋是解决艾沙危机的关键角色;其次王锋在中央电视台的讲话和被捕使他受到民众拥戴。何况层议制就是由王锋推动起来的,谁还比他更有资格?这个提议获得九地市委员长全票通过。

吴宁接着赶去伏羲山见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提出让王锋代理河南省省长,可以向民众表明河南的自保立场,有助于缓和民众情绪,稳定社会;对省委书记个人的好处是可以避免直接与北京对抗,挨了无人机导弹的河南必须对北京说不,否则无法对河南人民交代,不妨让王锋出面去做这个恶人。省委书记被吴宁的说法打动,表示省人大可以自发开会任命王锋,他不过问也不负责。虽然人大从来都是橡皮图章,开会也不可能「自发」,但是省委书记会对中央说省人大这次是被导弹激怒,脱离党的控制自行按宪法行事,因此他无法干涉。
王锋就这样当上了代理省长,然而他却没把自己放进旧体制中。他是以河南省层议制委员长的身份举行首次记者会,直接谴责北京不惜危及百万河南民众生命的导弹攻击是不可容忍的恐怖活动,说明北京政权完全丧失了合法性。他呼吁全国各省立刻实行层议制,然后由省级委员长组成的国家管理委员会接管国家政权,河南将在这个过程中提供最大支持。

中国民众这才知道王锋不但脱离了囹圄,还成了层议制政权的河南委员长,民意一片欢腾,纷纷要求本省效仿河南,实行层议制。国际社会这时的反应迟钝了很多,中国来回反转的电视剧实在太过离奇,反而让国外媒体不知如何报导。不过王锋的形象还是通过卫星电视传播出去。王锋在记者会上的一身白西服与中国官场千篇一律的深色服装形成反差,直接寓意黑白分明,象征开明和活力。

那身西服是在吴局长刚变成吴市长时王锋就让李克明去订做的,可知那时王锋就已在准备会出席这个场合了。记者会后王锋直接进驻河南省政府的大楼,在搬离与艾沙同住的安全屋前,他留下李克明继续陪同艾沙。现在他们对艾沙已不用「看守」或「监视」那些词,即使不当着艾沙的面也说「陪同」。王锋对李克明说,什么时候艾沙主动告诉他们百灵是备份,才说明彻底信任了他们。然而尽管艾沙这段时间跟王锋一起听了不少十二木卡姆,却一直没说出百灵。他不知道李克明已经知道百灵是备份,也不知道百灵已在台湾,而台湾警方现在正在全台搜查百灵的行踪。

听众朋友,今天的文学禁区节目就播送到这里,王力雄先生在他的YOUTUBE 频道 “绝地今书”中,也播出了他的这部新书《转世》的系列节目。

好听众朋友,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次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