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维稳大师,沈迪熟悉中国维稳机制的每个环节,知道如何用最少的动作让机器的其他部分自动配合。他只需在按下启动的按钮后,喝着红酒观察自己的智慧被一步一步印证。「猪肘事件」后喀什当局立刻启动防暴预案。既定预案的第一步不是镇压,而是拍摄下杀人放火打砸抢的场面,用于舆论宣传和应对追究。以往为了拍到最有效果的画面,有时需要放任暴徒,甚至派人扮演暴徒,这次完全不需要,拍下的场面之惨烈,让中央电视台播放前都得加上「少儿不宜」的提示。除了董事会知道事件是沈迪挑起,连最高层都以为是偶发事件,却当成是天赐之机,正好可以用来扭转民族主义的方向。官僚集团是个智能机器,自动按照对自身最有利的逻辑配合运行。中央电视台播放时不用通常的「恐怖分子」解释,而是突出民族因素。恐怖分子是极少数,强调民族的因素才能调动整个汉族。电视画面滚动播出维人对汉人的杀戮,呈现维人的心狠手辣,老弱妇孺皆不放过,汉人完全无助,死者恐怖,伤者哀号,生者奔逃,家属痛哭。
喀什事件很快被镇压。军警对维人开枪致死上百人,数千维人被捕入狱,遭受酷刑审讯。喀什布满持枪军警,街头装甲车横冲直撞,高音喇叭震耳欲聋。然而中央电视台上没有这些,只是在已拍摄的素材中每天按计划拿出需要的内容,利用剪辑技巧显示为是刚刚发生,似乎维人对汉人的仇杀一直在持续,而当局为了维护民族团结一忍再忍,不断退让,镇压不力。那些血腥暴力的场面,背后的极端伊斯兰宗教和国际恐怖主义,成为媒体集中的话题,也变成了中国人从城市到乡间人人讨论的热点。汉人在心理上感到的窝囊和憋屈,最短时间便被强化成激烈的民族情绪,燃烧成十多亿人的怒火,让整个中国进入沸腾。聚焦台湾的视线顿时转移,随后的金门撤围被认为合情合理。台湾人至少还是汉人,台湾问题可以往后放,而维吾尔人若是分裂了新疆,那可是台湾面积的五十倍!
26.少将们收到信息
王锋家在北京城里的一个四合院,是文革后「落实政策」分给母亲的。母亲去世后他没搬到军队大院的将军楼,这里毕竟眼睛少些。不过真有监视的话,哪里也躲不过。现在表面上他没被限制自由,通过八一本做卫星探测,可以看到外面有几辆车昼夜不离,人换班,饭送车里。
封锁金门后白冀武便没再跟王锋联系。王锋一直在厦门,希望台湾进行反击,给他扩大事态的机会。然而在五十海里内能用的刺激手段都用尽了,台湾似乎得到了这边传递的安抚,心里有底,任凭台湾岛民意喧哗,在野党厉声谩骂,就是不接招,让他如同悬在半空,上不着天下不落地。当他想用减少给金门的供应逼台湾出手时,北京却接手了对金门的物资供应,给的更充足,完全是反着来。白冀武则始终不公开表态。「替身」可以看到他活动积极,在私下进行着各种会面。
接到赴京参加军委会议的通知时,王锋便知道没戏了。他刚从厦门起飞,军委就下令金门解围。新华社发布简短消息,军事演习结束。各媒体在北京指令下淡化处理,一律用新华社通稿,不发头版。本来惊天动地的大事变成了戛然而止的插曲,一切回归原样。
在北京军用机场接王锋的军委办公厅副主任没提开会的事,只说白副主席让他先回家休息,暂时不用上班,后面的工作等待通知。随后王锋便发现自己的所有指挥渠道被切断,ID密码失灵,热线电话停机,权力被解除。
其实军委会议在王锋上飞机前就开完了。兼任军委主席的总书记秦邦传达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对台湾继续贯彻不独不武政策,维持现状,相信台湾人民,相信祖国日益繁荣终将实现台湾和平统一。秦邦接着表示,中央正在考虑接受「民主统一论」——那是台湾一些政客提出的,大陆与台湾在民主制度下统一。台湾政客相信中共不敢民主化,这样提只是让台湾的拒绝统一名正言顺。因此大陆接受「民主统一」就反过来将了台湾的军。而什么是民主各有各的标准,可以无休止地争论下去,实际状态还会是维持现状,但却能让大陆摆脱被动,改善国际形象。明白Z集团的所有动作都是为了土地私有化后推高土地市场,就不会奇怪中共接受与台湾的「民主统一论」,即使只是停留于口头,也会有助于国际相信中国的民主化前景,提高购买中国土地的信心。
「替身」突破不了最高防卫等级的高层电脑,但是王锋从高层幕僚的联网设备中对高层意图也能掌握得八九不离十。眼下高层正在考虑给他定擅自动用军事力量的罪名,那在历代王朝都是犯大忌。好在他有白冀武授权五十海里范围任意行动的视频记录。不过那顶多是把白冀武一块拉下马,不会改变自己的结局,反而更中Z集团的下怀。他不能那样做。
原以为是自己在做套,到头发现还是在白冀武的套中。白狐狸的外号不是白叫的,他同意王锋出手搅局,不是为了阻止Z计划,是迫使家族联盟让他继续掌管军队,在成功保全了自己的同时,又争取到军队将领能够参与Z计划的分肥,因此更受将领们的拥戴,让他对军队的控制更牢。封锁金门期间,军内各方皆睁一眼闭一眼,本可以阻断王锋行动的环节都未作梗,让王锋感到出奇顺利,其实都是白冀武在背后安排,目的就是让王锋当枪,待最终可以摘桃时再抛出王锋背锅。
家族联盟给军队的分肥方案是,以适应城市发展的名义允许军队在不减少占地面积的前提下进行同城置换。当年进城接管政权时,军队占了很多城边土地建军营。现在随着城市的扩大,皆成了让人眼红的黄金地段。允许军队进行土地置换便给了高级将领最好的机会。只要让家人在不值钱的远郊区买下相同面积的土地,与黄金地段的军用地相置换,巨大的差价就落入了私囊。
有权参与这种交易的被限于战区级现职将领,皆在中将以上,全军不超过一百二十人。军营土地主要由地方将领控制,而实现得利所必须的土地倒手环节——军营搬迁的审批权在军委总部。总部清楚每块地的利润,想让自己辖区的军营搬迁通得过审批,就得把最好地块与总部将领分羹。总部将领从各战区拿到的加在一起,一定比谁都多。
王锋以为他先把军队与Z集团分化开,通过封锁金门把针对台湾的民族主义推成潮流,那时Z集团再想拉拢军队高层,军队也难以在强大的民意面前打自己的耳光。却没有想到对方略施小计,就用喀什事件改变了潮流——王锋绝对相信喀什事件是制造出来的。现在国内关注焦点都被喀什吸引,淹没了金门。原来鼓动打台湾的网红转身变成了仇视维吾尔人的大汉族主义者。媒体和大众从来变脸迅速,无需多少感慨。国外媒体对金门解围倒是报导很多,赞扬北京当局,将封锁金门归为军方少壮派自行其是,终于被北京重新纳回正轨。香港文汇报点名王锋是对台强硬派的代表人物,围困金门是他的个人决定,下一步会被追究责任。目前虽然只是文汇报一家这样说,但无疑是被授意有意放风。
王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挫折感。从军四十七年,唯一的一次指挥军事行动却成了为军队败类打通发财路。还有什么比这更讽刺?让他的人生变得毫无意义。突然闲下来使王锋像落入了真空,没有围绕的下级,没有要批的文件,没有开不完的会议,连电话铃都一声不响。总是像钟表般精确安排每分钟的他一下不知道该干什么,在家里几个房间无目的地徘徊。他不想去院子里活动,那会暴露在更多的监控下。给浴盆放满了水,记不清上次泡澡是什么时间了,多年都是几分钟的淋浴,其间还要听广播,第一次有时间闭上眼睛长久地泡在水里。
房间里也被偷装了摄像头和窃听器,「替身」都能发现。不过王锋除了装作无意中用物品挡住个别隐私空间的摄像头,对其他监控都佯装不知。眼下唯一放心的是八一本,监控者过不了丁大海的关。即使八一本被勒令收走,只要交出的是另一个特设的密码,能让审查者打开八一本,但是所有文档都会不被发觉地销毁,等八一本再回他手中或是换一个新的八一本,又能恢复原样。王锋想到家里还有以前的非数字化文稿、照片、录像等……,不知道其中有无能被抓把柄的内容。以前从未想过需要防范,这个国家就像自己的家,现在却没有了把握,王锋第一次感到头顶笼罩国家机器的阴影。
不能只消极防守,被动保不了自己,主动出击才能扭转局面。打开了冷水龙头,流下的冷水在热水中形状清晰地蔓延,直到水全变凉。屏住呼吸没入水中,尽可能延长时间,一次一次重复,让转得滚烫的头脑冷却下来,尽量排空,直到出现清晰的条理……。
部分现役和退役少将收到了匿名信息,透露解除金门封锁和放弃武统台湾,王锋被解除军权和面临军法审判,皆是因为Z集团与军队高层达成了交易,允许他们利用军营置换捞好处,却只有现役中将以上才能参与分羹。匿名信息表示目前只是小道消息,是真是假,可以用王锋的结局做判断。如果王锋真遭撤职和审判,即可证实是真的。收到匿名信息的不到全部少将的十分之一,似乎是随机发送的,但是少将们有彼此的关系网,都会知道。
信息从暗网发出,查不到源头。会所董事会截获到了这个信息,知道少将们如果愤怒,不是针对分肥本身,而是自己被排除在外。然而只有这么多肉,无法把上千现役少将都纳入分肥,那样军队高层的所得会被摊得太薄。因此唯一的对策是让这消息立刻止于流言,变成公开的质疑就不好处理了。这个信息提出的衡量标志是王锋会不会被撤职。的确,说王锋擅自指挥军事行动难以说服少将们,擅自指挥怎么可能形成这种规模的行动?解放台湾本是军队几十年的首要目标,现在突然要让负责行动的指挥官背锅,背后怎么可能没有交易!这样的猜测若是出自异议人士无所谓,出自地方官也好说,但是全军直接带兵的少将阶层都这样质疑,那就太危险了!
董事会当然猜疑给少将们发信息的幕后可能有王锋,甚至信息就是出自他的手。掌握那么多位少将的信息管道不会是一般人。然而王锋被全天候监控,没发现任何蛛丝马迹。他肯定另有避开监控的手段,但是既然发现不了就没办法。他能发这个信息,就能再发第二个、第三个……甚至像二神那样搞个「猜想Z计划」的军用版,列出军营置换的事实和受益人,让少将们在现实中验证,就会毁掉与军队高层做成的交易。仅出于这一点,就不得不放下原本要对王锋进行的追究问责,还得继续让他任职,才能止住流言,稳住少将们。
27.两种飞机
信息的确是王锋先写好,再交给丁大海发送的。王锋不怕被怀疑,他要的就是让Z集团意识到他有这个能力。发出匿名信息的第三天,手机来电显示出沈迪的名字。Z集团露面了。
「大哥,好几年不见了,一直想您啊。只是知道您忙不敢打扰。这次您难得有几天休息,马上又得忙起来,能不能允许我请您吃个便饭?」
王锋知道沈迪一直在为有权势的人效劳。他当年离开军队,离开自己,只因为钱多便甘心去当家奴,让王锋从此把他从心腹名单上抹掉。多年没来往的沈迪这时出现,显然意味着某种转机,尤其是那句「马上又得忙起来」几乎是清楚的暗示。沈迪肯定是来探风的,自己下一步的命运跟沈迪回去怎么说有相当关系,因此他必须见。
一辆加长轿车载着沈迪来接王锋,前后都有保镖车。沈迪把自己的手机放入屏蔽套,也给了王锋一个。「别的时候大哥您不会需要,现在还是有一个好些。」话中有话,提醒王锋的处境。两人路上有一句没一句闲扯。看见车到达的不是餐厅,而是公务机的停机坪,王锋揶揄地提醒:「中央可不让我出北京啊。」
「大哥,有我呢……」,沈迪没说完便意识到,这么说岂非显示他比王锋的能耐大,马上又顺回来。「呵呵,那看把北京定在什么范围了。北京行政区面积一万六千八百平方公里,差不多半个台湾呢,咱们肯定不出去!」
坐飞机不是要去哪,是在飞机上吃饭。中国官场和商场的饭局太多,单纯吃已不被感兴趣,而是寻求花样表现不俗。不过玩到上天吃还没听说过。飞机是会所的。机舱里加了一层透明罩屏蔽噪音,相对一般飞机安静很多。
听众朋友,今天的文学禁区节目就播送到这里,王力雄先生在他的YOUTUBE 频道 “绝地今书”中,也播出了他的这部新书《转世》的系列节目。
好听众朋友,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次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