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西藏縱覽:中國促進西藏經濟的努力加劇地區緊張局勢
一份新的智庫報告稱,中國政府爲促進西藏自治區經濟和改善營商環境而採取的一項措施,將使當地大量且不斷增長的漢族人口受益,而藏族則面臨着日益嚴重的被經濟邊緣化。此外,知情人士稱,中國當局拆除了青海省藏族地區一座 19 世紀的藏傳佛教寺院,爲水電大壩項目讓路。藏人表示,這次拆除行動是漠視他們文化和宗教的又一個例子。而由於受氣候變化的影響,西藏的冰川大面積消失,並對下游民衆生活與基礎設施構成了潛在威脅。
本期節目中我們就一起來深入瞭解這三條新聞的詳情,相關人士的談話錄音由人工智能生成。
政府推出新經濟政策 藏人被邊緣化
華盛頓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 7 月 26 日的一份報告稱,中國官員加倍努力擴大西藏現有的經濟技術開發區 (ETDZ)。
這些經濟特區符合政府對城市化、跨境貿易的關注,以及西藏經濟從農業和畜牧業等傳統領域轉向出口導向型產業的戰略。
因此,這個開發區主要包括拉薩、洛卡、日喀則、林芝和昌都等城市中心,這些城市漢族人口數量龐大且不斷增長。報告稱,這意味着漢族將從這些地區獲得經濟利益,而藏族則被排除在外,這可能會使兩個民族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張。
印度德里希夫納達爾卓越研究中心喜馬拉雅研究所副研究員德文德拉·庫馬爾(Devendra Kumar)在報告中寫道, “大量補貼、漢族對西藏經濟的控制(農業和畜牧業除外)以及藏族被邊緣化可能會給當地經濟前景帶來問題,並可能加劇社會緊張局勢”。
庫馬爾補充說:“政府最近的舉措可能只會加劇問題,特別是因爲新的公園和區域主要針對不斷增長的漢族人口。”
該報告發布之際,中國政府宣佈西藏自治區 2024 年上半年經濟增長 6.1%,而 2023 年同期經濟增長超過 8%。
藏人表示,由於持續的經濟邊緣化,北京爲刺激自治區經濟而採取的措施,例如科技園區,讓他們受到了冷落。
藏人長期以來被排除在政府和建築工作之外,而這些工作主要以漢族移民爲主。他們還受到北京的同化政策的傷害,這些政策使他們在競爭城市就業機會時處於不利地位。
西藏境內的幾名藏人(包括三名商人)表示,政府對藏人實施限制,禁止他們進出該地區,而且對旅行和商業許可證的嚴格要求限制了商業機會。
一位商人說,“主要的商業機會都給了漢人,而藏人只是偶爾被分配到小型企業”。
根據中國2020年人口普查數據,西藏自治區370萬人口中漢族佔12%以上。
但漢族在某些城市中心佔多數或接近多數。他們約佔地級市林芝市巴宜區人口的39%。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 2019 年的數據,阿里地區噶爾縣漢族人口約佔 57%。
據報道,今年六月,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正指示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官員支持西藏產品走向全球。
但專家表示,由於中國與印度的邊境緊張局勢持續存在,且貿易僅限於尼泊爾,這絕非易事。
藏人說,前往鄰國尼泊爾這個親中國國家做生意很困難。
拉薩的一位藏族商人說,“實際上,對於藏人來說,從拉薩出行非常困難。如果允許藏人自由出口和做生意,那將是有利的。”
這位商人表示,相反,藏族商人只是充當中間人,從當地藏人那裏購買,然後賣給西藏的漢族商人,後者出口這些產品。
庫馬爾說,過去15年來,中國政府一直在努力重整西藏的經濟,迄今爲止,西藏的經濟主要是靠中央政府的鉅額補貼推動的。
但另一位來自拉薩因擔心遭到報復而不願透露姓名的藏族商人對自由亞洲電臺表示,中國官員稱這些補貼和大量投資機會是爲了改善藏人的生計,但這些補貼和大量投資機會大多發放給居住在西藏的漢人。他說,
“如果涉及 10 萬元人民幣(14,000 美元)投資的商業機會,藏人將永遠不會得到該投資,它將提供給漢人。當地藏人如果幸運的話可能只能從事勞務工作。”
與此同時,庫馬爾在詹姆斯敦基金會的報告中寫道,建立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爲一項經濟戰略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取得成果。他指出,
“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設計是爲了支持出口,但西藏自治區的對外貿易目前僅限於尼泊爾”。
庫馬爾表示,過去16年來,中國政府一直致力於發展西藏自治區的旅遊業、採礦業和建築業,“但它們幫助轉向本土增長的潛力仍然有限”。
他說,這就是爲什麼省級官員開始採取複製內陸省份增長模式的舉措。
澳大利亞西藏與中國問題研究員拉德·南洛(Lhade Namlo)告訴自由亞洲電臺,雖然西藏旅遊業可能會給藏人帶來一些臨時收入,但經濟發展的成本遠遠超過他們獲得的任何微小利益。
他補充說,工業發展和採礦活動可能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以及對包括印度在內的東南亞鄰國構成的長期危險不容忽視。
【達賴喇嘛:如果沒流亡,我也許坐上拉薩寶座了】
— 自由亞洲電臺 (@RFA_Chinese) August 17, 2024
六月赴美進行換膝手術後,#達賴喇嘛 首次在紐約州達賴喇嘛圖書館公開露面演講,強調會繼續履行爲藏人服務的義務,弘揚佛教;又表示感恩自己的流亡經歷,藉此得以周遊世界,與五湖四海的人建立聯繫,“讓世界各地人民都對西藏和藏人產生深深的親近感”。 pic.twitter.com/eRcE43L5Ff
青海寺院將被搬遷
此外,消息人士七月初錄製的獨家向自由亞洲電臺分享的一段視頻顯示,青海的阿措乎寺的主要經堂和周圍的許多佛塔完全被夷爲平地,宗教建築已蕩然無存。自由亞洲電臺能夠通過來自西藏和境外流亡的兩個消息來源獨立驗證該視頻的真實性。
兩名來自該地區的消息人士告訴自由亞洲電臺,當局於 4 月份開始搬遷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的阿措乎寺( Atsok Gon Dechen Choekhorling ),因爲他們預計在世界上最高的 3D 打印水電站大壩竣工後,該寺將被淹沒在水下。
黃河上的陽曲水電站擴建工程於 2022 年在該省啓動,將於今年晚些時候竣工。
藏人表示,大壩的建設是北京忽視他們的文化、宗教和環境的又一個例子,特別是在涉及中國政府的基礎設施項目時。
消息人士並稱,該寺院的 160 名僧人現在住在臨時搭建的鐵皮小屋裏,不過當局早些時候表示,他們將被轉移到帕爾卡鎮附近的河卡鄉 (Khokar Naglo) 的替代住房。由於擔心遭到報復,所有這些談話人士都要求匿名。
不過消息人士說,目前尚未做出此類住宿安排。
消息人士之一表示,儘管該寺的三座大殿位於附近的一個村莊,但政府表示,重建該寺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他說,
“然而,僅撥出數萬元用於重建,且沒有計劃追加資金”。
消息人士補充說,當局禁止藏人拍攝破壞過程的照片或錄像,導致該寺院由稀有珍貴石板建成的主殿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藏人相信這座寺院是神聖的,經過135年的祈禱與代代修行,令這座寺院變得更加神聖。
一位西藏知情人士在早些時候的報道中告訴自由亞洲電臺,這些僧侶此前曾請求當局撤銷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NDRC)發佈的搬遷命令。
但他表示,2023 年 4 月,政府國家文物局宣佈,寺院內的文物和壁畫“沒有重大價值或重要性”,搬遷工作將繼續進行。
據中國官方媒體報道,7月25日,青海省黨委書記陳剛來到陽曲水電站現場視察。
陳剛表示,該電站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的重大項目,並要求當地政府確保電站建成後完全關閉,按期蓄水發電。
陳剛說,由於這項工作處於早期階段,下游搬遷阿措乎寺的建設以及隨後的產業發展 “仍然繁重而複雜”。他指示,
“阿措乎寺工作重點要從‘拆遷’轉向‘建設管理’,打造堅強的基層戰鬥堡壘。”
“要主動前行、協調解決困難問題,確保生產生活有序、佛教活動正常開展。”
西藏冰川大面積消失帶來的挑戰
另據西藏之聲報道,近年來,由於受氣候變化的影響,西藏的冰川大面積消失,導致印度喜馬偕爾邦境內出現了許多新的湖泊,對下游民衆生活與基礎設施構成了潛在威脅。
這份最新研究報告由喜馬偕爾邦科技與環境委員會氣候變化中心發佈。該中心透過衛星數據發現,西藏象泉河流域範圍內,因冰川融化形成的湖泊數量幾乎翻了一倍, 表明氣候變暖對喜馬拉雅山高海拔地區的影響更爲顯著。報告推測冰川迅速融化和冬季降雪量減少可能是湖泊增多的原因。
喜馬偕爾邦科技與環境委員會氣候變化中心在報告中強調,這些在西藏象泉河流域新增的湖泊一旦潰堤,對西藏境內象泉河附近地區與下游印度喜馬偕爾邦極有可能造成災難性後果,包括洪災與水澇等自然災害。
去年,“瑞典世界水周活動”期間有關西藏水資源研討會的報告也列出了西藏水資源所面臨的安全挑戰,同時向中國及其他有關國家提出了保障西藏水資源安全的建議。
撰稿、主持、製作:陳愛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