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政治局常委到底是什麼產生的?
2012.11.19
興許有讀者和聽衆還記得八年前胡錦濤在感恩江澤民終於把軍委主席也交到他手裏時,把個江澤民誇得跟朵花兒似的,說他爲我們黨、國家、軍隊高層領導新老交替的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序化作出了歷史性貢獻。這裏的高層領導無疑是指的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會,特別是政治局常委會這一層,鄧先帝早就說過,關鍵是政治局常委這一層不出問題。制度化主要有兩點,一是年齡標準,有一條槓槓是不能逾越的,那如同中央委員的新任和連任年齡設限是“三上四不上”即六十三歲還可以上,六十四歲不能上一樣,政治局委員和政治局常委的新任或留任設限則是“七上八下”,意即六十七歲的可以連任甚至新任,六十八歲的必須出局。不能連任當然也就沒有機會入選政治局常委的最具體的例子就是一九四四年出生的回良玉,十八大召開時剛滿六十八歲,仍能連任或者升職的最現成的例子就是一九四五年出生的俞正聲和劉延東,十八大召開時已滿六十七歲。
制度化的第二個內容就是不能帶病提拔,更不能帶病升職,這裏的病有兩個含義,一是個人身體健康狀況,二是個人政治健康狀況。因爲個人政治健康出問題而被從留任或升職名單上剔除的最明顯例子就是胡錦濤時代的大內總管令計劃,外界關於今計劃是因爲與薄熙來政治結盟而失勢的傳聞僅從邏輯角度就沒有半點可信度,而令他之所以不再連任書記處書記,同時又未能象王滬寧一樣從書記處書記轉任政治局委員的唯一原因就是“教子無方”,令大公子的法拉利車禍事件在國內國外和黨內黨外影響太大,胡錦濤和習近平即使想捂也捂不住。
除了制度化一說,規範化和程序化的內容說複雜真的挺複雜,說簡單則簡單到可以歸結爲一個十六字訣,那就是“論資排輩,先到先得; 長幼有序,利益均沾”。
中共十八大召開之前,外界參與新科政治局常委競賽活動者顯然對七上八下的年齡限制大都比較清楚,所以幾乎沒有人把已經連任兩屆政治局委員的回良玉排在“入常”名單之中-------即使是最初的九人名單。在此二點的基礎上,隨着薄熙來的出局,中共主動對外放出了政治局常委會將在十八大上消腫的消息,以回應黨內黨外對所謂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承諾從未在黨務機構落實過一次的強烈質疑,於是外界媒體便有了所謂政治局新常委十選七的說法,但事實上因爲習近平和李克強會在十八大上連任常委然後各就各位的政治前景早就沒人懷疑,所以所謂十選七的說法其實不如八選五的說法更爲形象,就是說除去所有因爲年齡原因在十八大上篤定退位的以及兩個篤定連任的,還有八個十七屆政治局委員從年齡角度可以連任政治局委員所以也就有資格成爲十八屆政治局常委的候選人,所以問題就簡單到了哪三個人不能“入常”或者說本屆還沒有資格“入常”的地步。
分析到此,我們不妨假設我們還不知道最後是哪三個人不能“入常”,並在此基礎上按照上面介紹的十六字訣來決定那八個人中的那五個有資格成爲十八大的新科政治局常委。
先說論資排輩,先到先得。八個候選人中有三個都是連任兩屆的政治局委員,其他五個都只擔任了一屆政治局委員。所以此三人,也就是張德江,俞正聲和劉雲山的入常是沒有異議的。接下來就是其他五個只有一屆政治局委員資歷的李源潮,汪洋,王歧山,張高麗和劉延東五人,要在他們中間五選二。劉延東的問題後面再談,先談在李源潮,汪洋和王歧山及張高麗之間如何選擇,辦法更簡單,那就是長幼有序,利益均沾。李源潮生於一九五零年,今年六十二歲,汪洋生於一九五五年,今年五十七歲,王歧山生於一九四八年,今年六十四歲,張高麗生於一九四六年,今年六十六歲。對比了他們的年齡之後,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如果王歧山和張高麗本屆不上,待中共十九大召開時一個已經六十九歲,另一個已經七十一歲,不可能再有機會了,而李源潮和汪洋則不然,中共十九大召開時,此二人一個是六十七歲,一個是六十二歲,均在”七上八下”的“七上”範圍之內,仍可被歷史再給一次機會。可見,只要落實好“論資排輩,先到先得,長幼有序,利益均沾”這十六字訣,就能令黨的歷屆領導集體在執政過程中出現他們的偉大領袖毛始皇所設計的“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黨內政治生活)局面”的其樂融融。
好,接下來就要着重談談劉延東了。與俞正聲同年出生的劉延東按照”七上八下”的年齡標準首先要被決定爲連任政治局委員是沒有疑問的,而這次沒有與俞正聲和王歧山競爭”入常”,就意味着再也沒有機會 了。而十八大召開之前外界所炒作的所謂競猜名單中也有把她名列榜單的,十八大召開之後還有個別不忍放棄的外界媒體分析劉延東爲何“出常”,殊不知她的大名自始至終就從來沒有出現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等額候選人的人建議名單上,何來“出常”一說。而之所以在安排了俞正聲和王歧山的前提下根本就沒有考慮他劉延東是否“入常”的問題,原因再明顯不過,男尊女卑的傳統使然。
各位都知道共產黨政權從建政那天起就大力宣傳婦女解放,但共產黨的各級黨政領導層中婦女代表一向都只是點綴而已,每屆黨代會在籌備過程中都特別強調要有一定的婦女的比例,恰恰說明婦女代表仍然不過是點綴而已。近些年來雖然已經有個把女性省委書記和女性正部長,但在中央領導層面安排個把女性進入黨和國家二級領導人崗位,包括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及全國政協副主席就已經到頭。十六大上江澤民安排了所有留任的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和政治局候補委員的男性全部進常委,只有唯一的女性代表吳儀被停留在政治局委員層級,這就決定了日後的劉延東也仍然不可能頂破那塊玻璃天花板。照理說,僅僅從任人唯親或者派系劃分的角度來考慮,十七屆政治局委員在十八大上的繼任者中劉延東是最應該“入常”的一位,不但是因爲她共青團和太子黨的雙重派系背景(如果一定要把中共高層劃分出一個團派和一個太子派的話),更因爲她與江澤民關係的特殊和曾經是胡錦濤主政團中央時的最得力助手。但是,有心人不妨回過頭去看看中共六十多年的執政史,女性進常委委實沒有先例可偱。建國初的五十年代中期產生的第八屆中央政治局一個女性代表也沒有。文革中喊出了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口號,國母江青和王儲林彪的夫人葉羣在九大上同時進入政治局,但也未被安排進入常委會,中共十大時江青的實際權力肯定是高過日後中共歷屆政治局成員中的女性代表,但仍然也未被毛澤東安排進入政治局常委會。毛始皇駕崩之後,中共政權已經召開了八次黨代會和一次黨的全國代表會議,其間十三和十四兩屆政治局中根本沒有女性代表,十五大上吳儀成爲政治局候補委員才重新開啓了中央政治局層面上點綴女性代表的歷史,但是,不但此次的十八大上胡錦濤和江澤民都未能安排劉延東開啓女性進常委的先例,未來十年,也就是中共十九大和二十大上,也篤定不會產生出一位女性常委。如此斷言的理由,則會在筆者的另外一篇文章“猜一猜下屆政治局常委都有誰”中有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