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境外媒体竞相转载的关于陈云儿子陈元如何慷国家之慨曲线资助自己子女在美国求学的报道文章中说:“美国方面查出,1996年,大陆银行曾通过各种渠道,将9千多万美元汇入洛杉矶远东国家银行。时任该华资银行资深副总裁的徐南南,同中国开发银行行长陈元关系密切,在她经手的千万美元当中,美方查出有20多万美元用在了陈元的儿子陈小欣身上,陈元的儿子就读康乃尔大学时,徐南南一次就拿出4万 6 千美元帮他交学费……”
读完该报道后,愚笔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其中内容是否靠谱,而是陈小欣的父亲陈元的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被当选看来是板上钉钉了。敢作如此断言,盖因“逆势提拔”已经是中共高层组织运作的常态或曰规律。
这里说的“逆势提拔”的“势”既指党内选票,亦指外界舆论。如今习近平已经贵为中共第五代领导核心,而他在五年前的十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政治局常委和前不久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总书记的过程中到底得了多少张赞成票,多少张反对票,外界无从知晓,但仅从常理判断,失票率肯定不高。绝无可能再象十五大上当选中央候补委员时那样成为所有当选者中得票数最少的一个。而他当时也正是因为在中央候补委员的选举过程中丢票丢得太惨,时任中共总书记江泽民和主持党务工作的政治局常委胡锦涛顾虑到党代表们显然已经把对“太子党”接班现象的强烈抵触情绪都用手中的选票集中发泄到了习近平,以及比他得票数只多一至数张的邓朴方、刘延东和王歧山身上,于是不得不把分别提升习近平、刘延东、王歧山三人为正省部级的计划延后落实。
五年之后,胡锦涛接班之始便再不信邪,凡是原已内定提拔至正省部级但却在中央委员预选过程中便被差额下去的一律按原计划提拔,最典型的当然是他胡锦涛当年在团中央时的得力助手李源潮,十六届一中全会全会闭幕三天之后即下达了对李源潮升任江苏省委书记的任命。继而,同样在十六大上落选中央委员的李成玉被强行任命为河南省长,另一位落选者王家瑞则由中联部副部长升任部长。
十年前胡锦涛一上台就逆势提拔了共青团派李源潮,十年后习近平一上台则逆势提拔了太子党李小鹏。有中共内部人士分析说,李小鹏之所以能够被当选为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完全是因为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了让也是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成员之一而且坚持出席每次会议的李鹏面子上过得去,才在中央候补委员的选举计票完成之后以大会主席团的名义临时安排差额到李小鹏为止。如此安排的直接后果是提醒了外部世界把本来已经被遗忘得差不多了的李鹏重新推回到千夫所指的舆论风口,而境外媒体特别是港台媒体对李鹏父子的万炮齐轰在中共高层得到的直接反馈就是提拔李小鹏的计划必须立刻落实,道理就在于如果因为李小鹏的中央候补委员被当选得太过勉强而延宕落实对他的提拔和重用,那就等于是迎合了境外敌对势力阴谋促成为“六四”平反的别有用心,用习近平这一代共产党领导人最为熟悉不过的文革语言形容就是“上了阶级敌人的当”,“做了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笔者此前已经有文章论断过“六四”的“包袱”恰恰是李鹏家族的政治本钱,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李小鹏之所以能够在十八大上被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人决定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大前提还是所有候选人中毕竟还有三两个人的得票数比他李小鹏还低,如果当时党代表们硬是让李小鹏的得票数是所有候选人中的倒数第一,胡锦涛和习近平就爱莫能助了。如此说来,在十八大上铤而走险的李鹏父子真得不如江泽民和江绵恒父子有自知之明,或者说不象江泽民父子那样能够较为准确地体察党心民意。
话说两年之前的二零一一年初,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人在为邓小平二女儿邓楠考虑她的中国科协党组书记接班人选时就试探过江泽民的口风,如果江泽民同意的话,那么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江绵恒就将因此而升格为正省部级。但江泽民那里显然是考虑到了虽然科协党组书记的职务是中组部直接任命,但担任该职务者照例是要在党代会上被安排为中央委员候选人的,如果江绵恒担任此职之后再被全国党代会的代表们用选票表达强烈反对意见,将会是非常难堪的事情。也许正因为是有此顾虑,江绵恒那里才激流勇退,遵父命主动提出辞去了中科院副院长职务。
事后看来,江泽民父子对已经担任正省部级职务者仍然可能会在全国党代会上落选中央委员的顾虑真的是有先见之明。如今仍还担任着国务院商务部长的陈德铭早在二零零七年中共十七大召开之前即已经是在担任过一段时间的陕西省省长的基础上调任国务院发改委正部长级常务副主任,并在此职务上被提名为十七届中央委员候选人的,当时中共高层的如意算盘是待十七届一中全会结束宣布薄熙来当选政治局委员后,即让陈德铭接替薄熙来的商务部长职务,但党代表们偏偏不买帐,陈德铭只好被委屈进入中央候补委员序列,但会后还是如期接任了商务部长职务。五年之后,中共高层虽然把陈德铭和国务院其他正部长一起放进十八大主席团里,党代表们居然再一次不买陈德铭的帐。于是,陈德铭的大名这次没有再次降至中央候补委员推荐名单,而是在十八大召开之后被增补进了十二届全国政协的中共界别名单。已经有中共内部人士对外放风说,十八大之前本是计划让陈德铭当选十八届中央委员之后立刻进入政治局准备接替国务院副总理职务的,而党代表们虽然能够用党内选票阻止陈德铭成为政治局委员,但却阻止不了中共高层换个途径坚持让他陈德铭晋阶至党和国家二级领导人序列。首先是政协委员不需要选举,继而是大会召开时政协主席、副主席的产生依惯例是按照党中央的“建议名单”等额选举,故无落选之说。
笔者在外部的网络新闻世界中读到过不同版本的中共十二届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拟任名单,有的列入了陈德铭的大名,有的没有。而所有版本的名单中都有陈元的大名。陈德铭的未来这里暂且不表,陈元被中共高层安排比邓朴方晚一届接受一任党和国家二级领导人待遇的政治犒赏的可能性如果说原来只有百分之八、九十的话,外部世界对他的负面报道反而令这一可能性上升到百分之百了。而且,即使是一些政协内的党外人士曾经对陈元的被提名颇有怨言伺机向党反映的话,如今境外对陈元的负面报道反而令这些人有意见也不敢提了,以免沾上“与境外敌对势力里应外合”之嫌。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