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主持人:陈奎德
座谈时间:美东时间2008年1月7日
座谈提纲:
一、 2007年中国维权运动概览
1、“三高”现象2、2007年是中国最近十年来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也是宏观调控这一根弦绷得最紧的一年。3、民营企业家的贡献 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今天这个成绩,不单单是专家讲的中国劳动力成本低,中国真正的秘密是改革开放大幅度降低了中国的制度成本,以及发展生产力组织形式,还有经济政策、法规相配合,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发展民营经济。这对工人的利益是最大的保障。
二、 中国2007后半年的资本流动过剩及通货膨胀问题
1、 中国通货膨胀的现状,CPI: 6.9%2、 所谓“结构性通胀” 3、 中国通货膨胀的趋势4、 国市场的货币(中元、人民币)流通量(何以过剩?)5、 中元与国际货币的汇率问题 中国的通胀不是政府滥发钞票的结果,而是现有汇率形成机制容纳不下中国国际竞争力的表现6、 关于油价与电价的飞涨:垄断性电力、石化企业的“贡献”
7、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和各国的实践均表明,本币升值有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如果一个国家存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而又不愿让货币升值,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进而导致实际汇率的升值,并最终导致国际收支的平衡。如何抑制通胀?让市场来决定汇率--逐步走向汇率自由浮动。
三, 2007年留给2008有待解决的问题
1、 通货膨胀问题2、 人民币汇率问题3、 土地制度问题……城乡协调发展,不光是政治上的说法,也有很多的商业机会。我们的两、三亿人进城,城市土地紧张,但是农村的土地没有用好,城市地价是几千万、上亿的量级,农村却有大量的闲置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