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汉关系史纵横谈

座谈人:朱学渊先生,历史学者,政治评论家

0:00 / 0:00

主持人:陈奎德
座谈时间: 2009年7月16日

座谈提纲:

7月5日下午,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大规模骚乱事件,震惊了世界。"七五"骚乱事件中,共造成184人死亡,伤者1680人,目前仍有939人在医院内救治,其中74人伤势严重。与瓮安骚乱、石首骚乱不同,发生在乌市的骚乱是一场民族悲剧。骚乱双方是维族和汉族民众,根据官方的统计数字,死者中有137名汉族人,其中包括26名妇女;另外还有46名维吾尔人和1名回族人。何以至此?

一、维吾尔族的由来

1)其历史渊源

2)语言与宗教
维吾尔族与西方和中原相交往,迄今已有两千年历史。
维吾尔(畏吾儿)人的祖先是回纥人,回纥人的祖先是铁勒,铁勒的祖先是丁零,丁零的祖先是狄人;回纥人只是先做过突厥人的奴隶和附属,后来又灭亡了突厥的几个政权。10世纪中叶,维吾尔族的生产由游牧为主逐渐转变到以定居为主。天山一带和南部原来的印欧语系民族逐步被回鹘同化。


清朝时期
1678,白山派和卓联合准噶尔统治贵族进攻占取南疆。1755~1757,清朝政府平定了准噶尔贵族,1758~1759又平定了和卓。1762年清朝在惠远城设立伊犁将军,管理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南和以东的军政和事务,西域自此划入清朝版图,命名为"新疆"是为旧疆新还之意。

近代
20世纪初,军阀盛世才入驻新疆,对之以採取铁腕政策。1944年9月,在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三个地区爆发大规模反政府叛乱(中国大陆称之为三区革命),并成立东突厥斯坦共和国。1945年1月5日宣佈东突厥斯坦共和国。当年新疆 "三区革命"领导人之一的包尔汉早年曾留学德国柏林,后返回新疆从事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这让德国与维吾尔人运动有了"不解之缘"。 不过,"三区革命"的主要驱动者是苏联,苏俄推动了泛土耳其族运动,支持维吾尔人独立

1949年,中共军队进驻新疆。1949年8月27日应毛泽东邀请以阿合买提江•哈斯木为首的维吾尔代表团赴北平出席会议,途径苏联伊尔库茨克外贝加尔湖地区上空时,飞机失事,全部遇难。同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迪化(今乌鲁木齐),12月17日,新疆省人民政府与新疆军区正式成立,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自治区。

东伊运宗旨与活动
其宗旨是在新疆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国"。中国和美国[2][3]官方都将其认定为恐怖组织,2002年9月11日联合国也将其加入恐怖组织名单。

中国称该组织得到拉登领导的阿尔盖达组织的资助,在中国和中亚地区实施了一系列暴力恐怖活动,但该组织则对这些指控加以否定。但一些被捕人士承认在阿富汗受到过基地组织的培训。

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之观点
不过,世维大会主席热比娅坚持否认新疆存在有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之组织,声称所有的维吾尔组织都是以和平方式抗争。希望中国、联合国、美国重新调查此项判定。

二、维汉关系历史演变轮廓

1)中国境内异质性最强的民族:体貌、语言、文化、宗教

2)汉人眼中的“非我族类”

3)历史上的边患

4)近代的冲突:清朝的平叛、屯边, 盛世才时期的镇压与反叛, 苏俄鼓动的“三区革命”,及其东突厥斯坦共和国

5)1949之后:49年“空难”一网打尽维族政治精英,55年维族“自治区”成立,移民与汉化

6)90年代 “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国运动”的兴起

7)2001年“9.11”之后所受的打压及反打压

8)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世维大会)及其主席热比娅,国际的支持

三、前瞻

乌鲁木齐事件表明,中国的族际矛盾也越来越呈现出一般经济社会矛盾的特征。

就业情况是反映阶层流动情况的最主要指标。在族际通婚并不流行、少数族裔工商业不发达、政府职位有限的情况下,到汉人企业工作是绝大多数少数族裔实现社会阶层提升的最要方式。而汉人企业的歧视则制约了少数族裔的社会阶层提升,造成很多具备高等学历的维吾尔青年和藏族青年无业赋闲的情况。

社会与政治的相互作用
遗憾的是中国当局在对待拉萨事件和乌鲁木齐事件时,依旧沉迷于老式的政治思维,将流亡境外的异议人士视为暴力活动的策划者,并未看到更深层次的经济社会原因。